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时间没有被记忆所风化。
刻瓷这门手艺经过几番游历之后,慢慢向淄博这方沃土走近。
1973年冬天,我在工余时间刻了一件“蓝釉金梅花”瓷瓶自娱玩赏,后来被前来参观的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翟荫塘先生慧眼选作出国礼品,定制300件。未曾料,这件不起眼的刻瓷“蓝釉金梅花”小瓶,竞成为淄博刻瓷艺术史上的引子。
为了尽快完成这批礼品,派我和青年女工刘瑞云去青岛工美所参观学习七天,领教于石可、郑惠民先生。回厂后组成三人刻瓷组。工作青黄杂糅,像马拉松般到了1978年7月8日,山东淄博瓷厂正式成立刻瓷专业组,由我任组长做技术指导,承接外交礼品的设计制作。全组每年为厂方创收10万元纯利润,参加国内外重大活动中屡获金奖、银奖;由我设计的“山川”牌刻瓷商标(经工商注册)及作品,经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审定,连续5年荣获银质奖章。
1981年,华国锋同志参观刻瓷组,交谈“发展我国工艺美术事业”;1983年,刘海粟先生与刻瓷人员座谈,提出“刻瓷要建立档案……嘉庆、道光年间的瓷器不可取,繁琐……”并题写“岭上红梅得古春,高寒出手气无伦”的词句!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书画家高启云先生,先后5次到刻瓷组指导工作。1988年8月11日,是先生谢世前22天的日子,在转给我的惠函中书写“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墨宝,信中一直关心着淄博的刻瓷艺术,先生生前曾预言:将来山东刻瓷的发展,非淄博莫属!先生功不可没!
书画家高启云给张明文大师的惠函中书写“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墨宝
1982年年底,原刻瓷组撤销,我任刻瓷艺术研究室主任。
随着淄博陶瓷业的发展和工艺美术创作的繁荣,特别是人民物质生活与审美意识的改观,刻瓷艺术以她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其他兄妹艺术同步闯进了欧美艺术殿堂,走进了寻常百姓之家。
为了规范刻瓷艺术标准,升华刻瓷艺术理念,让刻瓷工作人员从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步入创作型新型人才队伍,1989年10月,轻工部颁发聘书,由我撰写《全国陶瓷行业刻瓷工技术等级标准》(简称国标)。
全国陶瓷行业国标中共有17个工种:原料制备工、机压成型工、注浆成型工、手工成型工、烧成工、彩瓷工、手工彩绘工、雕塑雕刻堆雕工、石膏模型工、制匣钵工、金水制备工、颜料工、陶瓷棉制作工、陶瓷装出窑工、瓷用花纸制版工、瓷用花纸印刷工、刻瓷工。唯刻瓷艺术是在淄博新兴的工种。1990年11月8日完成初稿。1991年6月19日在江苏宜兴召开“关于修订轻工陶瓷行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审稿会议”。自此,《全国陶瓷行业刻瓷工技术等级标准》在全国试行至今。
同年,《张明文刻瓷艺术》由中外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馈赠驻外文化参赞、使节。
2003年8月30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发文(【2003】33号),同意成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刻瓷文化研究会,张明文任会长。
并祝愿陶瓷刻瓷艺术界精诚团结,为共同繁荣发展中国的陶瓷文化与艺术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位园艺家说:“大树不生于脊土。”艺术的传承、兴衰造就了一段历史,而历史中的人物又在这片沃土上创造着明天的美好。为此,《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署名文章“淄博刻瓷,由衰到兴”。
从1981年6月始,笔者先后在前西德、美国、新加坡、瑞士、中国香港等地举办了刻瓷艺术展览,与各国艺术界人士作了较广泛的交流,从中了解到中国刻瓷艺术在国际上所产生的影响。本文着重对刻瓷艺术如何从单纯的陶瓷装饰附丽下剥离出来,传承未来,使之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形式,广泛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