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1”毛主席用瓷的设计制作
回到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后,我一门心思都在创作陶瓷作品上。不久,我就在艺术室釉下彩组担任组长。 1975年初,进入新的一年,大家开始了又一年工作,我还是以创作设计为主。一天,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接到中央的一个重要指示——为中央领导设计制作一套日用瓷,这对部陶研所来说是重要的任务,所领导立即召集了釉上彩组和釉下彩组设计人员开会,部署设计任务。当时,我作为艺术室釉下彩组组长,成为该项目的主创成员之一。对于这样的任务,全所上下都很重视,所有的人力与智力资源都用上,欲以最好的成果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1975年作品釉下彩餐具《梅竹》
那时所领导对艺术室的要求是拿出设计方案,于是,釉上彩组与釉下彩组各自组织力量,两个组的人员全力投入纹样的设计与研制,希望尽快拿出满意的方案。釉上彩组设计出《水点桃花》和《水点梅竹》两个画面,釉下彩组也设计了两个画面的《梅竹》。
釉下彩餐具《梅竹》设计稿
1975年作品釉下彩餐具《梅竹》(“7501”部分毛主席用瓷
一种是用油墨勾线的梅竹,另一种是用釉下白勾线的梅竹,并迅速赶制出样品。与此同时,湖南醴陵、山东淄博也在加紧设计和制作样品。三地样品送往北京,经过上级部门的认真研究和挑选,最后,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的设计方案被选中。我分析被选中的因素有三点:
1.景德镇瓷器历史悠久,是天下闻名的瓷都。这里拥有优质的制瓷原料以及精良的制瓷工艺,制瓷体系完整而成熟。
2.1965年,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曾经为毛主席制作瓷器用品,当时的毛主席用瓷外面是粉红釉,内是白釉,不加彩绘,相当精致,量极少。
3.送去的样品艺术效果的确非常好,无论是瓷质还是装饰,均超过其他两省的瓷器样品。
中国轻工总会陶瓷研究所出具的嵇锡贵参与主席用瓷设计制作的证明
由于是1975年国家下达的第1号任务,由江西省公安厅监督制作,为了对外绝对保密和对内工作的方便,故此,这项任务的代号为“7501”上级部门拨给经费3.5万元,部陶研所党委十分重视,党委书记汤伯衡(老革命家,已故)亲自挂帅指挥,副所长杨火印全面主持这项工作。部陶研所派出最精干的技术人员,使用最好的原材料,为完成这项任务,全所相关人员都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部陶研所的原料车间是最先运行的部门,首先精选了数十吨优质的瓷矿石,这批瓷矿石需要人工去挑选,其中有一种矿石叫“江西临川高岭土”,能增加瓷器的白度。可是这种矿石里面含铁质多,成瓷后影响质量,因此研究所组织了很多工人来挑选原料,甚至把工人家属也动员出来帮忙。有铁质的地方用小刀刮掉,一人一天只能刮出十几斤,这种原料现已用尽。如此精选陶瓷原料矿石,历代陶瓷的烧制历史中也不曾有过记载。“7501”采用当时薄胎高白泥新工艺,瓷质莹白剔透,的确符合了“声如磬,明如镜,薄如纸,白如玉”的瓷质特点,体现了景德镇优良的瓷器材质。
“7501”瓷器造型以明代正德官窑器为蓝本。成型车间当时的组长是洪国忠,他是利薄胎的高手,技术非常娴熟。成型过程中的拉坯、利坯、立渣饼,直至施内外釉、装窑等工序全部是手工操作,这些工艺环节都由业务技能高的师傅承担。当时拉坯的是程光逵,利坯的是洪国忠、聂新根、杜景春,施釉的是聂章甫和他的妻子。同一套品种有数百件瓷器造型,竟做到大小、高低、厚薄、重量几乎相同,真是到了一丝不苟的地步,体现了他们高超的技术水平。
成型之后的装饰自然马虎不得,釉上彩组用了半年时间完成任务,开始是画《水点桃花》,后来为了和釉下彩的画面统一而改画了《水点梅花和竹叶》,当时参与的人员有汪桂英、陈庆长、刘平、徐亚凤、张炳祥、章鉴、王锡良、王怀俊、戴荣华等。
