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侯样祥:论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战略






[日期:2015-06-02] 来源:陶瓷大师联盟  作者:侯样祥 [字体: ]

 

    毋庸置疑,今天的景德镇就像我国许多其他同等城市一样,存在和积累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并不少,甚至可以说很多。 但是,与所有同等城市最大的不同或许是,景德镇仍然是一座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有着旺盛艺术生命力的以陶瓷文化为品牌的世界文化产业城。从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看,或许将景德镇创设为国家文化产业特区,是促使这座古老的“世界瓷都”再造陶瓷文化辉煌的不错想法。这既是当下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思考,也应该成为国家文化发展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认为,在景德镇创设以陶瓷文化为特色的国家文化产业特区,至少有八大理由是充分、有力量而独特的,尽管这些理由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不足。

景德镇古窑遗址

    第一,景德镇具有非常悠久的陶瓷烧造历史。尽管至今还没有有力的考古资料证明乾隆四十八年(1785年)所修《浮梁县志》中的“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是否属实,也没有确凿的考古证据证明景德镇在唐代是否真的已经有了传说中的“陶窑”和“霍窑”等名窑的存在,但是即使从北宋真宗景德的最后一年(公元1007年)开始计算,“景德镇”这个名字也已经有长达1008年的历史了。而这个名字的由来,众所周知,恰恰是因为当时的景德镇已经能够烧造出让皇帝都心动不已、流连忘返的精美陶瓷。因此,它才有可能获得比同时期的五大名窑(定、汝、官、钧、哥)都要高得多的荣耀。不仅如此,中国陶瓷史还告诉我们,从北宋徽宗“宣 和间”(即公元1111年至1125年)于汴京(今河南开封)首创中国“官窑”开始,到清朝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官 窑”随着封建王朝的覆亡而停烧为止,中国的“官窑”前后断断续续存在有约800年的历史。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官窑”在景德镇就有长达633年的历史。即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在景德镇创设专为皇家督烧瓷器的“浮梁瓷局”开始,到清王朝灭亡(公元1911年)为止。虽然景德镇“官窑”也时断时续,甚至还时常遭到破坏而停烧,但它毕竟千余年地引领着中国陶瓷发展的方向,是中国陶瓷的一面旗帜。直至今天,在世界陶瓷界,陶瓷材料“高岭土”仍是以景德镇的一个曾经盛产瓷土的小村庄命的名;而中国的传统陶瓷烧造技艺中,景德镇仍然是国内诸产瓷区中传承最多的地方;至于世界各大美术馆和博物馆馆藏的中国古代精美瓷器,毫无疑问多数产自景德镇……从世界陶瓷发展史角度讲,如果说陶瓷(china)就是中国(CHINA)的话,那么景德镇就是陶瓷(china), 因此景德镇就是中国(CHINA)。

    第二,景德镇具有非常丰厚而独特的陶瓷文化土壤。历史造就的是文化。历史越长,文化往往会越深厚;反之,没有历史,便意味着没有文化。1949年建国后至今的60多年里,由于景德镇官方时常发生的连续性“文盲”思维和“鲁莽”决策,导致了代表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记忆的老城区、老作坊、老窑址、老码头等等历史文物几乎散失殆尽,而同 样承载着景德镇当代陶瓷文化记忆的“十大瓷厂”等等文物也岌岌可危、濒临消亡……从城市文化史角度看,景德镇已经丧失了其本应具有的上千年陶瓷文化城的风貌,变成了一座同质化程度十分严重的庸俗城市。文化其实就像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希望她健康成长必须精心呵护,而毁灭她只需要一瞬间。这些“毁灭”性思维与行动,已经造成景德镇陶瓷文化史永远的痛。然而,非常庆幸的是,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却在民间口口相传、师徒言传身教,甚至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延续和继承。陶瓷文化的生命力之顽强可见一斑!民间在陶瓷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之大毋庸置疑!无疑,一千多年从未熄灭过的窑火,一千多年陶瓷烧造技艺的代代相传,一千多年陶瓷烧造历史的深入浸润……使今天的景德镇仍然具有十分深厚而无与伦比的陶瓷文化土壤。几乎可以说,陶瓷文化早已深入到景德镇的骨髓,形成了景德镇的血液。今天,只要有机会真正深入景德镇民间,你仍能强烈感觉到景德镇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带有陶瓷文化的气息,其空气、 土壤也无不弥漫着陶瓷文化的芳香。文化的力量就是这样,无处不在,而且后劲十足!这种文化土壤是让国内外所有产瓷区,甚至世界陶瓷界的高人们都羡慕不已和望尘莫及的。如果说景德镇是当今世界陶瓷文化土壤最深厚的城市的话,是有充分事实根据的。

