我国筹办陶业学堂的动议始于19世纪末的江西。光绪二十二年(1896)二月十五日,张之洞上书光绪皇帝《江西绅商请办小火轮、瓷器,及蚕桑学堂折》,第一次提及办陶业专门学堂。但江西实际办陶业学堂始于宣统二年(1910),名为中国陶业学堂。他由江西省瓷业公司总经理、景德镇商务总会总理康达呈请清廷学部批准开办。
中国陶业学堂到民国元年(1912)时,各省协款中断,学堂处于瘫痪。民国成立后,民国元勋李烈钧任江西省督,认为陶业对于江西举足轻重,将学堂收归省立,改名为江西省饶州陶业学校。1915年再度易名为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为了方便学生实习又在景德镇创办分校,名为乙种工业学校。在1926-1927年大革命高涨期间,景德镇的江西省立乙种工业学校陷于停顿,在鄱阳的甲种工业学校改为江西省立窑业学校。1927年又改名为江西省立陶业学校。1934年学校由鄱阳迁往九江改名为江西省立九江陶瓷职业学校。1938年夏日军侵占九江,学校先后迁往靖安、萍乡。1944年抗战胜利前夕学校迁往景德镇,与1931年创办的浮梁县立饰瓷初级职业学校合并称为江西省立陶瓷职业学校。1947年在该校基础上,经过大力充实,改称为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设置陶瓷工程和陶瓷艺术两个专业。陶业专科学校后来有两人去了台湾。一个是刘晨,余干黄金埠人;一个叫周绍文,萍乡人,在台湾办了一个陶瓷化工厂。
陶瓷专业学校在建校之初就与江西瓷业公司密切联系在一起。既是瓷业公司培训人才的基地,又是瓷业技术改进的试验场所。虽然后来学校与公司分开,但学校的制瓷技术和瓷器装饰上的一些成就,是通过江西瓷业公司的推广而发挥作用。该校一直延续到1953年全国院校调整时结束。
1934年冬,省政府委杜重远为江西陶业管理局长后。杜上任伊始,即办陶业人员养成所,并亲任所长。1949年初,吴仁敬在景德镇创办私立东方艺术专科学校。著名陶瓷美术家赵惠民就出自这个学校。
还有民间性质的陶瓷美术研究社、月圆会等民间学术组织也在探讨陶瓷美术的发展。
这些具有现代陶瓷职业教育的学制、形式和内容,具有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这对解放后成立景德镇陶瓷学院以及陶瓷职业教育的继续发展,起到了推动和借鉴作用。
景德镇的现代陶瓷教育跨越传统的父子家族世袭制与行帮师徒制。封建社会的家族世袭制与行帮师徒制,由于其封闭性与保守性,缺乏横向沟通,再加上诸多原因,劳动人民创造的许多绝技绝艺往往容易失传,制约了瓷业发展,这在封建社会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但现代陶瓷教育则破除了这种封闭性与保守性,对瓷业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陶瓷教育进入近现代学校制成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此举对中国和景德镇瓷业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这些人才分布在全国各地,是我国近代瓷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他们在陶瓷科学研究方面也发挥了先导作用。由于资料的缺乏,其时这些志士对于陶瓷的科学试验与研究还不能够叙述。解放后的1953年,景德镇成立陶瓷科学研究所继续进行现代陶瓷科研事业。这极大地提高了景德镇陶瓷水平。景德镇瓷业向着广度与纵深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景德镇瓷器的四大特点和瓷用材料在多领域的运用。如全国的电瓷工业厂家,基本都是景德镇出去的这些人才办起来的。
从近代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景德镇现代陶瓷教育在时局艰困的条件下,许多仁人志士虽历经坎坷,仍矢志不渝地坚持振兴瓷业,教育为先的理念。这为景德镇在解放后建立完整的瓷业体系提供了人才支撑。
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艺术自由发展,人才济济,领时代风潮。此时景德镇陶瓷艺术彻底摆脱历史上封建朝廷为主导的审美观点,陶瓷艺术创作广为吸收各种艺术思想、美术思潮,融会贯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景象。粉彩、青花、墨彩、古彩、瓷塑、颜色釉名家辈出。特别是以珠山八友为首的一批名家,创立了文人瓷画性质的新粉彩艺术。民国时期陶瓷美术家作品首次进入世界博览会并获金奖,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因而在世界上声名大噪,给景德镇带来极大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