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窑地处现在的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隋唐时期这里属寿州辖制,故得名。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指出:“寿州瓷黄,茶色紫。”把寿州窑的产品排在越、鼎、婺、岳州窑之后,洪州窑之前。
寿州窑创烧于南朝,兴盛于隋唐时期,晚唐时期开始衰落。早期寿州窑产品以青釉瓷器为主,到了唐代改烧黄釉瓷,唐代中期也兼烧黑釉瓷和绛红瓷。烧制瓷器色泽莹润,胎质细腻纯净,制作也比较规整,美观大方,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当时唐代六大名窑之一。
寿州窑窑址分布图
独树一帜的黄釉瓷
在我国制瓷工业的发展史上,隋代曾一度风行烧造青瓷,可是到了唐代许多瓷窑却争相烧造白瓷,在传统的青瓷受到白瓷新兴大量生产的冲击情况下,寿州窑没有盲目跟风烧造白瓷,而是另辟蹊径,以色彩为突破口,创烧出了一种独特新颖的黄釉瓷。使寿州窑产品赢得了很高的艺术欣赏性与强大的生命力,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唐 寿州窑黄釉执壶
隋唐 寿州窑黄釉葫芦瓶
寿州窑黄釉瓷的烧制并非偶然,它既是继承和发展前代黄釉陶瓷器,又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实现的一种反映。唐代社会稳定、政治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发展,黄色作为瓷器的釉色充满祥和和热烈的气氛,是太平盛世的象征。
唐 寿州窑黄釉乳钉纹瓷豆
唐 寿州窑黄釉褐彩四系罐
寿州窑把原气氛烧制改为氧化焰烧制,烧制出来的瓷胎质厚重,极为坚硬。工匠们在瓷胎上面先施一层瓷衣——一种质地细腻的白色瓷土,称为“化妆土”,再在瓷衣上施釉料,以使其表面光洁,增加器物的美感。黄釉瓷釉色之间又有所区别:有蜡黄、鳝鱼黄、黄绿等,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唐 寿州窑黄釉瓷枕
唐朝茶叶昌盛,饮茶之风盛行。《国史补》曾载:”寿州有霍山之黄芽。”茶产地这一特有的优势,使得寿州窑茶具得到广泛使用,同时也为制瓷工艺的改进提供了社会基础。
寿州窑黄釉瓷作为国唐代陶瓷百花园中异军突起的一朵奇葩,终究还是没逃过走向衰落的命运。唐代晚期以上林湖为代表的瓷业生产已进入了鼎盛状态,制瓷技术也达到了如火纯青的阶段。寿州窑的制瓷水平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资源的匮乏,加上社会的动荡,政治经济的极不稳定,最终迫使寿州窑在风雨飘摇的晚唐停止了脚步。
虽然寿州窑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记忆,但在那个时代“南青北白“的陶瓷世界中留下了一笔独特的色彩,为我国的陶瓷发展史树立了一座承前启后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