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当代定窑工艺研究——喷釉产品的泪痕处理






[日期:2014-06-26] 来源:《定窑研究》  作者:陈文增 [字体: ]

    定窑拉坯或注浆中的大件产品,施釉往往难以用于直接浸釉。这种情况下,只好借助于喷枪,进行喷釉。喷釉能使器物产生均匀釉层,与浸釉效果无异。但作为仿古定瓷则很难体现其传统特征。为了实现仿制效果,不得不借助于毛笔蘸釉,按浸釉形式进行局部点釉,以获得泪痕效果。

    而经过烧成熔化,所点泪痕大多存在不住,而于原位置脱落一块,形成露胎或滚釉现象。探其原因是喷釉与点釉二者手法不同,形成效果间产生离异现象。喷釉釉层不论薄厚,一般较虚,于器壁上的附着力较差。在这种釉层上点釉,况且点的釉又往往较厚、较浓,导致底层本来虚而附着力差的喷釉更显得粘结力不够。经过烧成熔化,形成下坠而造成滚釉和露胎,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如何在喷釉产品上点出泪痕效果,必须在喷釉的同时进行点釉。意思是喷釉釉层与点釉层均以湿釉相粘结,这样可使在器壁的附着力相应加强。再一种点釉是在喷釉釉层较厚的情况下进行,点釉浓度适当小些,这样在喷釉半于时进行也无妨。因为,浓度小的点釉釉层是无法影响喷釉较厚釉层的粘结力度的。

    小件盘碗,由于器壁较薄,又无素烧的情况下,需要喷釉,就必须在喷釉同时进行泪痕点抹,并把握浓度和点釉厚度,以避免造成喷点的悬殊比例,使其尽量让喷釉厚些,点釉薄而浓度小些。

    总之,定窑泪痕本不是点出的,它是浸釉操作中的自然形成。喷釉中点釉原本届于一种无可奈何,而点到好处,又不失为一种艺术美和艺术要领。不论从效果和技艺要领上讲,点泪痕比自然泪痕要难得多。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