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务窑三彩菩萨像 辽 (916-1125年)北京龙泉务窑遗址出土
辽、金、元三朝是北京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承期,其政治地位由隋唐时期统一政权下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划依次上升为封建割据政权下的陪都——辽南京、独立政权中的正式都城——金中都,最终成为整个封建帝国的中心——元大都。这种政治形势的转变同时也推动、促进了北京地区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开始逐步上升为全国性的文化中心。辽、金、元三朝,均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封建政权,出于统治需要和宗教需求,他们对佛教采取了积极扶植的政策,从而使佛教信仰广泛地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之中,可以说上到皇室贵戚,下至士庶百姓,信徒遍布,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佛教信仰的深入和势力的壮大,伴随而来的是佛教文化的全面兴盛。“城邑繁富之地,山林爽垲之所,鲜不建于塔庙,兴于佛像”,可见,兴造佛像是当时颇为重要的一项佛教事业,在社会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并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龙泉务窑三彩菩萨像 辽 北京门头沟区博物馆藏
陶瓷类佛像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吴晋时期墓葬中出土的钱树底座和魂瓶(谷仓罐)上的贴塑,而这种佛像尚未独立发展,严格地讲只能算作明器上的附属装饰品,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局限于丧葬习俗的范畴之中。宋、辽时期,铜资源严重匮乏,随着与官方统治者和僧侣集团主导的各类大型佛教造像渐趋衰落,陶瓷类佛像凭借着体积小型化、材料适宜于制作各种形态、成品所特有的质地、色泽等方面的艺术美感以及便于大量生产等优势,开始作为单独的佛教造像艺术门类,开辟出一个自身独立发展的空间。全国各地的很多窑场都可以烧造出类型丰富、釉色各异的陶瓷类佛像,并流通南北。这一时期陶瓷类佛像的兴起,已超出了单纯的宗教领域,而是更多地与民间的信仰、艺术、商品流通等联系在一起。它可以根据人们的不同要求,及时、便捷地进入到家庭、寺庙、墓葬等不同的空间之中,从而产生了更为充分地精神慰籍和愉悦,进而增强对佛教的神圣感和神秘感。
龙泉务窑三彩菩萨像 辽 北京龙泉务窑遗址出土
一、辽代陶瓷佛像
位于门头沟区的龙泉务窑是辽境内仅次于缸瓦窑的第二大窑场,也是目前北京地区考古发掘最为充分、文化面貌最为清楚的窑址。龙泉务窑以烧制辽代白瓷、三彩器为主,其产品至少在辽南京范围内广泛流通。在遗址中发现了几尊陶瓷造像。琉璃釉三彩菩萨像(图1)一尊,通高32厘米,菩萨头戴花蔓冠,大耳下垂,面容慈祥,双目微张平视前方,眉间有毫,隆鼻,宝缯飘曳,颈饰璎珞,袒露胸腹,下身着大裙,结跏趺坐,左小臂侧前平伸,右小臂上举,两手均从腕部残断。该菩萨像以施绿釉、黄釉为主。另一尊也为三彩菩萨像,通高51厘米,菩萨头梳发髻,面部残缺,外穿双肩式袈裟,内着僧支,胸前佩戴璎珞,下着大裙,结跏趺坐,右小臂上举,手微握,左小臂侧平伸,手微曲。这两尊菩萨像胎质白细而坚实,釉色明亮光润,造型生动,是辽代三彩器物中的精品。还发现彩绘佛像(图2)一尊,通高79厘米,卷发螺髻,双耳下垂,面部丰满,神态庄严,双目微启下视,身着偏衫式袈裟,上面涂朱红色。前胸袒露,左手施说法印,略有残缺,右臂残断。结跏趺坐,下面为莲花宝座。莲花座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四重莲瓣,下部为八角形,分三层呈台阶状向上内收,最低层边缘饰一周覆莲纹,其余两层边缘饰连珠纹。此外,还有白瓷佛像一尊,下半部残缺,坐姿,面容不清,双耳下垂,身穿袈裟,衣纹褶皱流畅自然,素背光。白胎致密,釉色白中闪青,残高4.5厘米。
