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关于德化艺术瓷创作的反思






[日期:2010-08-16] 来源:  作者:马心伯 [字体: ]

  近几年来,德化艺术瓷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为德化陶瓷大举进军国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德化艺术瓷虽在“量”的方面成功地扩张,但在“质”的方面却没有大的突破,与出口陶瓷工艺美术品一样,因创新不足而导致同质意争现象日益严重,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德化艺术瓷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拟就目前德化艺术瓷存在的几种倾向,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片面追求工艺技术的繁杂与难度

  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一些陶瓷工作者和消费者错误地认为作品越繁杂、花工越多,其价值就越高。因此,有些人就片面追求工艺技术上的繁杂与难度。究其原因,一是利益驱动,二是审美水平不高。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繁易简难”意思是繁杂容易,简练很难。从表现手法来看,“繁”属于工艺技术问题,“简”是属于艺术问题,工艺技术不等于艺术,工艺技术手段是为艺术服务的。本属于可以拿在手中把玩的、欣赏的艺术瓷,却变成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可望不可及的东西,即便可拿在手中,也是提心吊胆。那些所谓欣赏者,只是在赞叹技术,而不是在欣赏艺术。我不反对工艺上的精致,但主张繁简有度,所谓“度”,就是要适度,要繁而不乱、简而有物,整体艺术效果以简洁为佳。

二、过分注重细部而忽略整体

  这个问题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究竟是局部服从整体,还是整体服从局部,换句话说,是局部重要还是整体重要。在造型艺术上,局部服从整体是一条根本法则,从观察方法到表现方法,都强调从整体出发。过于注重细部,往往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局部观察和局部表现上,而一旦陷入细部,就容易造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就会造成“盲人摸象”,得到的是局部的正确,整体的错误。细部做得再好,如果整体不协调,就不可能给人美的感受。

  造成注重细部忽视整体的原因之一,也许是德化的塑造工艺流程往往采用“分解法”,头归头做,手归手做,脚归脚做,身归身做,然后组合起来,这样的习惯,形成且加剧了局部观察和局部表现的方法。原因之二也许是数百年来的世代相传,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模式,如传口令一般,传到后来变了样。因为过去的时代,教会徒弟就意味着饿死师傅,事关生存的问题,师傅不可能把所有的“绝招”都无保留地传给徒弟,每个师傅不得不要留一手,其结果就可想而知。在何朝宗之后,德化未能出现何朝宗第二的原因,可能就在这里。古人云:“取法乎上,适得其中,取法乎中,适得其下”,如果我们“取法乎下”,只能得到一块泥巴。

  何朝宗开创的上等之法,是我们陶瓷雕塑工作者的不二法门。何朝宗的塑造方法是整体观察、整体表现的方法。我们从他传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一开始就十分注重整体的基本型,注重整体中各部分形体的大小比例关系的协调,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深入刻划衣纹线条和五官、手足及其他另件,在深入细部时没有破坏和影响整体的基本型。所以,何朝宗的作品,整体是那么简洁,那么浑然一体,局部与整体之间结构是那么严谨,线条是那么圆润,其长短、精细、疏密、深浅,都是精心安排,前后、左右推敲。正是这种整体的和谐,才给后人留下永恒的美的享受。其艺术价值正在这里。我们必须用较长的时间,分析研究、深刻领悟并亲手仿造,在仿造中加深认识,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带着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再仿造。如此反复若干次,必定受益匪浅。有了这个坚实的基础,再从更大的范围学习和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乃至全人类的优秀的传统。学习和继承传统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无愧于当今时代的优秀作品。

三、注重正面塑造而忽略侧面、背面塑造

  德化不少陶瓷雕塑作品,只能给人正面观赏,转到侧面和背面,几乎很少是好看的,甚至是不能看。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历史的原因,是过去的宗教雕塑大多是给人供奉的,放在佛龛上,没有人去看侧面和背面;现实的原因,据我所知,目前一些工厂是根据一张图纸或一张画稿来做雕塑,只能看正面,没有侧面和背面,因此,只关注正面不顾侧面和背面。这样的塑造方法,很难做好一件雕塑。德化还有不少个人的工作室,吸收一些初学者来培训,根据来样的图纸,以极为低廉的工价为工厂做样品,所带出来的徒弟,只懂得按图纸的一面“依样画葫芦”,这些人所养成的塑造习惯和方法,必然影响他们对雕塑的真正理解。

