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陈扬龙艺术成就评述——传承技艺 从点到面 稳扎根基






[日期:2015-05-15] 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  作者:王文章 [字体: ]

 

吴寿祺线描写生稿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很重视手艺人,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在湖南醴陵成立后,从民间请来的老艺人成为醴陵釉下彩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吴寿祺等人不仅将他们原有的濒临失传的釉下五彩瓷技艺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还带着学徒一起进行研究探索。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师徒制度的文化传承,师傅的经验会被徒弟记录、整理、运用并流传下来,成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最常见的方式。进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的陈扬龙从家族式传承模式中走出来,直接受益于这种师徒技艺传承培养模式。作为醴陵陶瓷人,陈扬龙对于醴陵瓷业的振兴总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压在肩上,他在进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时就暗下决心:要为陶瓷服务一辈子。早在20世纪60年代,陈扬龙作为下厂技术指导人员,就开始传授技艺,帮助厂方培训技术骨干班子。

历年来对陈扬龙的各种报道和研究

    目前醴陵瓷业的现状是人才奇缺,发展迅速,存在很多滥竽充数之人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从艺人员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以传统模式师傅带徒弟培养的学徒,另一方面是专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学校的培养是由面到点,什么都学,老师也不太熟练工艺,出来的学生门门通,门门松,学得都很浅,还要再回作坊重新学习。而师傅带徒弟的这种教学方式,是由点到面,从实际出发,扎好根基,逐步提升。2006年,陈扬龙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后,他给自己定了两个方向:一出好作品;二出好人才。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08年8月,他拿出自己全部积蓄,成立了陈扬龙陶瓷艺术室,同年获得“省级非遗传承人”称号。艺术室成立5年间,他创作了70余件优秀的艺术作品,研制出上百种釉下色料,调配出精良的泥釉配方,在成型及烧成工艺中有独到的见解,并将“薄施淡染”技艺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且不遗余力、毫无保留地培养了10余位有着扎实工艺基础的学生。2012年文化部授予了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釉下五彩作品《冰梅》瓶 现馆藏于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其培养的学生一般3-6个月可以直接画坯,培养一个相当熟练的彩绘人员两三年就行了,并且都比较扎实。培养一个设计人员要上十年的时间,因为设计人员除了要有熟练的工艺基础,还要有良好的德行修养和美术基础,才能理解如何将绘画与工艺相结合。这一点上,学校出来的学生比较喜欢注重技巧而忽视了工艺的基本功,大多数从形式入手。由于他们不能深入理解工艺,很难用工艺来体现,所以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陈扬龙在传承上十分注重基本功,要求学生“从传统中学,在工艺中练”。釉下五彩是工艺美术,不用工艺来体现,就容易出现像醴陵目前大量“以瓷当纸”的作品,只要能画画就能画瓷。而忽略了颜料、烧成、与材质器型的结合,忽略了传统工艺的使用等等,如此创作出来的作品很难体现陶瓷的整体美,也丧失了地方特色。陈扬龙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晚年他把大多数的时间放在栽培后人,提拔后人,全心全意帮助下一代,做好传承上。目前汤春华、肖明军等部分学生已获得省级陶瓷大师荣誉称号,黄小玲获得国家级大师荣誉称号,很多都成为各厂的骨干力量,醴陵几乎所有的瓷厂都有他的学生,而以学生带学生承传“薄施淡染”技法的方式已至少延续三代了,技法广为流传。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