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论民窑瓷器的发展规律和贡献






[日期:2012-01-1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民窑发展要以社会经济状况为依托。民窑的生产活动是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形势好,社会安定,商业流通好,就能收回资金扩大再生产,社会风气中的某些嗜好如饮茶、斗茶、饮酒风气也在各阶层广泛兴起,对瓷器生活用具提出了更多更高水平的要求,民窑生产由此得到相当好的发展,所以民窑生产带有很强的商品性质。这个变化在窑址调查中看得很清楚,一个窑系开始的时候窑场主选择的地点最注意的是瓷土原料,例如北宋时期的龙泉窑,规模大,就在有瓷土的矿场附近建窑,但大多数窑场还是就地销售产品。因为这个时期浙江东北部靠海很近,越窑青瓷还在大规模生产,艺术水平很高,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而当时龙泉青瓷工艺不够成熟,在封建商品经济中还不重要。在浙江以外地区发现北宋龙泉青瓷很少,在海外各国几乎没有出土。由此可以看出龙窑修建围绕瓷土而定。南宋时期,城市发展,市民经济活跃,饮茶斗茶饮酒风气更盛,各地经济交流加强,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等因素的促进之下,龙泉青瓷商品意识明显增强,生产提高也很快,考古调查发现窑场建立比较注意交通,一些重要窑址靠近大路或溪流旁边,和主要运输水道瓯江联系密切。很清楚窑场主已经把选择原料和交通运输放在同等重要地位,龙泉青瓷生产进入很活跃的时期,青瓷的质地、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如薄胎厚釉,有美玉一般质感的粉青、月白、梅子青、翠青、虾青、蟹壳青、鹅皮黄、灰青釉等不同档次的产品大量生产出来,改变了龙泉青瓷创业初期那种一览无余单调的玻璃质釉。品种也极大丰富,有日常用的器具、陈设艺术瓷、文房用具、侍神用具、医药用具,鸟食罐、仿上古三代的青铜器和玉器造型以及专供某些地区需要的外销瓷等。在元代,海上贸易即陶瓷之路空前发展,龙泉青瓷生产数量猛增,考古调查中发现的窑址高出宋代三至四倍。从窑址情况分析,有规模较大的作坊,但大量的是单家独户生产的小作坊,有的小到只有一条窑,一块小平地搭建一个简陋工棚,粉碎练泥等活动主要在露天进行,也有规模相当大,工艺水平很高的作坊。元代龙泉青瓷有白胎、铁骨胎、厚釉如美玉的高档艺术瓷,而大多数是供庶民百姓使用的民用粗瓷,这些民用粗瓷水平也在提高。其他一些地区,如景德镇的青白瓷、福建德化窑的白瓷、青白瓷,同安窑的划花篦纹青瓷,广东西村窑、潮州窑的瓷器情况基本是一样的。作为大的在社会有广泛影响的民窑瓷系,它们的发展必须有:第一,经济必达的商业城镇作为它生产瓷器的集散地。第二,有便利的水陆交通线作为运输和销售的网络。这样,作坊主和制瓷工匠才会千方百计开拓生产领域,提高工艺技术,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要。在四川、甘肃等地,考古工作者也发现一些有相当水平的瓷窑遗址,由于不具备以上条件,经营规模不大,技术提高不快,生产越来越小,最终没有发展起来。相比之下元明清时期的官窑瓷器只对皇帝和宫延负责,脱离社会,往往随当时王朝的兴旺,统治者的提倡、追求,财政拨款充足而发展,也随王朝的衰败而凋落。

2、活泼新颖的艺术品味

民窑瓷器的发展过程中,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浓郁的地方风情。民窑的地理分布宽广,长江以南、黄河流域的北方、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可以分出不同的窑系,产品有浓郁的地方特点。这些来源于民间的工匠就在当地生活学艺,一般不大四处流动,因此对当地制瓷原料的本质特点民众用瓷的情趣很了解,掌握的是当地的工艺传统。他们最知道作出怎样的瓷器才能有人买,符合市场销路。各地区的原料品质、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信仰都不相同。这些因素造成各地瓷窑体系形成浓郁的地方风情,例如唐代浙江的越窑青瓷,河北的邢窑白瓷,河南巩县窑的唐三彩釉陶和白瓷、黑瓷、湖南长沙窑的釉下褐绿彩,安徽淮南地区的寿州窑,四川的邛窑等。宋人的磁州窑、龙泉窑、耀州窑、临汝窑、景德镇窑、德化窑、建窑、定窑、钧窑等窑区域性的特点特别明显。

第二,粗料细作。就原料的开采情况来看,有的窑场能开采到精细优质的原料,如景德镇的湖田窑,福建的德化窑等。大多数民窑就地取材,开采的原料不会很精细。但工匠通过顽强的劳动,粗料细作,生产出美观实用的作品,不但好用,而且能美化生活。宋金元时期北方最大的民窑磁州窑,用当地的大青土(即北方坩子的一种)作原料,它能学习定窑生产出一些细白瓷,但大多数是粗瓷,有白瓷、黑瓷、酱釉瓷和低温釉陶,广泛施化妆土,以划花、刻花、剔花、釉上彩绘、釉下彩绘、绿斑、褐斑、黑釉酱斑、白釉划花、黑釉划花、酱油彩划花、珍珠地划花、绿釉釉下黑彩、雕塑等技法,创造了许多纯朴、生活气息浓郁的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有用精细如绣花针一样的工具线刻花纹;有在白釉层剔掉;有的一直剔到露出粗糙的胎面,使带釉的花纹部分和胎体色调形成强烈的反差;有的剔到露出洁白化壮土层,使主题花纹格外醒目,真是“以物写心,不为物障”。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