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位于浙闽边境,这里群山耸峙,溪水纵横,风光秀丽,四季分明。早在三国两晋时,龙泉劳动人民就利用当地瓷土丰富、燃料充足、水质纯净的优越自然条件开始烧制青瓷。至北宋早期,随着制作工艺的成熟,龙泉瓷业已初具规模,其产品以烧制民间用瓷为主,也有部分上等瓷器被征为贡品。这个时期龙泉青瓷的特点是釉色以淡青为主,胎壁薄而坚硬,质地细腻。至北宋中晚期,由于越窑和瓯窑衰落,龙泉窑一枝独秀,在技术上有了提高。随着龙泉至温州水上交通的开发,龙泉窑沿大溪从南区向东区延伸,逐渐成为我国南方青瓷生产的重要基地。
南宋是龙泉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因金兵入侵,宋室南渡建都临安(今杭州),南宋政权为解决财政困难,鼓励外贸,龙泉窑因而得到迅速发展,烧制出来的梅子青、粉青釉等可谓精美绝伦。当时窑场多达260多处,遍布县境南区和东区沿溪一带,仅小梅镇大窑村周围就有窑场50多处。当时,在这一带的琉华山下,有章姓兄弟两人,各主一窑,专门制瓷。兄所烧之瓷紫口铁足,釉裂成纹,世人称为“哥窑”,并在宋代的“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中占据一席之地。弟所烧之瓷则釉色似玉,青翠晶润,称为“弟窑”,又叫龙泉窑,并有“青瓷之花”的美誉。
到了元代,龙泉窑生产规模继续扩大,品种增多,器形增大。龙泉青瓷外销量大幅度增加,成为我国制瓷业出口基地。通过海运,龙泉青瓷大量进入日本、菲律宾、印尼、泰国、印度、斯里兰卡、朝鲜及东非各国,形成一条海上“瓷器之路”。1976年韩国新安海底沉船打捞出的1万多件瓷器中,龙泉元代青瓷就占一半以上,足以证明当时龙泉青瓷外销量之大。国际著名陶瓷学家、日本的三上次男博士在《陶瓷之路》一书中写道:“这条漫长的‘陶瓷之路’,实际上就是中国陶瓷、特别是龙泉青瓷开拓出来的。”明代,龙泉窑形制端正,釉厚色青,不少大型瓷品仍为国内外艺术家收藏。但因明王朝实行海禁,青瓷外销量锐减,大窑一带的瓷窑纷纷关闭,一些窑场改烧民间通用青瓷,其造型、烧制都不如以前精致。至清初,窑场所剩无几,盛极几个朝代的龙泉青瓷终于凋零。
新中国成立后,濒临绝迹的龙泉窑得到了新生。5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就指示要恢复龙泉青瓷生产。1956年,轻工业部发出《关于恢复历史名窑的决定》。1959年成立了“浙江省龙泉青瓷恢复委员会”,并拨专款作为研制经费,终于使失传700年的哥窑和失传300年的弟窑得以恢复。至1961年,龙泉青瓷开始恢复生产,并以崭新姿态重放光彩。改革开放以来,龙泉青瓷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在工艺上进行革新,使千年名窑洋溢着时代气息。1976年龙泉青瓷研究所成立后,研制开发了一批国家级产品,并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其产品畅销全球。
1998年10月13日国家邮政局发行这套《中国陶瓷—龙泉窑》特种邮票,选取北宋、南宋、元、明时期的青斗瓷珍品4件,以代表龙泉窑瓷器发展的四个阶段,反映了它的全貌。
【北宋·五管瓶】系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浙江龙泉市查田镇墩头村,现藏于龙泉市博物馆。瓶高39.5cm,口径8.2cm,足径9.5cm。此瓶呈淡青色,晶莹光洁,直口、园肩、深腹,肩缘安装荷茎状的五管,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瓶盖为三层结构:上层为出水荷叶状,荷叶中央为花蕾形盖纽;中层为复莲,蒂部成莲池,池四周布4只小鸭戏水,其中两只嘴衔小鱼,另两只作觅食之态;下层为双重浮雕莲瓣,瓣面下垂,瓣脊凸起。此瓶整体结构造型生动,雕刻精细,逗人喜爱,从中可见北宋中晚期龙泉青瓷造型已较完美。
【南宋·凤耳瓶】 系国宝级文物,1983年从浙江松阳县出土,现藏于松阳县博物馆。瓶高26.5cm,口径10.3cm,足径l0cm。此瓶浅盘口,简形长颈,颈两侧装凤耳,施豆青色釉,造型典雅大方,不落俗套。其最大特点是釉色青翠如玉,光泽柔和,非一般釉色可比,为龙泉青瓷之稀有珍品。
【元·葫芦瓶】 系国家一级文物,1984年3月在浙江青田县百货公司窑藏出土,现藏于青田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瓶高30cm,口径4.4cm,足径7.5cm。该瓶由两截粘合而成,其形为上小下大的束腰式葫芦,造型新颖别致,既端庄又不失滋润,下腹部釉面有开片,外底有两层修饰,圈足无釉,呈朱红色。
【明·刻花三果执壶】系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壶高33cm,口径8.3cm。执壶为盛酒用具。瓯江流域农家向来有冬时酿酒榨糖习俗,冬时天寒,冷酒难入口,将加热后的黄酒置入壶内斟酌,可起保温作用。此壶施豆青釉,造型匀称美观,秀丽的长流(壶嘴)配以园滑的曲柄,既有对称的美感,又从整体上给人以动态的变化。流与壶颈以云形横片相连,壶身刻花装饰,颈部刻蕉叶纹,腹部两面刻枇杷果。枇杷果为明永乐、宣德青花瓷的常用图案,寓意为多子多福、吉祥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