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谈古论今话神垕
据《禹州志》记载:“州西南六十里,乱山中有镇曰神垕,有土焉,可陶为瓷。”经多年来的考证,人们都认为:神垕这个地名老祖先起得很好,既有文化内涵,又有深奥的哲理,可谓“天人合一”,名副其实。传说,这个名字源于《周易》,来自“五行”。《唐六典》中记有“神垕”乃十二月神之一,因它属水,神垕窑多火盛,用它命名,达到水火平衡,“水火既济,大器乃成”。神垕的后世子孙,遵循先人意愿,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陶瓷生产。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创烧出举世无双的窑变钧红釉,从而使这一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镇声震瓷林,享誉海内外。因此,神垕镇于2003年9月、2005年12月先后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钧瓷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神垕镇是我们的故乡,“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故乡。神垕镇获此殊荣,为这个历史文化名镇赋予了深刻内涵和无穷魅力,我们自然感到由衷地高兴和自豪。神垕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神垕镇璀璨的历史文化闪耀着迷人的光彩。如今,钧瓷文化这朵艺术奇葩,更为古镇增添了迷人的光环。怀古思今,感慨万千。现不揣浅陋,把古镇的变化情况作如下简述。
(1)刘山崔嵬钟灵秀 驺水回环育英贤
读刘禹锡《陋室铭》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时,总会联想到神垕镇。这个镇的镇区,原来地处群山环抱、狭窄的小盆地里,面积只有7平方公里,后又管辖周边14个行政村,总面积达到49.18平方公里,总人口达44000人。大刘山(据史书记载,因汉高祖入关道经其下得名)是镇内最大最高的山,山体海拔704.5米;驺虞河(因明代永乐年间周王棣向永乐皇帝献驺虞而得名)又称肖河,是镇区内唯一的一条河流,环绕西寨、东寨穿境而过,境内流程约7公里。大刘山、驺虞河比之国内名山大川犹如平丘细流。但是,对境内居民来说大刘山却是一座宝库,古时山上森林茂密,山内煤炭、陶土藏量丰富,且容易开采。山体由沙页岩构成,这些岩石是房屋建筑和粉碎加工陶瓷原料做石碾、石滚、石磨最好的石料。山中水资源丰富,驺虞河即发源于此,潺潺流水长年不断,现因炉渣淤积,成为下降泉。大刘山和驺虞河为神垕发展陶瓷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原料和水利资源。
据考证,神垕窑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所居之民很早就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依山傍水建立窑场,从事陶冶。瓷区内秦、汉时期的釉陶和灰陶也不断出土。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陶瓷匠师掌握了熟练的陶瓷技艺,经过潜心研究,于唐代即能成功地创烧出“唐代花瓷”,经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测试和古陶瓷专家确认唐代花瓷釉“是世界陶瓷史上有实物佐证的第一个分相乳光釉”,陶瓷史学界称之谓“唐钧”,也被认为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伟大创举,并载入具有最高权威的陶瓷专著——《中国陶瓷史》内。
至北宋,神垕的陶瓷匠师,又在唐代花瓷的基础上,石破天惊,创烧出窑变铜红釉,震撼了神州大地,响遍了五洲四海。它的出现,为中国陶瓷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科学文化内涵,给人们带来了极其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享受,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它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震撼力,它一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为文人雅士、皇宫贵族所推崇,很快跻身宋代“五大名窑”行列之中,被世界陶瓷界誉为“釉中之冠”,成为“御用珍品”、“国之瑰宝”,给禹州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福祉和荣耀。从此,原来“僻处遐远,名不登于图志”的小山镇因钧瓷之盛名而“播于天下矣”。
