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关于德化艺术瓷创作的反思《瓷都德化》






[日期:2011-06-20] 来源:德化  作者:马心伯 [字体: ]

注重正面塑造而忽略侧面、背面塑造

德化不少陶瓷雕塑作品,只能给人正面观赏,转到侧面和背面,几乎很少是好看的,甚至是不能看。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历史的原因,是过去的宗教雕塑大多是给人供奉的,放在佛龛上,没有人去看侧面和背面;现实的原因,据我所知,目前一些工厂是根据一张图纸或一张画稿来做雕塑,只能看正面,没有侧面和背面,因此,只关注正面不顾侧面和背面。这样的塑造方法,很难做好一件雕塑。德化还有不少个人的工作室,吸收一些初学者来培训,根据来样的图纸,以极为低廉的工价为工厂做样品,所带出来的徒弟,只懂得按图纸的一面“依样画葫芦”,这些人所养成的塑造习惯和方法,必然影响他们对雕塑的真正理解。

雕塑是给人四面观赏的具有三维空间实体的艺术,而绘画只能给人一面观赏,因此,塑造过程必须坚持上下、左右、前后一起看,也就是立体观察。德化陶瓷学院的张南章同志有一句精辟的妙语——“把一件雕塑当作一个花瓶来看”,一语道破天机,表现出他对雕塑的深刻感悟。我希望所有的工作室在吸收徒弟时,能从培养他们整体观察、立体观察和整体表现入手,培养他们正确的塑造方法,使这些初学者有个启蒙的驿站。

创新思想混乱且创作力量薄弱

目前德化的瓷塑作品,仍然以模仿和改作传统宗教题材居多,甚至将这种改作误认为是创新、创作。因此,不少厂家长期以仿造的模式生存。只要有人创作出一种新颖的作品,立刻在德化风行开来,你仿、我仿、大家仿。即使是对宗教题材进行改作,也普遍局限于观音、弥勒佛题材居多。从整个市场看,宗教题材为最,历史题材次之,现实生活题材则少之又少;在人物题材与动物题材上,动物题材极少,可见创作题材之狭窄。不少人创作思路牵强附会,胡乱拼凑,缺乏思想深度,缺乏艺术形式的推敲,缺少文化气息,唯独显现的是工艺技术上的匠气。总之内容、题材和艺术形式都缺乏多样性。

我认为中华民族六千年的文明史,不乏有圣人、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诗人,更不乏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关键在于要多学习,提高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只有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和灵感,我们的创作思路才会宽阔。但生活不等于艺术,艺术是借助生活中的情趣、情感和传达出来的思想,用艺术的语言和形式打动人、感染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如同酒来自于粮食,但粮食不等于酒,从粮食变成酒,需要系统的加工过程,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同样要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对生活的取舍提炼。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提取什么、抛弃什么,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弘扬什么、摒弃什么,都与创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关。

艺术手法上需要进行必要的夸张,没有夸张就没有艺术。所谓夸张,就是对特征部分进行强化,使之更加突出更加典型。德化各厂家具有这种创作设计水平的人员极少,即使有个把人,也是文化素养不高,这种现象难免使人有后继乏人之忧,与广东石湾等产瓷区的创作队伍相比,德化的创作力量显得太薄弱,对这个问题要有危机感、紧迫感。

不上釉误导成一种时尚

我以为这种时尚,虽有市场的因素,也可能是一种误导。德化白瓷的质地闻名中外,而不上釉的艺术瓷从根本上改变了德化白瓷如脂似玉的品质。没有釉的陶瓷是在原始时期出现的,如今我们这样做,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无论是工艺上的原因,还是市场因素,我始终认为应当坚持以上釉为主导,才能保持德化白瓷的特色。必要时,还应在釉里加上适量的稀土金属元素,使釉的光泽度和呈色效果更佳。

这个问题,建议德化的大师们聚集一起,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必要的学术探讨。因为他们是行业的领军人物,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德化这个地名,其意蕴就是“德之造化”,正是这一“造化”,德化人才以自己的才智孕育出洁白无瑕、如脂似玉的瓷器。坚持这个“造化”,就能经久不衰,立于不败之地。何朝宗等先贤开创的“世人共宝之”的崇高声誉,不应因当今市场经济的冲击,在金钱的诱惑下,以短期的行为取代长期效应,否则,可能种下愧对子孙的苦果。

德化陶瓷已经从单一的白瓷走向丰富多彩的色釉陶瓷,并出现陶与瓷、艺术瓷与日用瓷、出口瓷与内销瓷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这种走向综合的道路,我认为是正确的,是与时俱进的。只要德化艺术瓷不失德化传统技艺的特点,它就能保持一枝独秀的特点和地位。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