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韩琴|赋予汝瓷灵魂的温度,再现精湛绝伦宋瓷文化






[日期:2024-10-26]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字体: ]

 

韩琴,女,1967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于1986年8月在汝州市工艺美术汝瓷厂(国营企业)工作,从事陶瓷生产工艺三十六年。2014年6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汝州市第八届人大代表、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汝瓷),汝瓷专业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高级工艺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保健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品(陶瓷器)鉴定师、洛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2000年创办韩琴汝瓷研究所,2006年注册汝州市荣华汝瓷开发有限公司,2017年注册成立韩琴汝瓷有限公司,在陶瓷生产工艺领域,竭尽心力继续耕耘。

五大名瓷之一——汝瓷

汝瓷是中华传统制瓷著名瓷种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汝窑位居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有“天下宋瓷汝窑为魁”之称。汝窑以天青釉色著称于世,造型有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其中瓶的变化较为丰富,有纸槌瓶、玉壶春瓶、胆瓶等。汝瓷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色,俗称“香灰胎”,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窑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窑的主要特征。

汝窑原为民窑,北宋晚期开始为宫廷烧造高档瓷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汝窑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如昙花一现般只烧造了20余年,但它却以泥土为母、火焰为父,在天青的炸裂中绽放出美丽,为我们传留了独具风采的瓷器,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汝窑工匠高雅素净的审美观和精湛绝伦的技艺,还有灿烂的宋瓷文化。

多年来,汝瓷发源地河南的许多能工巧匠为重现“天青”之美,呕心沥血,潜心钻研,为挖掘汝瓷之美默默耕耘。而韩琴当之无愧就是心系汝瓷、痴心不改的汝瓷开拓者、继承者和演绎者。一块块普普通通的泥巴,经过韩琴的艺术之手,便成了拥有灵魂的汝瓷,土与火的构筑,吸取了水的亮色,渗透着火的灵动。而韩琴则把它们复活成一个高贵纯洁的永恒。韩琴之所以是心系汝瓷、痴心不改的开拓者、继承者和演绎者,是因为她站在普通民众的视角,去审视民众所使用的大众平凡器物之美,并服务于大众,让汝瓷进入到寻常百姓家。韩琴在永远的变数和创造中,把生命的才情、意识的灵动、艺术的升华、想象的空间都熔进了汝瓷之中。她不只是一个“烧汝瓷的女人”,更是触摸汝瓷灵魂温度的人。

与汝瓷结缘选择人生

1986年,年仅18岁的韩琴为了生计进入了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的成型车间,开始接触汝瓷,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结缘使自己的人生有如此大的改变。1988年,汝瓷厂安排职工外出学习,当时厂里经济条件较差,职工要“带资”学习,全厂200名职工仅仅剩下了3人,韩琴在父亲的努力下庆幸地成为了其中一员。经过两年的学习,1990年韩琴从湖南省醴陵陶瓷轻工技工学校毕业,原本毕业后打算努力工作来回报汝瓷厂的培养之恩,可因工作需要1994年韩琴不得不离开汝瓷厂前往万兴集团下属的特种水泥厂从事研究工作。2000年韩琴毅然作出了决定,从万兴企业集团公司辞职,在汝州市的一处院落内开启了自己的汝瓷厂,多年来,凭着对汝瓷文化的痴迷和挚爱,她把毕生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汝瓷制作、研发工作中。

坚守技艺,开启科研之路

为了不断创新实践,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韩琴多次到南阳、鲁山、登封、禹州、伊川和汝阳等地,从产瓷区带回了100余种、数百公斤原料标本。同时还购来了快速球磨机,焊制成小型试验窑,多次调整汝瓷烧制配方,请教专家指导。然而科研之路是枯燥的,也是艰难的。历经数百次试验,数百次失败后,每次开窑,韩琴都是满怀希望却又提心吊胆。“虽然每次试验品质量都有所提高,但是离我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还有很大的距离。”韩琴说,多少个日日夜夜,她都是陪着窑炉的熊熊烈火度过,皮肤粗糙了,白头发也多了,累的精疲力竭,可是她一想到岛田恭子那傲慢的眼神、不屑的语气,立即振作起来,继续投入到她为之钟爱的汝瓷试验中。直到2218号样品的出窑,不仅改写的是国外陶瓷界对韩琴作品的印象,更是改写了对中国汝瓷文化和烧制技艺的认可。

大胆创新,开启了汝瓷“三步曲”

为继承传统汝瓷工艺,韩琴大胆创新,勇于汲取其他陶瓷工艺的新经验,使自己公司的汝瓷质量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但与宋代的汝官瓷拿到一起对比,韩琴觉得还是相差甚远,于是,她以此为目标,力克重重难关,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开始了她“三步曲”的汝瓷创业之旅。

在探索汝瓷烧制的道路上,韩琴迈出的第一步便是“复古”——仿烧宋代汝瓷。汝瓷烧制成于北宋晚期,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瓷已经非常稀有,明清皇家多次烧制都未成功。近几十年,几代汝瓷人用柴烧制汝窑,基本都以失败告终,古代留下的“要想穷,烧天青”,“烧天青难,难于上青天”,“十窑九不成”等行内流传的谶语,俨然成为韩琴难以跨过的坎。