到了金、元时期,钧窑技术传播全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金朝末年,蒙金壬辰之战使钧窑遭受战火的重大破坏。至明代,神垕瓷业再度复兴,民间日用瓷种,得到长足的发展和繁盛。除供应本省外,还远销安徽和陕西、甘肃、湖北、山东、河北的部分地区。据《神垕真武庙碑》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年)耕读陶冶者千有余家”。官府还在神垕设督瓷贡委官,负责陶瓷专管和纳贡事宜。当时神垕镇瓷业之盛况概可想见矣。
至清代,神垕镇瓷业更加辉煌,除本地经营陶瓷者日益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外,还吸引外地商人来神垕建厂经营陶瓷,特别是晋商不断增加,如仁和义、裕兴公、义泰长、东合成、西合成等较大的商号,他们大部分资金雄厚,管理有方,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好,均在神垕享有盛誉,为神垕陶瓷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日进斗金钱”的民谣已成为神垕镇陶瓷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一业兴旺,百业繁荣。神垕陶瓷业的发展,相应地也促进了农业、商业、宗教业、餐饮业以及其它事业的发展,成为全国有名的瓷区之一,也是禹州西部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名门望族、富商大贾逐渐增多。如神垕镇“魁盛号王家”、“西寨苗家”、“西寨刘家”、“西寨祁家”、“东寨温家”、“东寨张家”、“北寨王家”、“东寨任家”、“霍家”等,皆为神垕镇之名门望族,在当地享有盛名,有的还为神垕镇做了不少善事。如:“魁盛号王家”,“由明至清,同居十四世,共爨而食者180余口,一堂和睦,秩序井然”。他们还乐善好施,于“光绪丁丑(即光绪三年1877年)大饥,施粟200余石”,赈济灾民;东大街张家因待人宽厚而闻名,大门上曾悬挂着“百忍堂”匾额。张氏后人张鑫斓,为振兴神垕文风,邀集同仁在凤翅山兴建“奎星楼”;东大街的任氏家族,对传承神垕陶瓷技术曾作出过重要贡献。清同治六年,任志修曾编著《瓷器构造备要》(即十五论)一书,较全面、详尽地记述了陶瓷制作技术,这是神垕镇民间第一部陶瓷技术专业书籍。
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神垕镇很早就建有孔庙,还有义学。明代及清代中期以前,文风日盛。据不完全统计,神垕镇区内明、清两代考取举人4名,考中拔贡、生员、秀才者约40余人。神垕镇苗家明代就有4人中举,并都出任知县。如神垕苗氏7世祖苗有秩,明万历己酉科举人,曾出任安徽省徽州府徽商云集文豪辈出的绩溪县知县。北寨王氏家族的王耀,官至布政司。据说北寨的寨墙由王家一家兴建,可见王家财力之雄厚。东大街温氏家族的温官生,于清代任巡河道,魁盛号王家的王定邦,身材健壮,弓马娴熟,经巡抚保举入京,补任千总之职。
神垕镇在过去不但涌现了不少文人、武吏,同时在陶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造就了很多陶瓷名匠,每个工种都有过不少名师、能手显现。唐、宋时期神垕的陶瓷匠师,在设备十分简陋,测试手段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利用当地原料,在地下挖个土质窑,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分相乳光釉。没有娴熟的技巧和皓首穷经的探索精神是无法完成的。可惜这批匠师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可以说都是无名英雄,但是,镇内所建“钧魂”塑像是一个永恒的标志,将永远为后人所铭记。他们的功绩,他们的精神和情怀,将与世共存。
钧瓷于清朝末年开始恢复,因钧瓷已失传数百年,既无文字资料可参考,又无经验可借鉴,只能在一张白纸上做文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直摸了几十年,可谓苦心孤诣,费尽心思。如卢氏、王月、王凤喜父子、祁五寅、祁杰父子等,都为钧瓷做出过重要贡献,并成为一代名师,蜚声瓷坛。日用瓷行业的技术名匠,更是英才辈出。如陶瓷行业的主要工种——制坯工,已故的赵群、王彦、裴麦囤、王金、苗钧、徐钟灵等均为神垕瓷区公认的拉坯名匠,他们技艺超群,做得好,做得快,作品神韵非凡,耐人寻味。苗钧曾应邀到香港作拉坯表演,受到好评。拉坯名匠杨玉忠,于1986年到美国达拉斯市作古陶瓷手拉坯技术表演共204天,观众达万人之多,国外友人称赞他娴熟的拉坯技术像变魔术一样。神垕镇是河南的主要瓷区,技术力量雄厚,解放前后,河南的几个瓷区如焦作、罗山、郑州、宜阳、巩县、洛阳等瓷区的恢复或新建瓷厂,以及开封官窑、临汝汝窑的恢复,都有神垕镇的匠师参与或帮助。
