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汗透纸背 锋刃留痕






[日期:2012-01-29] 来源:《张明文刻瓷艺术》   作者:张明文 [字体: ]

    一切艺术都是精神和物质(材料)的结合,刻瓷艺术有广阔的天地,不论是中国的传统绘画,还是由外国传人中国的素描、油画等均有用武之地,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和人物的面部形神,都可以用千变万化的刀法表现出来。但切忌不能依样画葫芦。因此,一个合格的工艺美术工作者,不仅要有绘画素养和文学修养,而且还要敢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敢于看到别人扎实的造型功底,敢于看到别人深厚的笔墨历练,不断创新,才有自身生命力,才有社会价值!

    中国画讲求笔墨、气韵、空灵,西洋画则讲究点、线、面,黑、白、灰。就技法而论,两者各有所长,都有借鉴的必要。传统的刻瓷技法略显单调,用线刻表现出虚实层次关系,艺术上大有可取之处;用西画素描中以点组线、以线组面的规律,就等于在瓷面上刻素描画,虽然比较容易把握形象的准确与逼真,但一是对瓷面的破坏面积太大,有损于瓷面的固有美,加色后使人沉闷的透不过气来;二是艺术效果太刻板、太机械,不生动也不可取。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

    几十年来,一直想探索出一条比较成熟的路子和新的表现方法,即如何融中国绘画和西洋绘画的理念于刻瓷艺术。笔者首先作了水墨画的尝试,刻制了一个题为青铁铸干,墨玉琢花的圆盘,用扁凿(镌刻法)大刀阔斧地刻出了树干,强调了运笔回锋的笔触,夸张了在宣纸上作画时水分托着墨迹向外扩散的趣味;用天然钻石刀(钻刻法)刻出花瓣,可使稚嫩的花朵与苍劲的树干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以花蕊为点,敷以不太强烈的赭石色作过渡。其效果既有笔墨淋漓的情趣,又有浓郁的金石韵味,更不失点线面的层次关系。从而初步摸索出一点求新的经验。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刻瓷艺术作品《青铁铸干,墨玉琢花》圆盘

    1981年,在西欧艺术展览中心为德国画家格拉夫刻像时,笔者则运用线描造型和素描淡彩相结合的方法,中西兼顾,刀法间架,讲究传神生动,重点突出了人物特殊的眼神,此作现藏于西欧艺术展览中心。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刻瓷艺术作品格拉夫刻像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