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6、北宋 汝窑火照插饼
中国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2000年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窑址出土
高3.3公分 长14公分宽11.2公分
呈长方形饼状,其上挖有插槽计两排十一个。火照为宋代窑址所常见,而火照插饼则为以往陶瓷考古所罕见。汝窑址出土的火照插饼有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三种,饼面插槽一般在十个左右。
火照又称「试片」,是用来测定窑内温度的。汝窑的火照是利用碗坯改造的,呈上平下尖状,下部尖端插入火照插饼的插槽内,火照插饼置放於窑床前端靠近窑门处,以便在观火孔里所以看到。火照上端有圆孔,当窑工测定窑内温度时用长钩伸入观火孔,将火照从火照插饼上钩出。每烧一窑要验火照数次,每验一次,就钩出一个火照。火照都上半截施釉,只能使用一次。
在宋代的其他窑址,火照是插入放满砂粒的匣钵内。从汝窑址出土的火照插饼看,汝窑窑工每烧一窑需验火照达十余次,掌握窑炉停火的时间恰到好处。汝窑瓷器的天青釉色纯正,应于熟练使用火照及火照插饼有关。
图47、北宋 汝窑匣钵
中国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2000年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窑址出土
汝窑址出土的匣钵大致呈漏斗形和直筒形两种,又分作大小多种型号。与其他宋代窑址不同的是,这里的匣钵表面抹有一层耐火泥,可能是用於密封匣钵介面和保持匣钵内的温度。
匣钵,亦称匣,陶瓷制品焙烧的辅助用品。隋代湘阴窑已经使用。以耐火材料制成,形状随制品而稍有不同。其作用为防止制品与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提高装窑密度,使制品互相隔离,不致粘结。匣钵要求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和导热性能,并且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耐火度及高温强度。
图48、北宋 汝窑窑具
中国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2000年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窑址出土
一组四件,分别为垫饼、垫圈和柱状垫具。
汝窑窑具除匣钵外,还有垫饼、垫圈和柱状垫具等,均用耐火材料制成。垫饼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饼面上有支钉,另一种饼面上无支钉。有支钉的为支烧,无支钉的为垫烧。支烧者又有厚薄之别,较厚的垫饼火候不高,饼面上的支钉往往脱落,仅遗有3或5个支钉痕。薄质垫饼工艺精、火候高、质地硬,饼面上的支钉一般不会脱落。
垫圈同样也分为带支钉和不带支钉两种。带支钉垫圈工艺讲究,有直接在圈面上手捏间距相等三或五个支钉,也有支钉是另外加上的,不带支钉者则用泥条盘成,制作简单粗糙。还有一种椭圆形垫圈,发现极少,圈面上仅残存一个支钉,就形制而言,应是烧制椭圆形水仙盆的专用垫圈。(孙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