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架支。唐、五代定瓷烧制迄今尚未有覆烧工艺的发现。从北镇(龙泉镇)通天河西部河套所存遗址看,器物均为仰烧,故形成这一时期架支的基本特征和使用功能。历史之使然,这一时期的架支只有围绕仰烧这个主题做文章。
(1)垫片。在早期定瓷生产中,作为一种架支形式出现,为数不少。这种垫片多以粗泥料制成,厚度视所烧器物之大小而分为不同规格。大体参照并结合适用要求,较器物底足略有宽余。一般在50mm—lOOmm之间。这种垫片大致平展而非光洁,均非经过专门模具压制和精工所为。而是装窑时,由陶工们临时把陶泥,置于平台拍打而成。工艺简单,颇具原始性。难怪遗世垫片多为椭圆、长圆、方圆等异样形式,大小也不一致。细察垫片,器物放置部位尚能隐约辨得底足痕迹(见图)。其痕迹有宽有窄,直径也有大有小。时而多有垫片同器物底足粘连现象。从这些粘连的器物底足和留有的釉层呈色分析,均属不同时期的产物。由此而知,这种垫片问世以来,已普遍应用于整个定瓷仰烧时期。
细察垫片,器物放置部位尚能隐约辨得底足痕迹。(私人收藏)
大量的标本迹象表明,这种垫片的使用,并非直接平置于匣钵里,而是事先在匣钵底内撒一层石英砂和匣钵粉(熟匣钵粉),随之将垫片置于其上,再置器物。这样安排,使本来匣钵内的一些疙瘩凹凸不平得到了有效的弥补和处理。在烧结过程中,垫片与器物的收缩还可以借助于石英砂和匣钵粉的自然滑动而顺利完成。石英砂和匣钵粉的粒度,通常在40-60目左右,有时达60-80目。根据分析,在当时这是经过严格筛选的。
三角垫片
(2)三角垫片或称三角垫砖(见图),也是仰烧架支的一种。三角形的稳定作用,在古代生产生活实践中已得到一定认识和应用。依其基本原理运用于定瓷生产工艺中,则是一种工艺同科学的具体结合,是古代劳动者聪明智慧的早期表现。这种三角垫片,借鉴了隋唐以来邢窑的形式设计,使用年代约在唐、五代乃至北宋初期。可以说,它是定瓷仰烧阶段窑具的典型创造,使垫片趋于完美化和物象化的启初。曲阳县定窑遗址文物保管所藏一标本,在一件直径250mm漏斗形匣钵中,底部平置一块三角垫片,上面仰放一只素面黑定碗,直径200mm左右。同普通垫片一样,这种三角垫片其三角形式大致无别,支腿有高有矮,规格则因器而异。器物置于其上,不论盘或碗,瓶或罐有近乎一半成为“悬足”。即器物同三角垫片之附着面积不足60%。实际上,这种三角垫片不但节省原料,使用方便,而功能效果要比普通的垫片超出许多。由于三角垫片的绝大面积集于中间,无疑使整个三角固有质地强度增大,利用率相应提高。
仰烧工艺中三角垫片的叠摞使用方法
三角垫片基本适用于仰烧各种器物。然它的主要功能则是发挥在盘、碗叠摞仰烧工艺中。方法是:在匣钵(宜用平底筒形)底部放置一块三角垫片,装好一件器物(盘或碗),然后再往这件器物里面放置第二块三角垫片,接着放第二件器物,以此方法可叠摞数件器物或更多(见图)。研究三角垫片的形式设计,原则上依所烧器物底足最大直径定为三角垫片的三个支点。装烧时,器物圈足正好与三角垫片的三个支点形成垂直线。当然,古代利用三角垫片,时有大小混用,工艺要求并非规范,难免出现脱足和粘连,而这种三角垫片的功能设计却揭示了工艺同力学的默契统一。它的材质均为粗泥料制成,仅较匣钵料微细,所烧器物亦多为粗胎。在古代,由于科学依据和工艺纪律并不完全约束生产,故一些粗料垫片也常以烧置细瓷制品,原本两种泥料收缩系数各不相同,凑在一起实为勉强。常常因收缩差异而造成器物变形倾倒、瘫歪等弊病,直接于器物成品率构成威胁,更影响着定瓷经济效益的提高。