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宗教事业的发展。据统计,在这个山区小镇里,竟建有各种寺、庙、观、堂等72座,规模较大的有:崇音寺、灵泉寺、白虎庙、窑神庙、祖师庙、中岳庙、泰山庙、关爷庙、文庙、高祖庙、长春观、二郎堂等,这些寺庙建造质量也极高。特别是白虎庙(建于明永乐二年),据史料记载,系周王棣之世子奉敕所建,庙在大刘山之阳,早废,只留一碑,现存窑神庙内。神垕镇至今还流传着“建起白虎庙9缸银子18窖”的传说,意为投资多,庙的规模大。西寨和东寨的连接处建有驺虞桥(又名大桥),可能与庙同时所建。该桥气势恢宏,是过去神垕镇物资交流的主要场所。窑神庙,据史书记载,始建无考,元朝延佑年间重修,后重修者屡屡,特别是清光绪23年陶工和商户用六年时间重修后,庙貌焕然一新,巍峨壮观,给神垕镇增添了一大景观。传说建筑学家梁思成曾亲自来该庙考察、拍照,并将山门的全景印发在他主编的建筑杂志上。以上寺庙除白虎庙外,其余均由窑工、窑主、居民捐资兴建,当时神垕经济实力之雄厚,由此可知。
陶瓷业的发展壮大,必然带动餐饮业的发展。神垕镇的“上坡口”,是有史以来的一条食品小街。工作之余,不少人偕同友人来这里或饮酒,或品尝小吃。有几种传统民间小吃,如回锅羊肉、牛肉汤、羊肉杂烩,价廉味美。特别是神垕上坡口的烧饼(俗称火烧)最受人们欢迎,而且经久不衰,因陶工忙于上班干活,饿了就到上坡口买个烧饼,再夹上点牛肉,走着吃着,吃饭、上班两不误,省钱、方便又实惠。神垕的烧饼,和别的地方的相比,风味独特。追根寻源,烧饼味美源于钧陶瓷。因神垕的烧饼,系用烧钧陶瓷的煤渣烧烤。煤经高温燃烧,有害物质基本排除,没有煤烟和异味,再加之祖先传留下的特殊制做工艺和烧烤方法,出炉的烧饼,颜色金黄,外脆内软,香气四溢,令人不觉胃口大开,垂涎欲滴,再夹入又香又烂的牛肉更是美味可口。来神垕的客人吃完还要带上几个,回家与家人共享。
神垕镇的文艺活动,古时也开展得很活跃。神垕陶工,很早就捐资建豫剧戏班,工人起名为“一把泥”,陶工用加班干活赚的工资供给戏班经费。还建有露天剧场,长年演出。陶工们工作之余,观赏戏曲,以解除疲劳。如有庙会或节日,以工种为单位,再请外地剧团演出,大的庙会,如端阳节、仲秋节、农历六月二十日(窑神生日),大戏连台,有时竟达八台之多。十里八乡赶会的村民纷纷到会,小镇热闹非凡。神垕的铜器社,独具特色,以居民社区为单位组建,社头由大家选举,每逢节日或大的庆祝活动铜器社全部出动,镇内的街道上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响彻云霄。还有竹马、旱船、高跷、狮舞、戏曲等,全镇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都沉浸在娱悦的气氛中,尽情地享受,尽情地演奏,尽情地歌唱和跳跃。当兴致达到高潮时,往往通宵达旦,彻夜不眠。
(2)物华盛世钧艺兴 古镇百业再逢春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神垕古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方式和生产环境得到了巨大改善,使陶瓷工人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神垕镇古老的陶瓷生产的方式,一直延续了千余年,直到解放初期,还维持原状没有得到改变。陶瓷工人一直在矮小、黑暗、封闭式的小作坊里操作。制坯工人为了养家糊口多赚工钱,经常起早贪黑,在油灯下劳作,由家里送“罐饭”,有的孩子长到几岁还很少和父亲见面。过去没有练泥机,每个作坊每天所用数百斤重的泥料和釉料全由工人手工杀(练)揉,还要把数百件水坯施釉翻晒或烘烤。特别是到了冬季,坯子要用大火烧烤,两三立方米大的炉子每天要烧200多斤煤,全由制坯工人掺和,为了省煤和保温,作坊均不开窗,燃烧的有害气体,多被工人吸入体内,老工人多患有气管炎等职业病,癌症发病率也比较高;包窑工(负责原材料供给的工种)每天要把近万斤重的原材料,经过加工后再肩挑人抬运入各个作坊(一般一个窑有8—10个作坊);装窑工,要把三四千个十几斤重的匣钵和数万件的碗坯,装入六七米高的老式窑炉内,并要求装得匀称、垂直、牢固。劳动强度大,技术性强,稍有不慎或失误,就会发生倒窑和伤亡事故,造成巨大损失;守窑工人(负责运送煤和煤渣)劳动强度最大,每窑次要烧几万斤煤,每窑只有一个守窑工,把煤从库内一担担地运到窑门口,又要把煤渣从两米多深的炉渣坑内一担一担地运出来,累得弯腰驼背,五劳七伤;烧窑工人,要在1000多度的高温窑炉前操作,把几万斤煤一锨一锨添入窑内,并要几天几夜连续作业,直至烧成。出窑工要冒七八百度高温进窑内出窑。出窑要穿棉袍子,头发、眉毛烧焦是常见的现象,皮肤都烧成红色,开窑工人开窑时常无奈地说:“我的肉可以凉拌了。”开窑工出窑时,还要把产品一担一担地运入几华里远的仓库内。解放前,窑工工资较低,平时尚能养家糊口,一遇大的灾荒有的卖儿卖女,有的饿死街头。1955年后,神垕几个主要厂家率先着手改革生产方式,首先是“扔掉轮棍”,将手拉坯的手工搅轮改为机轮生产,其它工序也实现了半机械化、机械化,原料加工由畜力改为机械化生产,窑炉由过去又高又大又笨的倒焰窑改为隧道窑、推板窑;作坊由又矮、又暗的小作坊改为高大宽敞明亮的厂房。
