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地处燕南赵北,位置显要,自古以来便为“九州咽喉,神京扼要之区”。这里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先民活动;商代,为诸侯方国;战国时,中山武公于此定都;秦时为巨鹿郡,后改属恒山郡;汉代为中山国国都;辖14个县,相袭17代;北魏皇始二年(397年)置安州,天兴三年(400年)改安州为定州,定州由此而得名。自北魏至清,定州曾为行台、府、路、郡、州的治所。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1991年在定州货场发掘了42座商代贵族墓葬,出土了众多精美的青铜器,再现了商代定州的辉煌。1959年--1973年在定州城周围先后发掘了数座汉中山王墓,内有金缕玉衣、麟趾金、玉座屏、龙螭衔环谷纹大玉璧等国宝级文物,有力地说明了中山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1964年在定州城东北发掘了一座北魏塔基,其中石造像、波斯银币、琉璃器等珍贵文物的发现,印证了南北朝时期定州佛教的繁荣,同时也说明中原与波斯等国的交往源远流长。1969年发掘了静志寺塔基地宫和净众院塔基地宫,大量定瓷及金、银器等文物的出土,展示了宋代定州各行各业制作工艺的高超程度。
古老的定州,不仅地下文物丰富,地上文物也足以骄人,市内现有汉中山王墓、宋代开元寺塔、清代贡院3处国保单位,唐代文庙、元代大道观等21处省保单位。还有54处市保单位。
为了展示定州的历史文化风采,1959年成立了定州市博物馆,馆址在清代文庙院内,馆舍古朴典雅,环境幽静怡人。经过多年的发掘和收集,博物馆现有藏品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一、二、三级文物600余件,为目前国内藏品最丰富的县级博物馆之一。馆内精品主要以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两座北宋塔基地宫出土的文物和零散收集的定瓷精品及南北朝至唐初的精美石造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