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当代定窑工艺研究——拉坯器物旋裂及成瓷旋裂分析






[日期:2014-06-24] 来源:《定窑研究》  作者:陈文增 [字体: ]

    拉坯器物,在定窑生产整个过程中,经常出现一旋旋横向断裂,给定窑生产成品率造成直接影响。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旋裂现象。

    定窑器物旋裂的产生一般为施釉时较多见。待器坯缩水到一定程度即进行施釉,问题随之发现。器物施釉后未及剐底即发现了一旋断裂。有时是在施釉刚出釉水就听到了细微的开裂声,细看已裂一旋。有时是在釉后干燥过程中发生。在施釉时并无旋裂迹象,等几小时取坯入窑时发现。据观察,施釉形成器物旋裂一般发生在以上三个时间者为多见。

    素烧旋裂。为解决定窑产品施釉时的旋裂及粉坯等现象发生,我们采取了施釉前预烧办法。预烧亦称素烧,通常为600--700℃,有时出于某种需要也可达到900--1000℃。界限是素烧后的器坯必须具有一定吸水率,能保证釉水吸附能力,在较短时间内能缩水,便于拿取。水抹施釉时,由于经过素烧,使器坯由泥状上升为陶状,质地结构产生了一定强度,施釉不会因器壁原因而发生粉坯、气泡等现象。虽然这些突出问题得到了相应抑制,但素烧过程中仍有少量的旋裂现象。素烧旋裂一般为降温时所致,有时为升温时受火较快或辐射不匀造成。总之,素烧后施釉能有效地抑制旋裂及其他一些问题的发生。

    成瓷旋裂。在器坯施釉、素烧施釉过程中,没有发生旋裂现象,而待烧成之后,又出现了旋裂。更可笑的是,出窑的当时也未裂,而在仓库存放一段时间再取出时又出现了旋裂。前者停火降温时因器壁受外部气流影响而所致,后者是当时出窑外部气流较温和,未对窑体产品温度构成破坏性威胁,在存放期间偶尔受气候变化或受水受潮而再发。

    综上所述,一切旋裂现象及旋裂程度,其根本症结均为拉坯操作时所伏的隐患。其突出表现在对器壁薄厚程度的掌握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虽然经素烧对原器坯直接施釉进行了强度方面的调整,而主要矛盾并未得到解决,以致出现成瓷继续旋裂的现象。这就需要拉坯时务必严格按照器物设计要求去做。在一件器物中,严格把握器物由厚至薄或由薄渐厚的设计规律,使器壁变化有条律性,有科学依据,严禁局部超薄或超厚。这里薄与厚是相对的、矛盾的,因局部超薄则使本来合理的厚度便显得超厚;局部超厚又使本来合乎设计的薄度显得超薄,这正是造成器物旋裂的主要原因。

    拉坯器物设计一般根据规格大小而规定和限制薄厚程度。器壁的薄厚均有严格守则。一般瓶罐类多为底部厚,至口部渐薄;盘碗类多为底部薄,下部厚上部薄。而薄与厚之过渡、之限定均有科学依据,并非随心所欲。

    自宋以来,器物设计就已从原始探索形成科学而规范的设计思维,形成了宋代以至后来遵循参照的模式,这是历经数百年生产实践而获得的艺术真理。古定窑中,施釉一般在器坯缩水后直接进行,迄今尚未发现有索烧遗迹。大概古定窑原料及其制备与今多有差异之故。其泥料可塑性以及致密度、拉力、韧性与新定窑有所不同所致。但主要的应该是设计科学奠定了当年成功的基础。拉坯器物在制作中,要求制作者具有较高艺术思维与娴熟的拉坯技艺,尤其把握图纸所标示的设计要求。因为打开器物,辨认断面,其薄厚差别应是渐次的,绝不允许突变。拉坯过程做到完美规范,给后来的利坯(修坯)过程提供了方便。同样,给施釉、素烧乃至烧成成品率的提高均提供以可靠保证,以最大限度减少和杜绝拉坯器物的旋裂发生。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