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6日中国古窑万里行(第十九季)正式启程。活动将途经杭州、龙泉、德化、潮州、佛山、建阳、景德镇等产瓷区,与当地部分著名陶艺大咖进行交流,遍寻当代美瓷,并对沿途省市的几十个古窑遗址进行探寻考察,全程约一万公里,历时约三十二天。期间部分活动将进行视频直播,欢迎各位朋友关注! |
有一种美,叫青瓷。
它冰清玉洁,又楚楚动人,伴随着中华文明静静流淌了几千年,经久不衰。而其中的越窑青瓷,尤其光彩夺目。
出生在龙泉的孙迈华,18岁开始在国营瓷厂当学徒,在成型、烧窑、机修及陶瓷设计等多个岗位上学习工作过。他参与开发设计的青瓷作品多次被国家和中外收藏家收藏,产品远销海内外。1996年,他在浙江龙泉创办了龙泉市华兴青瓷有限公司,并很快占据了行业领军地位,当年就创出同行业中年产值最高、规模最大的佳绩。
事业蒸蒸日上的孙迈华,却在2001年8月告别故乡龙泉来到了慈溪。“很舍不得,但是为了保护、传承上林湖越窑青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失传千年的上林湖青瓷生产工艺,我不会后悔。”孙迈华说,龙泉的瓷工是南宋从慈溪过去的,现在他从龙泉来到慈溪,看到当时新出版的《越窑青瓷史》,他似乎看到了希望。
上林湖是越窑的中心,瓷土与釉土肯定是采自上林湖边的山头。上林湖的土和古代越窑的瓷土一样,富含铁质,黏性大,无法用吸铁石吸附。为了试土,孙迈华用线一次次切割泥块,手工扣出土中铁质。
那时,孙迈华经常没日没夜骑着自行车找遍了上林湖畔的山头。终于,孙迈华烧出了古越瓷烟灰色的瓷土,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釉土。古越窑润泽的色彩,釉土是关键。一天傍晚,因为错过班车,坐在站台正准备回家的孙迈华,看到对面有个种了毛竹的山头的土质不错,于是冲过去看个仔细。他把滋润细腻的泥土带回去一烧,没想到烧出来的颜色恰到好处。他终于找到了越窑的釉土。
古代越窑早期瓷中还有原始瓷的痕迹,那就是混入草木灰来降低熔点。孙迈华找来各种树草试灰,樟树的灰、松树的灰、狼衣草的灰,甚至动物的骨灰、稻糠灰……满脸灰土中,孙迈华找到了合适的草木灰。
东汉、三国、两晋、唐、五代、北宋……按一个个朝代,孙迈华终于烧制出每个朝代传统的器形,还为杭州钱王祠博物馆、舟山博物馆成功制作了文物复制品。
越窑青瓷是“母亲瓷”,从东汉兴起,衰落于南宋,“活”了近千年。其青碧透亮的釉色影响了后世的审美,巅峰时期的秘色瓷更为它镀上一层传奇色彩。但是有一天,她忽然消失了,成了一个千古之谜,只剩下上林湖畔那一地的碎片……
恢复秘色瓷成为孙迈华的又一梦想。他认为能够保留到法门寺的地宫说明秘色瓷是贡品,作为经典的作品一定是很讲究的。器形有法门寺出土的作品可以参照,主要的难题是原材料和烧制工艺。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孙迈华琢磨出来,秘色瓷的釉很薄如同纸,色彩却均匀清亮,且覆盖得很好。古代越窑与龙泉窑等不一样,瓷胚是不经素烧而直接施釉烧成的,所以瓷土中的物质可以与釉产生反应,生成色彩。瓷土的调制对釉色成型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泥土一定要经过多次淘洗,磨到一定细腻才能达到要求;工艺打磨要求更加精益求精;最后要放到密闭匣钵里去慢慢地还原烧,釉质才会更加柔和。
孙迈华说,陶艺就是一种指尖的艺术,也是一种融合金木水火土历练的时光的艺术。制作瓷器时,淘洗、压坯、修坯、刻洗、上釉等一直到最后烧成,全凭手工者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十多道简简繁繁的步骤缺一不可,精工细作,极需耐心。每一步骤都要一气呵成,一不留神就会功亏一篑。
终于在2011年,他烧制成功了7件无论是烧制工艺、器形还是釉色,都极为接近越窑青瓷巅峰之作的“秘色瓷”。同年,越窑青瓷烧制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孙迈华“中国历史名窑恢复与发展贡献奖”。去年,孙迈华荣获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这是行业内的最高荣誉。据了解,评选要经过材料选送、实际操作、作品展示三个环节,尤其是实际操作考核要求参选者按照命题进行构思,在固定的场所和监考官的监督下,独立完成作品。
为了将越窑青瓷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在孙迈华的影响下,如今,儿子孙威和儿媳谭静也爱上了“化泥为玉”的制瓷艺术。看着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内敛的孙迈华虽然内心欣慰,却极少当面表扬孩子。在上林湖畔寂寞的试验窑炉前,孙迈华父子烧出了诸多的全国奖项作品,目前孙威也成了省级艺术大师。
孙迈华希望上林湖国家级非遗基地能继续弘扬“母亲瓷”的传承和创新,让越窑青瓷从遗址走向产业。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