釉下彩组用了10个月的时间完成。由我承担34个品种的深图、笃图的工作,到了1976年才结束此项工作。我记得,当时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舒传熹、汤守仁、孔仲起等老师在研究所,我带着汤老师、舒老师孩子们在“7501”坯房,用破损的坯子画画,毛主席逝世,他们也参加了追悼会。参加“7501”釉下彩组成员除了我还有胡精强、辛青山、张彬、彭兆贤、汪长序、曹翠花、李甘妹、吴美等人。釉下彩组的彩绘任务非常紧张,因为是在泥坯上彩绘,工艺复杂,难度高,仅彩绘这条作业就有深图、笃图、摸图、画油墨线,梅花分浓水、淡水、梅干和竹叶也是分水的,画竹竿、画梅干、画花丝、点花心、点苔等工序。分水是景德镇釉下彩绘中一种独特的技艺,要用羊毫特制的鸡头形状的毛笔,蘸饱颜料水,让颜料水流到预定的画面内,笔不能把坯子的泥胎拖起,这必须具有很好的掌控技术,否则颜料水乱流就会前功尽弃。其中难度较大的是釉下彩内外“芙蓉花”的制作,主要由我负责花卉的釉下白勾线。上级要求烧成瓷后,碗外壁的花要和碗内壁的花对准,不能有偏差,外三朵,内三朵。这可难住了我们釉下彩的全体同事,这种技艺前人也不曾操作过。 因为釉下彩是在泥坯上进行彩绘,泥坯是不透明的,成瓷后才透明,经过群策群力,我们终于想出了绝妙的办法圆满完成任务,此特技至今只有我们几个人知道。
为完成“7501”毛主席用瓷的任务,我们釉下彩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工作条件极差的坯房里绘制,炎热的夏天没有什么降温设施,蚊子、小虫很多,通宵加班不计其数,白天还要继续工作,从来没有一个人说要加班费。因为是流水作业,谁走掉都不行,生病也要坚持顶岗。对于这样重要的政治任务,所有人都投入全部的精力,同时在思想上也从不松懈。记得有一次釉下彩的梅花红色在放大镜下被检查发现(肉眼看不见)有裂纹,党委书记汤伯衡连夜到我们组开会,追查是否有人破坏,有个别胆子小的女工还吓哭了。后经过仔细调查,不是我们釉下彩组的问题,是颜料本身和烧成温度的问题。从这件事也反映当时对瓷器质量的要求很严格。
“750l”毛主席用瓷的最后一关是烧成,当时主持烧窑的工程师是杨文献,烧窑领班是余叨才师傅。用烧十六根匣钵的小倒焰煤窑烧造,烧成温度是1390℃-1400℃。几乎是三天一窑。高白泥烧成温度要比一般瓷器烧成温度高,烧窑师傅说杨工程师胆子大,温度已升到几点了,还命令加温,他们的心都快跳出喉咙了。因为这要冒倒窑的危险,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烧窑师傅至今回忆起来还有点后怕。但温度高烧出的高白泥瓷晶莹透亮,可以说超过历史的烧制水平。“7501”毛主席用瓷任务完成后,上级下命令把剩下的瓷器和图纸就地销毁,不能流出去。当时部陶研所党委书记汤伯衡说打掉多少可惜,象征性地打掉一些盖子和销毁图纸,其他瓷器全部封存。汤书记是老革命,根子正,有胆量抵制上级指令。那时我有两张釉下彩图纸,我把它们当包书皮的纸保存下来。
1978年我们又承担了华国锋主席用瓷的烧造,称为“7801”,我还是担任项目负责人。这套用瓷在“750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品种,如大号茶杯、痰盂等,成瓷原料与制作工艺与“7501”相同。
1982年底党委决定把这批“7501”毛主席用瓷分发给本所职工。我记得当时仓库管理人员黄万凯、石老师等人,把这批瓷按大小搭配好,根据全所二百多人分成二百多份,并分别在瓷器上贴上号码,另外又做二百多个号码,每人抽一个号码。如抽到和瓷器号码相同的,这一堆瓷器就归其所有,平均每人分得8至10件,其中还有白胎瓷。也有部分瓷器分给了有关单位和个人,因此“7501”毛主席用瓷就这样流散到民间。
制作“7501”毛主席用瓷之事一晃已过去三十多年了,却至今记忆犹新。这批主席用瓷不惜工本,无论从原料、成型、彩绘、烧成等方面来看,都堪比历代陶瓷,可以说这套用瓷的制作极为高超、珍贵,更具有历史意义,它代表了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制作的最高水平。
