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东路上的唐宝斋,正是筹建中的洛阳大唐三彩博物馆之所在。
展柜中有贵妇俑、侍女俑、文武官俑等各类三彩人俑,有的魁梧挺拔,有的丰盈端庄,有的高贵典雅,或长裙飘逸、薄衣轻纱,或略施粉黛、载歌载舞, 让人沉迷其中;三彩马气宇轩昂、神气十足,加上斑点绚丽的彩釉,给人一种不同凡响的感受;形态各异的三彩骆驼,有的嘶鸣、有的前行、有的跪卧、有的驼载着 货物,好像让人回到了古时的丝绸之路……
走进这座唐三彩的艺术殿堂,让人生出“梦回唐朝”的遐想。
“唐三彩的传承保护,仅靠业内人士的努力还不够,还应引起更多市民的关注。”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唐三彩工艺美术大师高水旺说,虽说400多平方米的展厅有点小,展出的唐三彩器物只有100余件,但还是想为市民、游客提供一个了解洛阳唐三彩及河洛文化的场所。
“唐三彩不仅仅是简单的三个字或一件器物的代名词,它是历史文化与精湛技艺相融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水旺说,博物馆内除了展示唐三彩成品之 外,还向人们展示了制作唐三彩所需的材料及浓缩版的唐三彩制作工艺模型。这几年,他坚持开展唐三彩科普观光活动,设立了多元文化创意产业青少年科普教育基 地,让孩子参观了解并亲手制作三彩。
这些年,高水旺在唐三彩的造型、工艺、配方、题材等方面不断研究创新,已制作出500余种品种不同的唐三彩工艺品,他将我国流失海外的一些三彩艺术品进行复制,将在大唐三彩博物馆分批次展出,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唐三彩这一艺术珍品。
石文化博物馆: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记者 陈小琼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石,天作地合的产物;石,大自然亿年淬炼的杰作。
读石如读史。石头的千姿百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石头的斑斓色彩,是大自然的印记,石之变换奇巧的纹理,正是沉淀了的大自然的信息。
正在筹建的洛阳石文化博物馆,青砖蓝瓦的徽派建筑风格结合现代艺术潮流,雄浑大方又不失精巧典雅,与其西边的民俗博物馆等古建筑群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历史文化氛围。
提起筹建石文化博物馆的初衷,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博物馆负责人张建升感触颇深:“全国不少城市都有他们独具特色的民营博物馆和私人会所,北 京、杭州的民营博物馆数量更是多达百家,我非常希望洛阳也能有一个成规模的文化产业园或民营博物馆,来展示洛阳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我希望通过石文化博物 馆,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优雅的文化休闲去处,让更多的洛阳人及国内外游客能够了解并喜爱上奇石及赏石文化,也希望通过本馆展示洛阳千年帝都、山水花城的 魅力,为大家提供一个欣赏研究奇石、石刻艺术的平台。
洛阳石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为600多平方米,分上、下两层,是一处以奇石文化、茶文化、书画艺术为主题的文化会所,汇集了张建升20余年积累收 藏的中华精品奇石、名家书画、砖雕、石刻和木雕装饰等。博物馆将于2012年4月,即明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向市民及游客免费开放。
张建升说,届时,博物馆内将展示奇石337方,石刻105方,设国花厅、墨韵厅、百花厅等9个展厅,让游客由浅入深地了解石刻及奇石的魅力。当 然,博物馆还将不定期地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开展石文化艺术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活动,让市民和游客欣赏到珍、美、奇、精的石头。
牡丹瓷博物馆:告诉你牡丹瓷的“前世今生”
记者 尹红磊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随着2009年年底牡丹瓷的问世,洛阳人李学武让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永久“绽放”。
牡丹瓷的工艺得到陶瓷界、文化艺术界等专家的广泛认可,确立了它的欣赏及收藏价值。今年9月下旬的牡丹瓷发展研讨会上,不少专家这样评价牡丹瓷:她虽然“年轻”,但集牡丹文化、陶瓷技术和民间工艺等“洛阳元素”于一身,实现了工艺品与艺术品的完美结合。
李学武说,从2009年年底牡丹瓷诞生以来,牡丹瓷研究院、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也先后成立。洛阳牡丹瓷文化产业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为了更好地展示牡丹瓷,让广大市民和游客了解牡丹瓷,筹建牡丹瓷博物馆被提上了日程。
“筹建中的洛阳牡丹瓷博物馆位于洛阳牡丹宫内,展厅面积600余平方米。建成之后除了陈展精美的牡丹瓷外,馆内还将陈列高山土、花瓣、花盘的模具等展品,将牡丹瓷生产工艺的各个工序的构成元素,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李学武说。
牡丹瓷博物馆能否持续发展?李学武满怀信心地说,牡丹瓷是精美的艺术品,极具观赏性和参与性,在牡丹瓷博物馆,您可全方位了解牡丹瓷的“前世今生”。
驿站文化博物馆:中国邮驿文化集萃地
记者 李云天
周公营洛,成王定都于此,谓之成周。为传递诏会,迎送诸侯,遂设驿馆于洛邑之南,谓之周南驿,为全国之中心驿站。此后,遍布全国的邮驿线路,皆 从洛阳出发,辐射成网,将都城与边疆重镇紧密连为一体。可以这么说,中国的邮驿文化始于洛阳,发掘和保护邮驿文化,洛阳也该“挺身而出”。
周南驿自周设立以来,虽然数易其名,但一直保持着国家宾馆和邮传中心的地位,在历代邮驿发展史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至民国期间,周南驿转为民营,为中原地区最高端的餐饮名店之一,1958年遭大火焚烧。
2009 年4月,世界邮展在古都洛阳举办,不少专家倡言,启动周南驿复原工程。经过论证,市政府、专家、商家三方一拍即合,设计方案很快就拿了出来,文物征集工作 也同时启动。复原后的周南驿位于洛阳新区政和路与金城寨街交叉口,有2000平方米,它既是一座具有馆驿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又是一座品尝美食的酒店。
2010年,在阳光明媚、花满洛城的春天,一座馆驿——官府模式的文化酒店与广大市民和游客见面了。千年名驿的保护和展示工作初见成效。
周南驿文化酒店董事长张耀光介绍说,周南驿复原的宗旨是展示邮驿文化、馆驿文化、官府文化。馆内收藏各类石雕、木雕、古家具、古匾等文物 2000余件。邮驿文化藏品包括邮车、驿卒服饰、古信件书籍等;能体现官府文化的藏品有鼓楼、万金亭、惟宝厅、宣正堂、千工床及各类匾额等;能体现馆驿文 化的藏品有照壁、抱鼓石、柱础、石柱、木柱及各类塑像等。身处周南驿,不仅能感受洛阳餐饮文化,也能领略到河洛文化和馆驿文化。
品河洛美食,赏馆驿文化。在众多民营博物馆中,洛阳驿站文化博物馆文物保护、文物展览和美食休闲巧妙结合的“共赢”、“共荣”经营模式,不失为一种文化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