扩大就业是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神垕自解放以来,失业者很少,不但男劳力没有失业者,妇女劳力,甚至半劳动力也都有活儿可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几个较大的瓷厂(国营瓷厂、一厂、二厂)因企业改制而停产后,大批工人面临下岗失业的局面,已离退休的可以拿到离退休金,没退休的,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兴起,匠师们都被争相聘请,技术工人也基本全部就业。现在,神垕劳力(包括妇女劳力)非常紧缺。过去劳动力主要来自周边的乡镇。近几年来,因神垕镇的陶瓷生产发展迅速,劳动力需要量也随之大增,附近乡镇的人员已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厂家不得不到外省招收农民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神垕外地民工已达到数千人之多(包括煤矿),陶瓷业的繁荣不但扩大了就业,而且带动服务业的发展。陶瓷业兴盛也惠及了周边的县、市和乡镇。如汝州、南阳、南召、鲁山、郏县等地有的靠供应原材料,有的靠修建房屋,有的靠贩卖瓷器等,不但养家糊口,而且还发家致富,走上了小康之路。特别是郏县和附近的乡镇,凭借神垕镇的陶瓷品牌和生产技术,发展陶瓷和运输服务等相关产业,增加了收入走上了致富之路。
交通状况的改善大大促进了神垕经济的繁荣。人们常说“要致富,修公路”。神垕过去虽经济发达,但交通比较落后。过去只有一条通往禹县城的土路,产品输出全靠人力推车,运往襄县三里沟,装船水运到漯河等地。土路不但崎岖难行,特别是神垕进出口的要道“大坡”是一条一公里长,坡度很陡的险要路段。单人上坡要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如负重上坡更是举步维艰。因道路险要,运瓷器的牛车时常在此发生事故,造成车翻人亡。因缺乏交通工具,1958年以前,神垕镇到县城,往返都要步行,日久天长,神垕镇人把禹州的行程路线编了一个行路歌:“下去大坡清岗涧,过去翟村灵锦寨,楼上后边西高村贾湾,到了朱屯吃个馍,一歇走到涧头河,涧头河停一停,一气走到禹州城。”从这个行路歌中,即可看出神垕至禹州当时的交通状况,这个行路歌可能源自清代,因为禹州是清代的建制,民国时期改为禹县。1959年和2005年国家先后投巨资修了两条公路,亘古险径变通途。当前,神垕交通可谓四通八达,风雨无阻,为神垕镇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镇内街道过去皆为土路,而且都很狭窄,最宽的东大街,即现在老街,也只能通牛车,其他的只能通马帮,而且“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如逢雨雪天,泥泞难行,瘦弱的马帮驮着数百斤重载,常滑倒在泥窝里,赶马帮的人为了多赚几个钱再背上几十斤重的原料,淋得全身湿淋淋的,其惨状实感可怜。现在镇内街道都进行了硬化和加宽,大小车辆畅通无阻,商场、店铺一家连着一家。马帮已成为历史,为现代化运输工具所代替,但马帮对发展陶瓷所作的贡献,特别是劳苦大众世世代代为供给陶瓷原料付出的辛劳,我们要永志不忘,在过去上千年的陶瓷发展史上有他们的一份功劳,应载入史册。
建国后,特别是1979年以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人们的创造力也得到空前提高。曾经遭受厄运的钧瓷,又回到绚丽的春天。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增加,钧瓷国际市场日渐扩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也为钧都的兴盛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继1984年钧瓷获国家最高殊荣——金杯奖后,又在国内和国外多次举办的展销和评比以及各种学术研讨会等大型活动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钧瓷名震寰宇,誉满全球,成为国家政要、国际会议、党政机关以及民间节日往来、乔迁之喜、开业、庆典、新婚等最名贵、最厚重、最高雅、最时尚的礼品,可谓盛况空前,如日中天,出现了继宋、金、元历史辉煌之后的再度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