上海锦江饭店元首用瓷设计制作
完成“7501”毛主席用瓷后,1976年研究所又接受设计制作上海锦江饭店(现锦江宾馆前身)大型餐具的任务。该餐具为中央领导人接见外国总统、外国元首用瓷,我承担了画面设计。在开始设计锦江饭店用瓷之前,我们几位同志根据所党委的指示精神,到上海锦江饭店深入现场了解他们的具体要求。在了解情况的过程中,我们请锦江饭店的服务员座谈,征询他们对陈设瓷和日用瓷的意见。他们说:“我们所希望和需要的瓷器,并不是单纯为了摆设,或者盛盛菜、吃吃饭而已,而是通过这些陶瓷美术作品以无声的语言宣传我国对外政策,这也是宣传我国政治、经济繁荣昌盛的一个机会和阵地。”
我们在锦江饭店调研时,与饭店工作人员交流,一位服务员讲述了这么一件事:有一年在招待宴会上,他们用了一套外国进口的餐具,进餐时,一位来访的外宾翻转底盘,仔细一看是外国产品,马上随手放下了,当时虽然没说什么,但表情仿佛若有所失。从那以后,他们再也不用进口的餐具了,很希望能用上我国自己生产的高档餐具来招待外宾。一席言谈使我心情难以平静,这位服务员的话,不正反映了大家对我们陶瓷美术工作者的热切期望吗?回到部陶研所以后,单位把设计餐具的任务交给了我。在构思中我尽量按照锦江饭店的要求,设计制作具有国际水准的餐具。我的设计方案是以图案边为纹样,来体现我国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个时候,正值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胜利召开,全国人民都沉浸在这样的氛围里。那时我们认为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由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革命和生产形势一片大好,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工农业突飞猛进,农业生产连续14年获得大丰收,由此我设想用“麦浪滚滚”题材作为纹样装饰内容。在装饰手法中,我采用了二方连续的图案,用饱满的弧形曲线,使纹样连续排列,产生旋转的艺术动感,以“麦浪滚滚”的态势,使人联想到农业丰收的景象。
1976年上海锦江饭店外国元首专用釉下彩餐具《麦浪滚滚》
《麦浪滚滚》餐具采用釉下彩绘制作,釉下彩经过高温烧制,颜色会产生难以掌控的变化,于是在色彩处理上,我们釉下彩组群策群力,试出近百种的颜色样品,最后确定了以绿色为基调的色彩,从而更加突出了景德镇瓷器“白如玉”的鲜明特点,使得纹样与瓷器更为协调,给人以明朗新颖之感。
由于这套瓷坯的原料采用“7501”的配料,所以瓷质与“7501"毛主席用瓷一样。整套餐具的设计制作也是经过釉下彩组全体人员的努力,才圆满地完成。《麦浪滚滚》餐具色调淡雅,瓷质白皙莹润,纹样与瓷质相得益彰,极其高雅。我作为项目负责人,主要承担了整套餐具(96头)的设计,以及深图、笃图和绘制,通过釉下彩组的共同合作,用了半年时间完成这项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在1977年该餐具获得景德镇陶瓷评比二等奖。
时代青花临摹手稿
担任“明代青花的研究”科研项目负责人
1981年我们釉下彩组承接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科研项目“明代青花的研究”,我是该项目负责人。为了对明代青花进行大量收集研究,我们先后到全国较大的博物馆参观调查,赴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收集和整理明代青花的资料,记录梳理明代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几个时期的青花。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明代几个代表时期的青花绘制技法、图案特点,以及青花料的特性等。