以上的几件辽代佛像的造型特点为,肉髻较平缓,在螺发与肉髻之间嵌有一髻珠,符合于唐末五代以来佛像的发展趋势。面相肥瘦适中,方中带圆,坐像的上半身偏长,胸部宽厚,给人以庄严雄壮之感,则表现出一定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气质。莲座为束腰大仰莲式,莲瓣饱满舒展,莲座的下部为三层台阶式,是宋辽时期最为流行和常见的样式。
二、金代陶瓷佛像
在丰台区瓦窑村的一座金代砖塔塔基中,出土了大量随葬器物,包括影青加彩荷叶盖罐、龙泉窑菊瓣钵、龟鹤铜灯台、铜壶、铜鼎等。此外,还有一件青白釉观音像(图3),为跏趺端坐式,头顶罩有连衣风帽,覆盖全身,衣裳边缘施影青色釉。高发髻,上戴宝珠冠,正中有一尊小化佛。观音面部方中带圆,双目微张,眉间刺白毫,直鼻小口,面容丰腴,神态慈祥。前胸袒露,佩戴有璎珞,璎珞上饰朱彩、贴金。造型庄重,制作精细。这件青白釉观音像的制作技艺和形象与上海博物馆藏的南宋青白瓷观音像、浙江衢州市南宋史绳祖夫妇合葬墓中出土的瓷塑观音像风格颇为相近,表现出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器的特点。
三、元代陶瓷佛像
在昌平区发现了两件龙泉窑青釉佛教造像。一件为释迦牟尼佛坐像(图4),其头顶为螺形高肉髻,双耳硕大下垂,面部为近似圆形,神态祥和宁静。上身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前胸袒露,上有“卍”字纹装饰,下身着僧裙,双手结禅定印。佛结跏趺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宝座的边缘为卷曲的莲瓣。莲花座下承以束腰六边形基座,上层印各种花卉纹,束腰部分为卷草纹,下层饰垂云纹。胎体坚实,施釉厚重。佛像的面部、前胸和双手未施釉,即用瓷胎的赭褐色表现出肌肤的颜色。通高25.4厘米。另一件是骑观音菩萨像(图5),头戴高耸的花冠,两侧下垂至双肩。双目微闭,口略张开,面容宁静严肃,身披袈裟,前胸袒露,佩戴璎珞。下身穿着纱裙,纱裙的上缘为花边形,下面有三条珠连璎珞垂带。双手结禅定印。观音菩萨像结跏趺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莲瓣卷曲。莲花座之下为一站立的,头向上仰起,双耳耷垂,二目圆睁,方口大张,露出齿舌,四足外撇,粗壮有力。胎体坚实,施釉浓厚,菩萨的面部、前胸、双手和的双目、舌齿、足底部未施釉,呈赭褐色。
景德镇窑青白釉观音菩萨像(图6)一件,出土于西城区的定阜大街。菩萨头戴宝冠,正中为一盛开的莲花,前额露出细密整齐的发丝,双耳下垂。面部丰满,似带笑容,双目微睁,眉间有毫,高直鼻。上身穿袈裟,前胸袒露,下身着长裙,胸前和衣裙上饰连珠璎珞。左臂下垂放于身侧,左手半掩于衣袖内。左腿弯曲下垂,脚踏地面,右腿支起,右臂放于右膝上,右手腕上戴钏。造型整体端庄大方,并通过繁缛的装饰衬托出菩萨的雍容华贵。胎质洁白细腻,通体施釉,釉色白中泛青,制作精细,体现出景德镇窑高超的瓷塑水平。这件佛像的造型、装饰与江西高安宋代墓葬、山东茌平元代窖藏中出土的瓷塑观音像非常接近,在北京毛家湾瓷片坑中也有相似的残片出土,应是宋、元时期观音像的流行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