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瓷器都因烧制而产生其各自的特性,尤其用圆窑(倒焰窑)烧制的定窑白瓷,其呈色是各具特征。有偏白色的、偏青色的、偏黄色的。可是,不知什么时候起,人们认为定瓷是米黄色的,因此便只凭一瓷半器而认定,只有米黄色才是定瓷,并以此作为辨别真假和进行仿制的唯一标准,这实际上是大错特错了。
定瓷究竟是米黄色、青白色、象牙白还是乳白色,是白中泛黄,还是白中泛青很难下个定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原料原因。在古代,原料选择及配方比例完全靠人工,没有精密仪器去化验分析各种原料的成分含量。所以,其烧成色泽,决不会尽同。以古代几百年定窑生产史分析,偏于各种颜色的瓷片都有,且多表现为有因而致。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在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可以作任意猜测,可以说这一窑是定瓷,那一窑不是定瓷。只要明白了一个道理后,我们应当对自已的艺术视觉作合理调整,以减少以讹传讹所造成的仿制过程中不应有的偏见。
2.焰火原因。凡烧窑,焰火很重要,器物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焰火洗礼才会诞生和唤起新的瓷器生命。陶瓷之所以分南青北白,主要是因为南方多烧还原焰,北方多烧氧化焰所致。用同一种原料制成的瓷器,去采用两种不同的烧法,则出现不同呈色效果,原因在于焰火。同是氧化焰或是还原焰烧成,而不同的窑位,不同大小器状的产品,由于温度的差异和器物受火温度的不同,其呈色亦会产生微妙变化。在定窑釉色配方中,有一种黄土(俗称套土)在不同的烧成温度及气氛下会产生不同的呈色,这也是不可轻视的。
3.时期性。定窑原料配方,虽说是按照严格的方法进行操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固有的操作方法方式难免出现谬误。另一方面,从事原料配制人员难免因故有些变动,如果在今天,凭借的是精密的现代化仪器,人员如何变动都无妨。而在过去条件简陋、仪器原始,完全由人工靠经验把握的情况下,谁能保证不会产生些许差异?
4.时令性。陶瓷生产从某种角度认识,属于化学生产。一道烧成工艺,足可变幻着其前每一道工序所付出的工艺形式。时令决定呈色,春瓷秋窑各得其韵。同属一种原料制品,分别去南方与北方烧制,其结果是不会一致的。同样,一年四季的烧成呈色更不可能相同,气候操作着窑体气氛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造成和决定瓷器不同呈色、气韵的原因还很多,甚至有的还未被发现。正如中国古陶瓷专家冯先铭所讲:定瓷是有它多种色泽的。我们称定窑白瓷是米黄色、青白色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不要把这片面的见解作为一利认识观点传授给当代尚未明了定瓷真相的陶工们,以免把定窑真实掩之于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