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巧夺天工” 的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日期:2013-07-08]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暨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欣赏

    云锦是我国传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提花丝织锦缎之一,它因绚烂多姿,宛若天上的云霞而得名。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是公认的东方瑰宝中华一绝,也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南京云锦织造(也称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是使用蚕丝线、孔雀羽线等珍贵材料,在构造复杂的织机上织造精美华贵、灿若云霞之面料或织物的手工技艺,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东晋末年,南京出现了专门生产织锦的斗场锦署;元、明、清三朝都在南京设有官办织局,负责专供朝廷的云锦织造。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有百余道工序,是严密的工艺体系。工匠们掌握着许多织造秘技,如桃花结本,即按古老的结绳记事方法,编成想当于电脑软件的织造程序花本;如通经断纬,即在保持经线完整性前提下,将纬线由不定数的彩绒拼接而成。挖花盘织也是一种绝技,工匠凭之可在纬向同一梭道内配织几十种颜色的彩纬,织出逐花异色的面料,其精巧细腻、变化灵活的程度为电脑编程的现代机织所不及。这种技艺还可以在同一幅匹料上织出平纹、斜纹、缎纹等不同的地组织。度身定织是云锦织造最为独特的技艺,专门用以织造龙袍。它根据皇帝的身材,通过巧妙的设计,将专属图案和各个部位精准安排后,织成整幅匹料。裁缝只需按照匹料上预先织好的裁剪线缝制即可。大花楼织机灵巧实用,其环形循环花本尤为独特。织造时,机楼上拽花工提升经线,相当于在敲电脑键盘,楼下织造面相当于荧屏,织手根据提起的经线,妆金敷彩。两个人默契配合,一天只能织5厘米左右,故有寸锦寸金之说。

    2006年,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金文作品《真金孔雀羽大团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金文

    金文,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1973年开始从事云锦创作及古代丝织工艺研究,在中国织锦研究和创作方面造诣颇深,创造出了一系列古织锦复制方面的辉煌成果和大量的现代织锦,参与主持了多个中国织锦研究项目,成果卓著。金文云锦,有多幅被作为国礼赠予外国首脑和国际友人,有多幅被国内外博物馆以及个人收藏,名声显赫,屡获大奖。

    现为中国惟一国家级云锦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中国古丝绸研究复制及鉴赏专家,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东华大学和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江苏汉唐织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吉祥九龙》(局部)  作者:郭俊

工艺美术大师郭俊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双喜作品《织金寿字龙云肩通袖龙栏妆花缎衬褶袍》 

    织金衬褶袍出土于万历帝棺内。该仿品巧妙运用了同类色的深浅晕色技法和大量使用金钱,织金衬褶袍造型生动,线条舒展流畅、图案壮美、结构严谨、富丽辉煌。

《万寿中华》作者:周双喜 郭俊

    《万寿中华》为建国60周年献礼作品,整幅图案由56只鸟与龙船构成,象征56个民族团结在祖国大家庭之中。采用植物染色桑蚕丝、孔雀羽线、片真金钱、捻真金线等名贵材料手工织成。作品构思一年零五个月时间,制作耗时三个月,制作技艺上保留了所有传统技法的同时,在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织品的幅宽由传统的70余公分增加到现在的150公分,该种技法同时解决了云锦龙袍制作中拼接不齐的问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双喜

    周双喜,1955年7月出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73年参加工作,师从建国前云锦织造老艺人。1978年开始参加定陵博物馆复制任务,其中满地妆花不露地的明万历黄帝龙袍料的复制做得最有特色。2005年起,再次担任南京云锦研究所北京定陵及故宫博物院丝织文物复制项目负责人,发掘整理出一批非常有价值的丝织工艺技术,其中不乏业已失传的品种,填补了我国丝织工艺的空白。      (编辑:木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云锦织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