    第三,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实,新中国给景德镇创造的最大一笔陶瓷文化财富,或许是在景德镇创建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现代的陶瓷教育和培训的机构和体系。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等等,每年数以万计地培养各级、各种、各类陶瓷人才。其中,有博士生,有硕士生,有本科生,更有大量的产业工人;有工科生,有艺术生,还有管理生,等等。显然,这种教育体系已然不同于景德镇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的“传嫡不传庶”、“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的封闭的单一的“师徒授受”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在相当程度上修正和弥补了这一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今天,景德镇在陶瓷人才培养上,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立体化、专业化、合理化等现象,应该说正是得益于这“传统” 和“现代”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的有机结合和取长补短。不仅如此,景德镇培养的人才还大量输送到国内外其他产瓷区,甚至输送到大学、研究机构、政府机关,等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华大地上,甚至在世界主要的陶瓷文化区,凡是有陶瓷的地方就会有景德镇培养的人才。而且,走遍全世界,恐怕也没有第二个像这样有特质的陶瓷教育城。因此,如果说景德镇是中国最大的陶瓷教育城、世界最大的陶瓷教育中心,似不为过。理性而客观地讲,与国内其他教育机构与体系一样,景德镇也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需要大力改进的地方,其典型问题莫过于陶瓷艺术教育存在着片面性缺陷、陶瓷文化教育长期欠缺等等。尽管如此,景德镇的教育机构和体系在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由传统顺利走向现代的过程中的劳苦功高和功不可没是绝对不容置疑的。
    第四,与此同时,景德镇还组建并拥有一套较为完备的陶瓷科技和陶瓷艺术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体系。这是新中国给景德镇留下的另一笔值得珍视的重要陶瓷文化遗产。纵观中国陶瓷发展史,之所以“创新”了几千年,同时又花费了几千年时间对已有陶瓷烧造技艺不断反复地进行“恢复”和“抢救”,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传统技艺永远不可能得到恢复,直至今天其传统技艺竟然落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需要国家和政府出面进行保护,其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因为没有一套较为健全的科研体系。在景德镇,以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江西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等为龙头,以及各企业创设的陶瓷研究机构,和大量的民间陶瓷研究机构等等,它们共同构建了立体化的陶瓷科研体系。这一科研体系与景德镇各陶瓷院校的研究力量一道,为景德镇陶瓷的科技研究和艺术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景德镇延续了千余年的诸多传统陶瓷烧造技艺进行科学理论的总结提供了可能。虽然今天看来,这一科研体系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它过于局限在陶瓷技术和陶瓷艺术的狭小范畴,而对陶瓷文化研究长期缺如,结果致使其难以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陶瓷文化理论体系。但是,客观地讲,这一科研体系的存在与发展毕竟是一个重大进步,其对陶瓷技术,对陶瓷艺术,对艺术创新,对技艺传承,等等,都有百利而无一害。显然,这一体系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在全世界也是十分罕见的。尽管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一些传统陶瓷研究机构面临着诸多问题,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它们曾经在陶瓷材料和陶瓷工程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卓著成绩,曾经在中国传统陶瓷工艺传承、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以及陶瓷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独领风骚,必然会成为它们在新时期景德镇陶瓷文化建设和自身重新崛起过程中的重要根基和力量。

    第五,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了解景德镇历史的人都会清楚,但凡景德镇人,甚至景德镇周边地区的人,都与陶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千丝万缕的关联。过去如此,现在也不例外。难以想象,一个有机会在景德镇呆上数年的人,竟然会没有一点陶瓷文化气质?因此,如果我们将景德镇陶瓷文化仅视为官方文化或主流文化,而忽视了其强大的民间文化特性的话,那么一定会出现认识上的重大偏差。从陶瓷文化发展史角度看,今天的景德镇真可谓人才济济,具有世界上最为完备的立体化的人才结构与梯队。在景德镇,不仅陶瓷教授和副教授、陶瓷研究员和副研究员云集,而且还是国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最多的地方,更有许多省级和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省级和市级陶瓷艺术大师等等,值得特别关注的还有难以计数的活跃于这个城市内外各个角落的没有任何头衔的直接或间接以陶瓷为谋生手段的默默无闻的“小工”们。中国陶瓷史早已告诉我们:陶瓷最早并非起源于艺术欣赏或艺术消费,而只是为人们日常生活之用;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陶瓷手艺人,别说陶瓷艺术家之称呼,甚至连留名的可能性都很小;中国的陶瓷文化早早就形成了由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两支主要力量共同构成而文化人力量一直非常弱小的格局,等等。据此,虽然表面看来,“小工”们日常从事的是挖掘、粉碎、生产、包装、运输等等并非“高大上”、也永远难被历史文献所重点记载的工种,似乎与陶瓷文化尤其与陶瓷艺术无关,但是实际上他们确实是景德镇陶瓷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想象,在景德镇陶瓷史上,如果没有这个庞大 群体的一直存在与支持,景德镇陶瓷文化还会如此辉煌吗?

