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台北故宫馆藏十大国宝






[日期:2011-05-13]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人们常说,中国有两座故宫,一座在北京,一座在台北。它们一脉相承,共同向世人展示着博大深厚的中华文明。台北故宫收藏着65万件艺术珍品,稀世无价,集四方之精粹,各方面水平空前绝后。从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到中国历代名家字画;从商周的铜器,到世上最精美罕见的瓷器,这批文物占了全中国文物精华相当大的比重。具有无可比拟且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凝聚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宗教、艺术和民族思想最闪光的部分。

 台北故宫馆藏十大国宝

第一.西周 〔毛公鼎〕(铭文字数最多,造型古拙)
第二.西周 〔散氏盘〕(铭文字数多,铜质特佳)
第三.颜真卿 〔祭侄文稿〕(颜真卿真迹,天下排行第一或第二行书)
第四.苏轼 〔黄州寒食帖〕(苏轼代表作,后有黄庭坚跋,可与王羲之兰亭及颜真卿祭侄并列三大行书)
第五.五代 赵干 〔江行初雪图〕(五代名家绘画真迹,李后主题字)
第六.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范宽真迹,有东方蒙娜丽莎美誉,台北故宫镇馆之宝)
第七.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代表作)
第八.北宋 汝窑 〔天青无纹水仙盆〕(汝窑无纹片的唯一传世杰作,造型优美)
第九.北宋 汝窑 〔莲花氏碗〕(汝窑另一代表作)
第十.清朝 〔翠玉白菜〕(一般人眼中的玉之第一名品,知名度最高)

西周 〔毛公鼎〕 

  这件西周的毛公鼎通高53.8厘米,清道光年间于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毛公鼎系于清代末叶道光28年(公元1814年)前后,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毛公鼎出土后,经多次转手秘藏,抗战期间,险为日本军方所夺,抗战胜利,民间献鼎归公,现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并展示。铭文中有阳文网格线,是西周中晚期制铭的习惯,因此除了史料的价值外,毛公鼎在中国古文字学与书法艺术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毛公鼎内的铭文

    毛公鼎是中国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庙祭器。它的内壁铸有五百个字的长铭,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大意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又令毛公族人担任禁卫军,保护王室,最后颁赠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由内容推测,毛公鼎应铸于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时,其铭文是可凌驾于〔尚书〕的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也因此毛公鼎可称是举世的瑰宝重器。

                                                                                            西周 〔散氏盘〕 

    散氏盘高:20.6公分 腹深:9.8公分 口径:54.6公分 底径:41.4公分 重:21312 g 铭文:19行 357字 早在商朝中期,青铜器上便已出现铭文,比甲骨文的时代还早。但是在西周之后,在铜器上铸刻铭文的风气才大大风行,举凡祭祀、战争、赏赐等大事,甚至是契约,都被纪录在青铜器上。散氏盘在康熙年间出土,嘉庆年间被进贡上京,作为庆贺嘉庆皇帝寿辰的贺礼,从此成为皇室收藏。盘上的铭文共 357 字,记载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约。位于今日陕西宝鸡凤翔一带的散国,被西北方的国侵占了土地,两国议和,戡定国界, 国割地赔偿,过程与合约均铸在盘上,作为证明。散氏盘造形与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的风格,文字线条宛转灵动,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