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综述






[日期:2011-05-07] 来源:  作者:鞠德勤 [字体: ]

     2002年至2003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开展了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2010年3月18日,两会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工作的通知,并于3月20日废止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办法(试行稿),颁布了新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办法。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审得到陶瓷艺术界和收藏界广泛关注。

    在陶瓷艺术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高下之分由来已久,大多认为前者系国家颁发,而后者是行业评审。事实是,2003年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出台的,在当时就是最高级别的评审形式。当年没有评上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很多人,在2006年九部委联合颁发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获荣席位。实际上,景德镇9位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于2006年集体拒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体现了艺术修为、艺术实力的自信,更流露出不屈的精神本质。连同其它产瓷区未报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们,均得到资深收藏群落的尊敬和最高规格的力捧。

    不过,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拟定开评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初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实质已经悄然变化。2008年瓷博会期间,我在景德镇有幸同多位重量级领导面见交流和旁听交谈,便感受到此届评审似乎定位于次国家级水平上。确切的口风是:重视创新,强调艺术。这在2010年7月中旬省评伊始就得到验证。省评要点为:一是注重创新,关注具有继承关系的创新型省级工艺美术(陶瓷艺术)大师;二是有限度的允许教授参加评比;三是教授将不再参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样的定位是前所未有的。将创新教授这类字眼串联起来,似乎看到这样一种趋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侧重于艺术、创新;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则强调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挖掘。7月下旬,各产瓷区陆续结束省评。25日,景德镇遴选出35人,据说最终评定名额是10人,考虑到现状的复杂,当时估计可能要溢出20-30%;醴陵遴选名额达到21人,远远超出以往人们的想象力。而且,醴陵方面似乎也努力做足文章,在10月份发掘的醴陵唐家坳村窑址群有了重大突破:窑址群中的马冲窑定性为北宋民窑,这样,醴陵窑历史向前推进了近700年,成为名符其实的历史名窑。总之,经过各产瓷区初评和推荐,207位省级大师、教授和老陶瓷艺术家获得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复评资格,据说,此届全国总名额初步定为60人。如此看来,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真的要书写新的历史了。

    2010年11月5日至10日,全程6天的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首次在京师以外的产瓷区举行,湖南醴陵迎来节日般的欢庆,并在10日举办了焰火晚会。作为评审主办地的醴陵及其釉下五彩瓷器斩获佳誉,并历史性拥有13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其中李日铭老先生以83岁高龄入选,成为此届大师中年龄最长者,也成为有史以来陶瓷艺术界国家级大师评比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来自江西、湖南、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14个省市的93位陶瓷艺术家荣获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最终的评审名额超出初定名额55%,说明竞争是多方面的,是比较复杂的。

    在新颁布的评审办法中,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在具体执行时变更为公正、公平、高效,而对从事陶瓷产品设计和陶瓷艺术创作的工作者的概念理解,似乎变得无穷大了。这从侧面折射出,此届评审存在着对传统权利的制衡和挑战,评审结果也充分体现出这种矛盾的复杂性。

    从评审结果的地区分布看,在世陶瓷艺术家中没有国家级大师的,有7个产瓷区8人上榜:汝州汝瓷(孟玉松、朱文立)、洛阳三彩(郭爱和)、漳州微雕(黄国荣)、界首彩陶(卢群山)、铜官彩陶(雍起林)、长兴紫砂陶(蒋淦勤)和榆次黑陶(张福荣),占全部93人的8.6%,虽然人数不多、比例不高,但也体现出此届评审对小产瓷区、小瓷种的关注程度。在这些新榜单中,传统著名窑口的汝瓷有孟玉松、朱文立2人同时当选,虽不为吃惊,也颇为费解。看起来,搁置传承人争议,共建平衡和谐局面,各方寻找到一个支点;长沙铜官彩陶是铜官窑这一历史名窑的延续,此届评审莅临湖南也算占得先机;山西榆次黑陶首次入围多少有点意外,大有此届评审的黑马之感,而已经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并号称四大名陶的钦州坭兴陶、建水紫陶和牙舟陶均遭落选,可能是有山西籍领导力挺之故吧。总体上,评审照顾到的因素较多,如景德镇艺术瓷(18人)、醴陵釉下五彩(13人),所占比例分别是19.4%和14%,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陶瓷部分的点面结构有一定出入。这说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不是文化部,以弘扬文化的层面来审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在各产瓷区的布局和分配,还不是陶瓷工业目前紧迫的课题。以下是传统瓷种的人数分布情况(有些产瓷区的陶瓷设计类人员和不符合该传统项人员未统计在内):

1.景德镇艺术瓷,18人,19.4%;

2.醴陵釉下五彩,13人,14%;

3.宜兴紫砂陶,8人,8.6%;

4.潮州艺术陶瓷,6人,6.5%

5.龙泉青瓷,5人,5.4%;

6.德化白瓷,5人,5.4%

7.石湾陶塑  5人,5.4%

8.淄博刻瓷,4人,4.3%

    从评审结果的构成看,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设立了艺术陶瓷陶瓷设计窑口三大类,比例分别是80%(28人)、11.4%(4人)和8.6%(3人)。而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是艺术陶瓷窑口陶瓷设计教授四大类,新增加了教授部分,比例也有重大调整,窑口类地位上升很快,陶瓷设计类给人以配比的感觉。四大类的比例分别为:79.6%(74人)、10.8%(10人)、5.4%(5人)和4.3%(4人)。

    评审出现的三个令人意外的结果: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