    无疑,它必定会成为空中楼阁,其文化必定会残缺不全到令人难堪的程度。正因为有了他们,景德镇的陶瓷人才结构才更完整和科学,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才有了生长、发育、成长、壮大的肥沃土壤,景德镇才有可能形成当今世界少有的完整的陶瓷文化产业链……景德镇陶瓷发展史告诉我们:历史永远是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第六,人类艺术史告诉我们,对艺术而言,市场的作用 永远是把双刃剑。陶瓷艺术当然也不例外。就中国陶瓷市场发展史而论,历史上的景德镇就一直拥有我国最为发达的陶瓷市场,“器成天下走”正是这一情景的形象、真实而生动的写照,它是景德镇陶瓷历史和文化得以延续千余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今天景德镇的陶瓷市场,无疑仍是我国最发达、最完备、最健全、最有影响力的。无论是艺术瓷市场,还是日用瓷市场,景德镇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陶瓷市场体系。它是中国最大的艺术陶瓷和生活陶瓷的集散地和陶瓷物流中心。无论你何时慢步在景德镇的哪条街巷,鳞次栉比的多是艺术陶瓷的店肆,甚至连教授、研究员、大师乃至政府官员和一般市民家里也可以成为销售艺术瓷的场所,更别说像中国陶瓷城、国贸陶瓷批发市场等那样的大型日用陶瓷市场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说景德镇“全民皆瓷商”是有充分根据的。由此可见,商业文化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陶瓷市场的繁荣与发达,给景德镇的当代陶瓷文化发 展带来了无限生机,近20年来景德镇当代艺术瓷市场行情虽然常有升降起伏,但总体在节节攀升即是明证。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市场对陶瓷艺术创作的确存在着不少的负面影响甚至迫害作用。在无良商家的恶意操控和误导下,景德镇不少颇具艺术创作天赋的陶瓷艺术家在追逐金钱的游戏中 迷失了方向,一些早已功成名就的老陶瓷艺术家在金钱的左右下也偏离了艺术创作的正确方向,更多的本应处于潜心陶瓷艺术研究与探索时段的中青年艺术家也在浅尝辄止后止步不前。结果致使景德镇当下的艺术陶瓷之同质化、庸俗化、退步化现象日益严重,真正出类拔萃的陶瓷艺术家在减少,而能够代表时代风貌的陶瓷艺术佳作甚至少于 15 年前的改革开放前期。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第七,与其他许许多多不“筑巢”便难“引凤”的地方大为不同的是,景德镇的魅力还在于它是一个天然的“巢”,因而总能引来不少的“凤”,其中还有不少的“洋凤”。应该说,这一现象在景德镇也亦延续了千余年,“匠从八方来”非常典型地描述了历史上的景德镇是一个多么魅力四射的“引凤”之“巢”啊。文化非同一般的力量和魅力由此再次得到证实与显现。一千多年来,景德镇在不断地大量地向外输出人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吸引外来人才。今天,数以万计的“景漂族”在景德镇已创办有数以千计的陶瓷艺术工作室,这是一幅多么壮观、雄伟、美丽的令人激动的当代意义上的“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图景啊!“景漂族”这个词显然源自“北漂族”。它是景德镇艺术瓷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景德镇陶瓷艺术生命力之盛衰与强弱的晴雨表。就“景漂族”人员构成而言,应该说非常复杂:有国内的,有国外的;有刚毕业的青年学生,有学有所成的老者;有陶瓷艺术圈的人,有其他艺术圈的人;有来自其他产瓷区的,有曾经因故离开景德镇的;有做艺术的,有做商业的……一些人因与陶瓷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景德镇定居了下来,成为景德镇新移民,另一些人则像候鸟一样一直在随着季节和行情的变化而迁徙。从景德镇艺术陶瓷发展史来讲,“景漂族”显然是一个具有重大学术研究价值的现象。一方面,“景漂族”是一股不可多得的新鲜血液,他们的大量迁徙到来,必然导致难得的持久的大规模的国际化的艺术对话与艺术交流。人类艺术史告诉我们,对话与交流正是增强艺术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借以时日,“景漂族”中必定会产生一批有造诣、高水准、国际知名、具有学科带头人价值的陶瓷艺术家,他们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甚至不会亚于景德镇土生土长的艺术家。事实上,从景德镇陶瓷史来看,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家阵营里,非景德镇土生土长者一直占有半壁江山。当然,面对庞大的“景漂族”,我们还应该清醒的是,对于技艺要求比其他艺术门类更高的陶瓷艺术而言,对于不少只以追名逐利为目的的“候鸟”们而言,做“景漂族”只不过是他们人生旅程中的匆匆一站而已,“过客”现象和“淘金”特点非常明显。尽管如此,“景漂族”在景德镇的地位似乎要高于“北漂族”在北京的地位。

