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家营瓷窑址位于隆化镇北“大土城子”与鲍家营“小土城子”之间地带。南北长1500米,东西长600米,面积90万平方米,是辽金元时期燕山北麓一处较大规模的民间制瓷窑场。1984年,被隆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窑址是河北省北部仅存的古代瓷窑址,与省保单位下洼子土城子城址有着重要的时代联系,是研究隆化历史的重要文化遗产,是辽金、元时期河北北部面积最大、烧造时间最长、保存较好的一处瓷窑址。
多年来,村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常发现有窖藏瓷器出土。窑具、瓷片等地表分布范围较广,各类器物俯拾皆是。地下遗存保存较好,存有数量较多的窑址和完整器物,垫圈等窑具堆积厚度可达到2米~3米。根据历年征集资料和出土的文物分析,鲍家营瓷窑的烧造年代应为金元时期,窑具有窑柱、支钉、垫圈等,推测装烧方法有覆烧、砂圈叠烧、支钉叠烧、支圈叠烧等多种。瓷器种类有碗、钵、盘、罐、瓶等。胎体质粗含砂,呈灰白、黄白、灰青、灰黄等色。釉色有灰白、灰青、灰黄、酱、黑等色。上釉前多数施化妆土,器物多施双面釉,釉面混浊、光泽度差,有细小开片,碗多有芒,有的有砂圈。纹饰多为釉下彩绘,有花朵、花卉、树叶和动物形象。文字有"风华翡月"、"青风绿口"等。遗物造型特征、纹饰等系元代作风,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窑址地面还可拣到辽金时期的瓷片,较元代为晚的瓷片少见,因而窑场上限可能早到辽、金,下限可能到元代晚期。
过去,该窑址大部分被现代民居覆盖。去年,在“三年大变样”中,隆化县政府已将鲍家营自然村规划为城中村,拟在鲍家营瓷窑址区域内建设回迁楼房。
根据《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规规定,需要开工建设前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经上级文物部门批准,隆化县文物工作者在省、市文物专家的指导下,对鲍家营窑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经过20余天科学、严谨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隆化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已发掘瓷窑5座。特别是1号窑结构基本完整,通风道、火膛、灰室、窑床、烟道、保温墙等保存较好,是研究鲍家营窑的珍贵实物资料。尤其是其地下通风设施的发现,是瓷窑研究的新突破。同时,清理灰坑16处,作坊3处,陶窑1座,出土了大量瓷器、窑具和瓷片。其中保存完整的瓷器、窑具200余件、瓷片数千片。
据悉,初步考古工作证实鲍家营是属于磁州窑系北方重要的民窑之一。此次考古发掘是隆化考古的较大发现,不但丰富了馆藏,而且对鲍家营瓷窑址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