利用三角垫片烧制器物,在每个成品中,自然给晶莹光洁的内底留下钉痕和渣点,出窑时,器物尚需轻轻敲震才能取下。这种产品毕竟为大宗民用,势不能进人高档次。只是这种三点式工艺的发明与运用却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2.匣钵。宋以前匣钵大都为一次性使用,同架支一样,随着器物烧出而被抛进垃圾。通过对大量的匣钵残片观察,这种匣钵口沿及相互套装部位均刷有釉层(废杂釉),并围有一层至多层泥条,泥条多为匣钵泥料揉成。这样处理,是为了所有窑内匣钵柱体保持稳固,从而达到密封的要求。有时是为了适应个别器物的高度,对匣钵规格进行了有效补充。有部分匣钵由于刷釉不慎,通过泥条缝隙进入匣钵体内,经过人窑烧制,形成匣钵之间或使器物同匣钵之间的严重粘连,遂造成原材物料的极大浪费。
唐、五代期间,器物烧制,匣钵内只撒有匣钵粉、石英砂。(私人收藏)
还有许多迹象昭示:唐、五代期间,器物烧制,匣钵内只撒有匣钵粉、石英砂(见图),不置任何垫片,将器物直接放置在摊平的匣钵粉上。因为这种方法缺乏对所烧物器的任何保证,导致很多器物底足上常粘有匣钵砂粒,在一些匣钵残骸内留有的匣钵粉上也常粘有器物底足碎渣(见图)。
匣钵残骸内留有的匣钵粉上常粘有器物底足碎渣。(私人收藏)
综上所述,这一时期的匣钵形式及其科学利用尚属初级认识阶段,制作设计都有待于完善。从大量匣钵残骸分析,这一时期的匣钵造型薄厚程度、规整要求均无统一标准及规定数据。严格地讲,这一时期的匣钵只是作为整个定窑生产过渡时期的产物,不可能依靠这样的窑具烧出理想的产品。这个时期的匣钵,粗糙笨拙,内壁沟棱交错,疙疙瘩瘩,显然不适应直接放置器物进行烧制。纵有较理想的垫片作为弥补,也难以挽回其注定的失败因素。因为匣钵的规整是器物架支顺利成型的唯一基础。离开这个原则,只能趋向问题的反面。
匣钵相互套接,不论是平底筒形还是漏斗形,均用粗料泥条进行封闭。在烧成过程中,泥条产生收缩并逐渐拉开大小不等的空隙。这样,除外部所刷釉层因溶化时有渗入外,更受窑体内焰火气流冲击,不可避免卷进一些粉尘杂质。尤其是在高温阶段,器物釉面正处于氧化溶解,会严重影响器物釉面光泽及呈色。更有甚者会给器物造成落砂乃至火刺而成为麻面。勘其古遗址,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随着定瓷的逐渐兴旺,匣钵逐步进化。五代后期以来,匣钵形式因器而变,大小高矮各具特征,利用率也由原来的一次性逐步进入多次性。开始由一般性使用向高档完美的功能效果迈进。这个时期的匣钵,最常见的有两种。
漏斗形匣钵
(1)漏斗形匣钵(见图)。这种匣钵口沿一般较厚,约在15mm—20mm之间。从使用功能上讲,厚沿主要在高温下能对匣钵规整起到约束作用。外沿向下有一段垂直宽边约20mm—30mm,顺而收腹向下呈为锥状小平底。壁厚由口沿以下至底部渐次而薄,由宽边向内收腹时有一圈为15mm一20mm宽的斜平面,正好与相互套装的匣钵接洽咬摞。这种匣钵无论是仰烧套装还是两个对扣使用都非常方便。由于设计已事先注意到了所置器物的规格,对匣钵套装器物空间已进行了避让处理,所以,即使套装也自然不会损伤内部器物。
简形匣钵
(2)筒形匣钵(见图)。此种匣钵形如圆筒,直壁乎底。唐、五代以来多为仰烧使用。筒形匣钵,直径因器而定,匣钵壁比漏斗形匣钵略厚,高度为器物装烧要求所需。五代后期,这类匣钵除装烧盘碗以外,也常用来装烧瓶、罐、炉、枕等。同漏斗形匣钵一样,使用时底部常撒些石英砂或匣钵粉,而后放垫片,置器物。总之,这一时期的匣钵形式,工艺较前有所改观,但尚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它为手工轮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规格差异,烧制同一器物的匣钵其各个部位的数据要求也难于苟同,且规格大都较小,形体笨重,钵壁超厚,散热慢,破损率较高。诚然,作为一个时期的匣钵形式和设计功能,当时所烧制品,不论从规格质量和形式殊难超越这个制度。其形制、工艺及使用方法尚有待于进一步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