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明清铜炉成为收藏投资新焦点。中国香文化源远流长,在香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也造就了香具的演变与更新。香具一直以来都是香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宋代的龙泉窑香炉到明清铜炉的兴起,香炉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
慈禧殿里的水果香味儿
在故宫储秀宫的茶几旁或桌底下,陈列着几个空空的大缸。这些看似盛水或养鱼的大缸,竟然是慈禧老佛爷的香具。据说,这一个缸一次最少能装几十斤水果,老太后不喜好薰香一类的玩意儿,就用南方的水果来熏殿。趁慈禧太后在体和殿吃午饭的间隙,太监们用食盒把旧水果抬出去倒掉,抬来新水果换上。所以慈禧住的殿里永远有清新的水果香味儿。
说起中国香文化的发展,可概括为: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
从现有的史料可知,春秋战国时,中国对香料植物已经有了广泛的利用。人们对香木香草不仅取之用之,而且歌之咏之,托之寓之。如屈原《离骚》中就有很多精彩的咏叹:“扈江离与辟燕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西汉初期,在汉武帝之前,薰香就已在贵族阶层流行开来。长沙马王堆汉墓就出土了陶制的熏炉和熏烧的香草。薰香在南方两广地区尤为盛行。汉代的熏炉甚至还传入了东南亚,在印尼苏门答腊就曾发现刻有西汉“初元四年”字样的陶炉。
宋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都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香文化也从皇宫内院、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普通百姓,出现了《洪氏香谱》等一批关于香的专著。宋代烧瓷技术高超,瓷窑遍及各地,瓷香具(主要是香炉)的产量甚大。由于瓷炉比铜炉价格底,所以很适宜民间使用。宋代最著名的官、哥、定、汝、柴五大官窑都制作过大量的香炉。
在元明清时期,开始流行香炉、香盒、香瓶、烛台等搭配在一起的组合香具。
铜香炉的变迁
铜香炉是盛放香料燃烧的熏香器具。我国在汉代曾铸造过铜熏炉,俗称“博山炉”。博山炉器形近似战国时期的青铜豆,炉体呈半球形,上有镂空的山形盖,圆盘形底座,中有圆柱与炉体相接。后来又铸造使用过一些鸭形铜熏炉。隋唐时期流行一种形似蒙古包的铜熏炉,这种熏炉炉体呈圆盘形,上有镂空的山形盖,形状近似蒙古包,下有兽足。
宋代在徽宗时期崇尚古物,烧香使用的器皿也是以商周时期贵族使用的鼎、簋、鬲等青铜礼器为蓝本,开始流行三足与圈足铜香炉,外底正中一般刻有阴文篆书款,如“子子孙孙永用”、“上宝”等以示宝贵。
明代永乐时期传承宋代的仿古遗风,外底正中有刀刻阳文楷书款“大明永乐年制”或“永乐年古式造”六字,铜香炉刻有年号款是从永乐时期开始。
明朝宣德年间,宣宗皇帝曾亲自督办,差遣技艺高超的工匠,利用真腊(今柬埔寨)进贡的几万斤黄铜,另加入国库的大量金银珠宝一并精工冶炼,制造了一批盖世绝伦的铜制香炉,这就是成为后世传奇的“宣德炉”。“宣德炉”色泽晶莹而温润,实在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
明清以后的铜器是中国青铜文化退出主流社会以后,人们为怀念铜文化而产生的,自从明代的宣德炉出现以后,铜炉更是备受人们的推崇,成为铜器艺术品中的主要器型。明代宣德年间“宣德炉”问世,将这项精美卓绝的金工艺术推向顶峰。
中国士大夫阶层的“雅事”
香文化尚在萌芽状态时,文人们就广泛介入并给予了多方面的推助。据东汉蔡邕《琴操》所述,孔子在从卫国返回鲁国的途中,于幽谷之中见香兰独茂,不禁喟叹:“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遂停车抚琴,成《漪兰》之曲。上古《易经》的时代里,香气这种功能的感受也被提升为人们品格行为的指针。
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历来将焚香视为雅事。如孟子曾言:“香为性性之所欲,不可得而长寿”。孟子不仅喜香,而且阐述了香的道理,认为人们对香的喜爱是形而上的,是人本性的需求。再如朱熹,对香也甚为嘉许,还写有《香界》一诗。
古代“学界”对香的这种高度的肯定态度既确定了香的文化品位,保证了它作为“雅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品质,同时也把香纳入了日常生活的范畴,而没有使它局限在祭祀、宗教之中,这对香文化的普及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许多文人都是制香高手,如王维、李商隐、傅咸、傅元、黄庭坚、朱熹、苏轼等。仅文人们配制的“梅花香”配方,流传至今的就有四十三种,“龙涎香”则有三十余种。
曹雪芹的一部《红楼梦》蕴含了传统文化方方面面的信息,其中便有香药的描述。因为香药可香体避邪,故佩香袋、香珠、香串,香扇坠等,沉香还可以做拐杖,熏衣除汗多在天日暖热之时,故《红楼梦》第十九回宝玉“只闻得一股幽香,却是从黛玉袖中发出,闻之令人醉魂酥骨”,宝玉一把便将黛玉的袖子拉住,要瞧笼着何物,黛玉笑道:“冬天十月,谁带什么香呢”,“想必是从柜子里头的香气,衣服上熏染的也未可知”。 (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