  雕塑是给人四面观赏的具有三维空间实体的艺术,而绘画只能给人一面观赏,因此,塑造过程必须坚持上下、左右、前后一起看,也就是立体观察。德化陶瓷学院的张南章同志有一句精辟的妙语——“把一件雕塑当作一个花瓶来看”,一语道破天机,表现出他对雕塑的深刻感悟。我希望所有的工作室在吸收徒弟时,能从培养他们整体观察、立体观察和整体表现入手,培养他们正确的塑造方法,使这些初学者有个启蒙的驿站。

四、创新思想混乱且创作力量薄弱

  目前德化的瓷塑作品,仍然以模仿和改作传统宗教题材居多,甚至将这种改作误认为是创新、创作。因此,不少厂家长期以仿造的模式生存。只要有人创作出一种新颖的作品,立刻在德化风行开来,你仿、我仿、大家仿。即使是对宗教题材进行改作,也普遍局限于观音、弥勒佛题材居多。从整个市场看,宗教题材为最,历史题材次之,现实生活题材则少之又少;在人物题材与动物题材上,动物题材极少,可见创作题材之狭窄。不少人创作思路牵强附会,胡乱拼凑,缺乏思想深度,缺乏艺术形式的推敲,缺少文化气息,唯独显现的是工艺技术上的匠气。总之内容、题材和艺术形式都缺乏多样性。

  我认为中华民族六千年的文明史,不乏有圣人、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诗人,更不乏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关键在于要多学习,提高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只有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和灵感,我们的创作思路才会宽阔。但生活不等于艺术,艺术是借助生活中的情趣、情感和传达出来的思想,用艺术的语言和形式打动人、感染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如同酒来自于粮食,但粮食不等于酒,从粮食变成酒,需要系统的加工过程,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同样要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对生活的取舍提炼。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提取什么、抛弃什么,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弘扬什么、摒弃什么,都与创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关。

  艺术手法上需要进行必要的夸张,没有夸张就没有艺术。所谓夸张,就是对特征部分进行强化,使之更加突出更加典型。德化各厂家具有这种创作设计水平的人员极少,即使有个把人,也是文化素养不高,这种现象难免使人有后继乏人之忧,与广东石湾等产瓷区的创作队伍相比,德化的创作力量显得太薄弱,对这个问题要有危机感、紧迫感。

五、不上釉误导成一种时尚

  我以为这种时尚,虽有市场的因素,也可能是一种误导。德化白瓷的质地闻名中外,而不上釉的艺术瓷从根本上改变了德化白瓷如脂似玉的品质。没有釉的陶瓷是在原始时期出现的,如今我们这样做,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无论是工艺上的原因,还是市场因素,我始终认为应当坚持以上釉为主导,才能保持德化白瓷的特色。必要时,还应在釉里加上适量的稀土金属元素,使釉的光泽度和呈色效果更佳。

  这个问题,建议德化的大师们聚集一起,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必要的学术探讨。因为他们是行业的领军人物,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德化这个地名,其意蕴就是“德之造化”,正是这一“造化”,德化人才以自己的才智孕育出洁白无瑕、如脂似玉的瓷器。坚持这个“造化”,就能经久不衰,立于不败之地。何朝宗等先贤开创的“世人共宝之”的崇高声誉,不应因当今市场经济的冲击,在金钱的诱惑下,以短期的行为取代长期效应,否则,可能种下愧对子孙的苦果。

  德化陶瓷已经从单一的白瓷走向丰富多彩的色釉陶瓷,并出现陶与瓷、艺术瓷与日用瓷、出口瓷与内销瓷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这种走向综合的道路,我认为是正确的,是与时俱进的。只要德化艺术瓷不失德化传统技艺的特点,它就能保持一枝独秀的特点和地位。

  附:作者马心伯,笔名马夫,男,1940年出生,福建安溪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分会会员。

  1961年干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1990年被编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1984年雕塑《水仙女》入选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开心》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89年《铁拐李》等二件作品入选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展;1995年陶艺《冬》被编入《当代中国陶瓷精品选》;1997年国画《妙悟神通图》被编入《中日现代美术通鉴》,铸铜《鹭岛风情》作为厦门市政府赠送南极科考队中山站、长城站礼品;1998年完成福建邵武公路纪念碑《开天劈路》设计稿;2000年国画《黄道婆遐想图》被编入《中国书画作品收藏宝典》;2003年木雕作品《期待》、《希望》被编入《中国巨变——当代书画摄影作品集》,被人民画报社收藏;2004年国画《宁静的热土》入选第二届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山水风景画展,被广西博物馆收藏;2004年编著《从远古走来》。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