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顺着青山之麓那蜿蜿蜒蜒的小路继续往山上走,来到瓷泥矿洞口。这里是当年采瓷泥的矿井,洞有几十米深,这个洞的开采也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洞口边,是一个数米见方的平台,这是老戏台。当年,这里经常笙歌短笛,热闹非凡。如今,戏台上的仕女芙蓉早已褪去了鲜艳的色彩,只剩被茂盛的草木掩盖的残垣。
漫山遍野的碎瓷片和窑具,令人叹为观止,也让人浮想联翩。在沩山的制瓷史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烧废的瓷器,不准扔水里、田里、路上,只能往山上倒。在沩山,每一座山都布满碎瓷。据说,月形湾窑的这座山上,碎瓷堆积厚度可达数十米。
清末民初,沩山的制瓷业迎来新时代,并成功创烧醴陵釉下五彩瓷器,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金奖,醴陵近代瓷业达到新的鼎盛时期。那时沩山范围内有瓷厂几百家,居民、窑工、商贾等人口过万,戏台、绸庄、饭馆一应俱全,出现了“小南京”的盛世景象。可谓是山山窑火,处处冒烟;草蓬里是和泥、做坯、绘画的瓷工忙碌的身影;街道的旅馆里,是操着各种口音的瓷商。“吱吱呀呀”的独轮车,驮着竹篓子包装的瓷器,沿着山脚下的那条古道,奔向姜湾码头,从那里装船,由渌江转湘江,然后出洞庭,过长江,进入千家万户。年复一年,醴陵瓷器就在这景象中扬名中国,扬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