要柴烧汝窑,既要有正确的配方,又要克服烧制时升温的困难。2013年,韩琴建起了煤柴两用的窑炉,开始了仿烧宋代汝瓷的艰难探索。她用柴窑连续烧了10多窑,都以失败告终,最后,韩琴不断改变思路,按照新的烧窑方案,温度显示器上的数字翻越1050度后,一度一度慢慢的上升。20多个小时后终于达到了设计值。两天后,打开窑门,三分之一的产品出现梦寐以求的天青色。就这样,力图恢复汝瓷烧制的韩琴,在面临经营、资金困难的多重压力下,一次次调整配方,反复试验,历经上千次失败后,逐步攻克技术难关,终于成功再现了天青釉汝瓷。

“复古”成功后,又对制大器型汝瓷发起了挑战,她带领团队深入钻研分析,成立了产、学、研三个公关小组,通过汝瓷胎体尺度特性与汝瓷瓷胎的配料、胎体结构、密度、流变、传热传质特性相互影响的研究,开发了大尺度汝瓷制胎方法与胎体干燥工艺,突破北宋汝窑“汝不盈尺”的制胎技术限制;通过对玛瑙、动物骨灰等十多种矿物原料配料比例对成色特性的研究,开发出了大尺度汝瓷釉料配方;通过对釉料研磨粒度、密度、浸泡时间等对釉料特性的影响,开发了新型釉料炮制工艺;通过对胎体尺度对釉层厚度、烧成方法、烧成温度、开裂特性影响的研究,开发超大型汝瓷烧制工艺……后历经90多次的试验烧制,耗资5万多元,韩琴终于从200多个素胎中成功烧制出8件大器型,填补了汝瓷领域的空白。2010年12月,她又成功开发出高达1.5米的超大型巨无霸荷叶口瓶,后来又陆续开发出大画筒、观音瓶、鱼缸、鱼尾瓶、柳叶瓶等10余个品种的汝瓷特大件作品。

成功烧制的大器型汝瓷,让韩琴在市场上拥有了一席之地,但随之而来的并不只是成功的喜悦,她又在汝瓷的实用性上发起了挑战,迈出了她汝瓷路上的第三步——烧制健康环保的茶具和餐具。如今,韩琴汝瓷在市场上早已口碑兼具,迄今为止,韩琴汝瓷作品深受中外收藏家、鉴赏家、艺术家的青睐,视为当世难得的艺术瓷珍而声名远扬,远销海内外。

传承技艺,联盟发展

作为为数不多的汝瓷女艺术家,回顾这些年的创业路,韩琴坦言,一个女性干一番事确实很难,在困难中她哭过也笑过,但面对自己钟爱的汝瓷,再累也感觉很快乐。成功贵在坚持不懈,韩琴用她永不言弃的精神证明了自己,也成就了韩琴汝瓷。

更难得的是,韩琴的目光并不局限于自己的发展。2015年,她联合6家汝瓷企业组建汝州市汝瓷众创联盟,渴望以这种抱团发展的方式为汝瓷的发展开创更美好的前景。“这个大气候,国家叫整合资源。我做得早一点,能把这6家组合起来,大家齐心协力,这样汝瓷的发展空间也大一点。把资源整合了以后,在发展的过程中它的路子更宽,而且能把汝瓷的文化传承得更远一点。”这是韩琴组建汝瓷众创联盟的初衷。虽然研制开发的当代汝瓷,为韩琴带来了可观的市场效益,但她知道,传承古代汝瓷之精髓,才是汝瓷发展的根基所在。对于汝瓷未来的发展,韩琴一再强调传承的重要性,历经重重困难恢复天青釉汝瓷,反复试验烧制成汝瓷“巨无霸”……这些一步步实践得来的汝瓷技艺,以及多年来对汝瓷文化的深入了解,韩琴都渴望能有所传承。“我希望能带一批喜爱汝瓷的年轻人,只要他们愿意来学,我都可以带。”

苦尽甘来,如今韩琴成功了,面对成功,她却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把真正的汝瓷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汝瓷、认识汝瓷、喜爱汝瓷,是韩琴未来的努力方向。我们相信,怀抱希望的韩琴,明天会更璀璨。

荣誉满满

近年来,韩琴的辛勤耕耘也换来丰硕成果,她的作品汝瓷细颈瓶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收藏;作品荷叶瓶等四件作品被汝州市汝瓷博物馆收藏。作品荣获2009“闽龙杯”全国陶瓷原创设计电视大奖赛一等奖、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工艺美术金奖等30多项大奖,先后有3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30多件作品获得外观专利。2012年,韩琴被授予“中国诚信企业家”荣誉称号,她所经营的汝州市荣华汝瓷开发有限公司也被授予“河南电视台上榜单位”、“中国质量诚信企业协会会员单位”荣誉称号。

然而面对她今后的汝瓷之路,韩琴说:“汝瓷是古代能工巧匠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要继续传承汝瓷文化,传承汝瓷匠人精神,开发出更多现代特色的健康实用汝瓷,把原产地汝瓷推向国际市场。”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