在青花的研究中,我们特别关注明代青花颜料的试制,当代景德镇青花料基本沿袭了清代的青花料特点,因此仿制清代青花倒没有什么难度。而明代青花在中国陶瓷彩绘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颜色特别,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我们选择了成化、宣德两个时期的颜料特点进行专门研制。明代成化年间用的是国产平等青,呈色淡雅,为此出现了明代青花斗彩的装饰形式,以加强艺术效果。宣德青花的料,即“苏麻离青”,是进口的颜料,其含有一定的铁质,因此烧造后与釉结合,产生带有晕染效果的铁质斑,非常有韵味。经过研制,这种颜料被成功地配制出来,我们俗称为“炸”料,青花画面纹样有铁斑点和晕开的特殊效果,像国画中宣纸晕开的艺术特点。
1982年作品青花罐《青花凤纹》
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古为今用,在部陶研所领导的支持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明青花瓷的研究,明代青花瓷的研究工作,大致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对景德镇附近的古窑进行了解,我们前后到了高岭村、瑶里、乐平的梅良镇、湖田、观音阁等地,挖掘了大量的古瓷片,对这些瓷片的装饰风格和技法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把较好的瓷片临摹出来,共临摹了一百多张图稿,归纳成类,装订成册,作为珍贵的参考资料。
第二阶段我们根据挖掘的瓷片推敲,把残缺的碎片画成实物,通过绘制基本掌握了明代青花瓷的描绘技法,有些实物样品基本上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
第三阶段由于对明代青花瓷的装饰形式等方面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我们到北京、南京、上海等博物馆参观临摹,临摹了青花装饰画面五十余幅,青花器皿造型图稿二十几张。
第四阶段运用传统的装饰风格和装饰技法进行创作,绘制实物二百七十余件。
通过一年的明代青花瓷的研究,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明代早、中、晚时期青花瓷不同的艺术特色。
1.明代早期的青花
明代瓷器的工业中心地区是景德镇,明初时期的青花,特别是民窑的产品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形制朴实、画风简率,虽然已经控制了青花料的性能,但只限于技术和经验,制造得不甚完美。这时的青花呈色有一种苍郁沉滞的感觉,稍微接近染料中土靛的颜色,青白釉的釉水很厚,釉色较暗,有自然开片,近足无釉的地方微露丹黄色,朴拙有余而秀丽不足。如景德镇的湖田窑址出土的瓷片,凤穿牡丹、鱼藻等纹样用笔有力,笔势飞舞一气呵成,形神兼备,意趣深厚。我吸收这一手法绘制的几只鹭鸶,系采用浓料不加分水一笔画成,夸张却很简练。这样的技法适合工艺制作,方便生产,达到具有赏用效果的目的。
1982年作品青花瓷坛《一鹭连科》
15世纪20年代宣德时期的青花是中国青花瓷历史上最出色的。这是由于商业资本的发展和海上贸易的发达,郑和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新的航道,从南洋群岛输入了一种叫作“苏麻离青”(又称苏泥勃青、苏泥麻青)的青花料。这种青花料发色明艳,呈色浓艳而不刺激,色性安定,散晕在瓷器的胎釉之间,青翠浓厚,烧制出来后俨然具有水墨画的效果。在描绘技法上,这时期的青花采用国画笔法描线与涂染,画面上表现出的深浅关系是用笔拓出来的,这是宣德及以前的青花绘画技术上的特征,因当时还没有发明运用晕染(分水)法。瓷器常见的装饰纹样有花鸟、云龙、海龙、缠枝牡丹、鱼藻、园景等,并吸收了绫绵织纹和建筑装饰图案,构成了绮丽的装饰纹样,使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形成独特的风格。