    第八,从中国陶瓷文化发展史角度讲,景德镇陶瓷与中国社会发展史一样,自清末甚至可以追溯到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之后开始,总的发展趋势是在逐渐走向衰微。民国以后,景德镇陶瓷文化曾有的辉煌似乎已经不在。也正是从那时起,在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在中国逐渐大行其道的大背景下,景德镇陶瓷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许多表现形式一样,也由极度的自信逐渐转向自鄙甚至自残。应该说,这一负面情绪至今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仍有不小的影响。但是,从全球陶瓷文化发展史来讲,世界上永远不可能有第二个景德镇。而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一千多年来,景德镇陶瓷文化虽有起有落,但却一直都是全球陶瓷人的“麦加”地,是全球陶瓷人必须朝拜和晋见之圣地。直至今天,在景德镇的大街小巷,时常还能见到一波又一波 “三步一叩,五步一拜”的“洋人们”。他们不远万里来到景德镇,有的是为了找寻、探究人类陶瓷的历史之根、文化之根、艺术之根、技术之根等,有的只是想亲身体验一下景德镇尚存的陶瓷文化之气息……
    无疑,景德镇仍有足够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实力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陶瓷艺术交流城。事实上,新时期以来,景德镇已有觉醒,既有由政府、大学、研究机构等主导的官方国际陶瓷艺术交流渠道,也有由教授、研究员、大师等个体主导的民间国际陶瓷艺术交流活动。今天的景德镇业已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国际陶瓷艺术交流体系。交流即切磋,切磋即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是景德镇陶瓷文化和国际陶瓷文化发展共同的需要。景德镇理应继续敞开延续了千余年的博大胸怀,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引接来自国内外的陶瓷艺术家,努力再造历史上“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盛况,进而将自己打造成真正的世界陶瓷文化交流中心。

    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结果都告诉我们,创设文化产业特区,显然大大不同于创设单一的经济特区。相对而言,后者更大程度上只需要拥有良好的地理优势比如良港即可,而前者必须拥有独特的雄厚的不可替代的文化优势。即是说,能成为经济特区的未必就有条件成为文化产业特区。毫无疑问,正如前文所述,就陶瓷文化发展而论,今天的景德镇仍然存在各种不足与面临各种问题,但是它却具备了国内其他地区和国外许多地区都无法比拟的历史优势、文化优势、教育优势、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国际文化交流优势,等等。这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优势已经为景德镇打造了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陶瓷文化品牌。
    景德镇陶瓷文化史还告诉我们,早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提倡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之前,景德镇已经开始发展文化产业、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而且红红火火地持续了一千多年。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历史上的景德镇,不仅成功实施了中华文化“走出去”,更成功实现了中华文化“卖出去”,取得了令全世界注目也的确令今人自愧不如的卓越成就,创造和培育了中国首个真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商品品牌——“景德镇陶瓷”。今天,景德镇仍然是一座保持着陶瓷文化之强盛生命活力的城市,这是景德镇完全不同于国内外所有城市的独特之处。因此,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提倡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像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以及浦东、滨海等设立经济特区一样,国家在景德镇创设以陶瓷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特区的主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在景德镇创设国家文化产业特区,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