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文·九头哥窑茶具
龙泉青瓷的一大系统是开片哥窑。哥窑的纹片大小和形状有诸多称谓,如鱼籽纹、冰裂纹、蟹爪纹、百级碎等,这些各不相同的釉层裂效,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呈现出的残缺美感,就是它的唯一装饰,而这些单一的裂纹,基本上都是不可预期的,没有具体形象或图案,完全依赖入窑后的胎体和釉面膨胀系数的不同而不同。从这种角度上说,装饰效果是自在天成的,或者说是被动的,是“望天收”。
夏侯文·双环石榴尊
历史上的哥窑,基本上是官窑,小件、摆弄件众多,随着哥窑开片系釉面和胎体不同膨胀系数所致的原理被破解,龙泉的从业者纷纷为之,极大地改变了历史状况,哥窑的实用器皿和陈设器皿花色品种日渐丰富,“哥窑五头文具”、“黄釉开片茶壶” 、“米黄釉哥窑洗” 、“青天斗笠碗” 、“哥窑百合瓶”、“哥窑15寸穿耳方口瓶”、“哥窑挂盘系列” 、“哥窑兽环方口瓶”、“哥窑大吉瓶”、“哥窑四面兽环圆口瓶”、“九头哥窑茶具”等,器物古朴,凝重,造型简洁、雅致、方中有圆,凸起的棱线利用釉的流动,只挂极稀薄的釉层,薄釉透出哥窑略带紫色的胎骨,足部无釉则呈铁色,“紫口铁足,尽善尽美”,龟裂纹千变万化:器皿的体积越做越大。哥窑挂盘有:“哥窑捏花菊花挂盘”、“30厘米金丝开片腾龙挂盘”、“35厘米文武开片艺术盘”、“52厘米迎宾大挂盘”、“61厘米迎宾盘”、“70厘米特大牛纹迎宾盘”等:陈设花瓶高矮各具,最大有“哥窑130公分迎春特大花瓶”,它的实际高度为132厘米,腹径41厘米,壁厚1~1.5厘米,造型端庄、秀丽,釉色滋润、纯正,开片大而自然,成为古今中外青瓷产品中的最大件。
但是这些多种多样的哥窑产品。通体只开一种纹片、一种色调, 装饰效果显得非常单调,反倒变得不那么高贵,这关系到哥窑青瓷的声誉、前途和命运。于是有识之士在哥窑的纹饰和开片上作了许多探讨,以求突破这种单一的哥窑装饰格局。
青瓷文化(工艺)专家叶宏明,率先想到利用器皿的不同温度导致釉面开裂的途径,由老艺人李怀德等人具体实践,这就是被冠名为哥窑的“冷水开片法”。其具体工艺如下:将出窑后的“哥窑”产品,再加温到600°C左右,即二次加温,然后用笔蘸冷水,在釉面上绘制的象形部位进行突然冷却,釉面和胎体不同的热胀冷缩,使其被急剧冷却处理部位的釉面再次炸裂成小片,突出象形图案部位,成为较为清晰的具象纹饰。这种哥窑象形开片技艺的作品,利用釉面热胀冷缩规律,实现釉面开片,器物表面开片疏密有致,疏处开片疏明大方,纹线绵长纤细而清秀:密处,蟹爪纹开裂得纵横细密,生动活泼。
这种方法的运用,全凭现场的实际操作,至于釉面和胎体究竟会在什么样的系数对比中引起冲突,却没有基本的参数和一定的规律,釉水的质量、胎体的不同(白瓷泥、黑瓷泥、紫金土的配比)、冷水的温度所导致的温差如何,都会影响热体冷变的效果,因此这种方法的图案象形率往往不高,也不够准确。
令人欣慰的是,一直在哥窑纹饰的象形开片上不懈努力的夏候文,从科技创新的思路出发,有了别开生面的创造,取得了特别的创新成果,那就是“哥窑肌理绘画”和“哥弟结合”工艺,通过色胎绘画等具体的工艺手段和表现方法的变革,采用不同矿物质做色料,使它们在高温下产生肌理变化,追求纹片有规则的、有理性的变化,并形成具象的纹片,即人工可控的开片技术,使哥窑产品的装饰更具形象感和艺术性,达到与传统的单纯窑变完全不同的装饰效果,从而开启了龙泉哥窑装饰的新天地。
“哥弟结合”工艺和色胎绘画技艺的出现,以及哥窑装饰工艺手段的创新,给龙泉青瓷以更宽广的题材面和更新颖的造型形式。器型上突破了过去的小巧精致的定势,大件器型不断涌现,陈设感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