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十二】对钧瓷恢复以来重要事件的回顾






[日期:2012-01-30] 来源:《中国钧窑考》  作者:苗锡锦 [字体: ]

4 三代匠师历尽艰辛,使失传已久的钧窑再度走向辉煌
因钧瓷失传已久,开始恢复时既无文字资料作参考,又无经验可借鉴,只能一切从零开始,再加之神垕道路崎岖,信息闭塞,运输全靠肩挑人背,烧窑鼓风全靠手拉风箱,其条件之艰苦,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可就在如此十分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第一代匠师卢振太、卢天福、卢天恩、卢天增、贾军、郗五寅、宋吉成、王月等,创烧出雨过天晴釉,后又创烧出“抹红”、“飞红”、“大火蓝加彩”等工艺,为后世钧瓷的恢复和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作用。为了使钧窑工艺后继有人,他们又培养了一批高徒,主要有卢光同(音)、卢光华、卢光东、卢光文、王凤喜、郗杰、裴喜娃、杨书信、温朝、温修等。卢光华更是卢氏匠师中的佼佼者,他钧窑技术全面,技艺超群,在禹县县立职业学校建立陶瓷科,直至迁往神垕改名为陶瓷职业学校的十余年间,卢光华一直任该校陶瓷技师,利用讲坛传授钧瓷技术,培养出不少优秀学子,这在禹州历史上尚属首例。不幸的是,1955年钧瓷恢复正需要专业人士教授技艺之时,他与世长辞,令人十分惋惜。卢光东出身钧瓷世家,其先辈自清末以来,为恢复钧瓷历尽艰辛,矢志不渝,成效显著,他自幼即跟父辈学习烧制钧瓷。钧窑恢复时期,他虽已年近花甲,却兢兢业业,奋斗了几十个春秋,为钧瓷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1984年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中,他的遗作“虎头瓶”得到好评。卢光东生前曾荣任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后补监事委员、河南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出席过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并参加主席团,受到朱德委员长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在钧瓷获国家“金杯奖”时,钧瓷一厂授予他“功绩永存”的镜匾,后由家属保存。

钧瓷于清光绪年间,开始恢复试烧,到1955年的数十年间,匠师们虽千方百计反复试烧,但对钧釉成色的技术难关尚未突破,正如热心钧瓷事业,并为恢复钧瓷作出过贡献的清代禹州知州曹广权所感叹过“钧瓷奥妙更无人知晓,召来诸匠选试,仅得天青一色”。以后的很长时间,钧瓷釉色仍在天青和豆绿色中徘徊。1955年后,钧瓷艺人虽献出绝技,但大量生产只能用氧化焰烧出“大火蓝”或用“鸡窝窑”一窑一件烧制,成品率和生产量都极低。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1958年,国家投资建立钧瓷试验厂,任坚任技术副厂长,河南省工业厅派高级工程师李志伊(任坚的老师)来神垕进行技术指导。任坚出身陶瓷世家,毕业于神垕陶瓷职业学校,是该校校长李志伊的得意门生,毕业后留校,后又考入郑州高级工业学校化工科深造。在陶瓷职业学校期间,曾师从卢光华学习钧瓷技术,是神垕地区从事钧窑理论研究最早,唯一一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经国家正式命名的陶瓷工程师。任坚在解放前因对钙釉的发明和应用,对神垕的陶瓷事业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在神垕有口皆碑。古代祖先系用还原焰烧制钧瓷,并且烧制技艺非常娴熟,然自清末恢复钧瓷生产以来,因窑变技术失传已久,除“炉钧”外,烧制钧瓷皆沿用神垕烧日用瓷半倒焰窑烧氧化焰的烧法。任坚根据还原焰窑炉结构设计的原理和钧瓷窑变的烧成条件,设计出一立方米、两立方米、六立方米直至二十立方米的窑炉,经多年实践,以五、六立方米烧还原焰最为适宜,被钧瓷厂家普遍采用。任坚把毕生的精力献身于陶瓷和钧瓷事业,虽身处逆境(政治运动中屡遭迫害)而矢志不渝,为钧陶瓷事业付出很多辛劳,做出了贡献。
王喜娃又名王凤喜,也是已故钧瓷匠师中的佼佼者。他德高望重,技艺超群,对钧瓷配釉、烧成,拉坯样样精通。尤其是手拉坯方面身怀绝技,在他年逾花甲时仍坚持坐轮拉坯,是神垕地区有名的“拉坯状元”。他的作品,做工精致,颇具神韵,耐人寻味,历来为收藏家所珍视。1931年,他的一件1米高的钧瓷花瓶运往洛阳途中碰碎,用粘合剂粘在一起,仍以2500银元的高价卖给美国人。经考证,清末和民国初年除钧兴瓷业公司外,民间钧瓷艺人的作品底部盖有个人印章者,只王凤喜一人。据此可见,他对作品创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对社会负责、对世人负责的高尚品质。
这一代匠师不但传承了钧瓷技艺,而且他们德艺双馨,甘于奉献,不计名利。钧窑之所以能有今日的辉煌是和这一代老艺术家无私奉献,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密不可分的。为了使祖国钧瓷艺术后继有人,老一代匠师们言传身教,耳提面命,不但授人以渔,而且教会徒弟做人的道理,又带出了一批高素质艺徒(详见《钧瓷志》艺人名录和科技人员名录)。这些人也早已成为恢复和发展钧窑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他们有过硬的技术、实干的精神、不计名利的高贵品质,对祖先流传下来的技艺本着“法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精神,在继承中有创新,有发展,其中有的已被国家授名钧瓷大师,有的虽没得到职称,言他们为名符其实的钧窑大师也实不为过。在他们的培养教育和带动下,新一代的钧瓷匠师又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必将继承先人意志,把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更加发扬光大。
      5 揭示钧窑的奥秘
    禹州陶瓷业历史悠久,陶瓷匠师经验丰富。但当地由于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不高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钧瓷窑变技艺不能从物理化学变化的科学理论上去探索和寻找规律,没有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过去海内外陶瓷专家、学者多从钧窑的历史和艺术风格方面进行过一些研究,但对钧胎、釉的本质内涵则研究甚少。20世纪70年代以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山东硅酸盐研究设计院、河南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以及其他国内专家、学者都曾对钧瓷胎釉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科学研究和探讨,对钧瓷的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