1982年作品青花双耳瓶《田园人家》
我吸收了这一时期的风格,画了青花200件大坛《鱼乐图》,把四条不同的鱼生动地刻画出来,并用荷花、水草把画面融为一体,配以一定的边脚图案,使整个器皿较完整地体现出来。又如青花执壶《缠枝牡丹》,用笔流畅,用料有浓淡,呈色浑然而庄重,整体显得丰满而秀丽。
2.明代中期的青花
到了15世纪60年代,即明代中叶成化时期,青花瓷器又产生了新的变化。成化时期青花的青色一般较为淡雅,瓷胎也更加细腻且薄,这时的脱胎瓷器,有所谓“青花纸薄酒盏”之制,这个时期的青花特点是造型轻灵秀巧,画面潇洒流畅,大体上继承了宣德时期的艺术风格。而其划时代的成就是因青料浅淡而想到利用青花绘画的方法创造出了“斗彩”,在绘画技法上从单一的画,发展为用细笔画线,另用大笔分水的晕染法。装饰纹样一般有婀娜的花枝和活泼的婴戏图等,绘制设计时留白较多,用笔细挺,白描画法,在行之有效的地方分水,给人以轻柔、秀俏之感。我绘制的青花斗彩200件梅瓶《牡丹缠枝》就吸收了传统成化青花的装饰手法,具有青花斗彩的装饰特点。
3.明代晚期的青花
到了16世纪20年代,嘉靖、万历时期,明代瓷器工艺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青花瓷器就它的历史来说,达到了繁盛期,开创了世界陶瓷装饰艺术的新纪元。这一时期的青花采用了从西域输入的回青,呈色极好,图案丰富,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良好效果。
1982年作品青花200件大坛《鱼乐图》
我们针对明代青花的各个时期进行研究,在绘制技艺和颜料上花费了很多功夫,尽量在每个工艺的细节上都接近要仿制的效果,因此,我们在青花技法上也提升很快。明代青花研究项目中仿制的青花产品,几乎可以乱真,我们也学习到很多青花技艺,同时吸取明代青花的表现特点,创作了一大批现代风格的青花作品。研究传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创新,是为了今天、是为了将来的开放思路。当时为了广泛征求意见,我们举办了一个展览会,在展出的250件作品中,大部分是吸收传统的手法而创作的画面,所以给人感觉既有传统青花瓷的特点,又别有新意,不显得陈旧呆板,这为探索继承传统青花彩绘装饰走出了一条新路。
1982年嵇锡贵吸收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风格创作的青花200件大坛《鱼乐图》
我们组研究项目完成后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并召开鉴定会。当时有王锡良、张松茂、秦锡麟等一批专家,还有一部分陶瓷工艺的专家参加,并有鉴定意见。他们认为该项目对青花瓷的继承和创新具有指导意义,创作出的作品基本达到历史上原矿物青花料的呈色效果,为景德镇青花瓷的生产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我绘制出的青花作品,如仿元执壶《牡丹图案》、双耳瓶《田园人家》等,1982年参加上海国际古陶瓷会议、全国轻工业部科技成果和新产品展览。由于研究青花项目,我在青花绘制技艺方面收获很大,我的青花绘制技艺被景德镇同行认同,并在业界颇有影响,被公认是青花绘制专家。明代青花的研究后,我还有计划地研究了元代青花和清代青花,摸索出历代青花装饰纹样的特点,并写有论文《历代青花莲纹样的特点》《明代青花的装饰艺术》等多篇文章。我在学校学习的专业就是青花彩绘,得到过当时景德镇著名老艺人的指点,比较熟悉相关的技法。“明代青花的研究”项目,使我在继承传统与创新中收获很多实践经验,深入研究青花艺术与历史文化的背景关系,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