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是人类历史长河中颇富美感又最粲然的光影。芬芳的馨香,自鼻根直达身心的根底,激活最真实的感受。阵阵清香浮荡在空中,带你迈向天籁般空灵之仙境,唤醒心底最柔软的记忆。
中国香道,这块曾是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而且可以说是中国文人特有的文化与气质,闻香抚琴览书习字品茗……许多古代画卷中所描绘的图景中,香烟袅袅的香炉是不可或缺之物,而当下,中国的香息唯有祭祀礼佛时尚存的点点余氲。
香道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艺术的生活方式。学习香道,修习的不仅是各类香品的气息,修为的更是内心对美的鉴赏,对质的提升。
对气味,中国人的想法一向比较形而上,认为鼻子是天堂的入口,是通往精神世界的一张门票。
中国人当然爱香。所以“炉香乍爇,法界蒙薰”,供佛的美好事物里有“供香”,佛经里也有香严童子闻香悟道,证罗汉果的故事。而“冷香飞上诗句”、“红袖添香夜读书”,诗人也用“香”来描绘美好境界或美丽经验。
但读书人一向认为玩物丧志,君子不能“役于物”;爱玩的文人只好挟道以自重,好喝、好闻、好看的都加个“道”字,赋予哲学性甚至宗教性,让它理直气壮。香道,也是这样。
香道,让人觉得活着真好。“郎为匕上香,妾是炉中炭,相会香又暖,去时俱成灰。”这是一首情诗,一首拿香道作譬喻的诗,很香艳。诗里的意思是说:你就像解香刀刚切下的香木片儿,我就像那品香炉温热的炭,当香与炭相逢时,真是又香又暖,一旦别离时刻来临,暖香温热,都成了灰。虽是比喻,却有香道要素在内。那就是香、火、炉、灰、炭,这五项元素娴熟了,香道精髓就初步掌握住了。
品香步骤:
一个完整的香席,就像茶席一样,要有令人安静的空间,称为“静室”,布置简雅的室内,要有合乎节令的插花、挂轴,通常四人一席,赏完插花、字画,接着是品茶(以淡茶为主),唤醒感官让身心状态准备好,迎接品香的高峰经验。接着,才进入品香本身。
1.理香:观察整块香木如棋楠等的纹理、色泽变化,寻找适合下刀的地方。
2.解香:以有题款的解香刀,切下一小片香木。
3.起灰:以香压将品香炉里的灰堆得形美而疏密有致(这影响香味)。
4.点炭移火:将炭点燃,移入品香炉,埋于灰中。
5.铺灰:放入香木,隔灰闷香,不见烟不见火,只有无形无色的香,细细缭绕。
6.品香:左手握炉颈,右手轻围,吸气闻香,侧面吐气。
7.题香簿:以书法将品香心得七字以内,写在品香簿上,以香名落款,用印,才算完成。
闻香观烟是很有意思,袅袅清烟变化无穷,一会儿收,一会儿放,一会儿紧,一会儿松,有时打折,有时回转,宽细结合,变化微妙。
一炉香,一缕烟,既可静思,又能洞察梵烟缥缈。凝神静观缕缕清烟,或笔直冉冉而上,或迂回缭绕而行;时而旺炽澎湃如坠五里雾中;时而形单孤拔如绝壁卓然静逸。潜心摄受入鼻根之香气,或馥郁、或清新、或雅致、或醇厚……香的千姿百态,如梦似幻,似假还真,一如众生实相,皆是存在与虚无相续间的泡影。透过对香的观照,能感得这层深意,无怪乎香严童子能够闻香入道、孙陀罗难陀能观鼻息出入如烟而证得圆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