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清咸丰三年至十年,太平军先后六次来恩德镇,来得最多的一次是咸丰七年的十月,有数万太平环驻镇。太平军每次抵镇,都为民众大办好事,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情厚谊。太平军离去后,每年的中秋佳节,镇民们都要用渣饼(一种瓷质垫饼)友各处砌起一座座“太平窑”通宵达旦燃烧,以此来表达对太平本的无限思念。这一习俗,—直沿至建国后。1990年l0月,举办“首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时,全市共燃烧了22座“太平窑”。
在景德镇,还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清代,镇上的—些瓷业资本家对工人非常苛刻,工人一连几个月都吃不上一餐猪肉。瓷工蒋知四为了给工人群众争福利,领着工人罢工,要求资本家改善伙食。资本家便暗中买通官府,将知四捉人衙门,威逼利诱,要知四通知工人复工。知四坚贞不屈,终被官府杀害。知四之死,更加激起瓷工的愤怒,群起抗争,最后终于获胜,资本家答应每月给每个工人吃三餐肉,每l0天一餐,每次4两(为今2.5两)。瓷工们为了纪念知四,便把这次争来的福利定名为“知四肉”。每次食用之前,均须先将烧好的冈块放于晒架上,烧香礼拜,祭祀“知四”。祭祀完毕,方可食之。
清后半期,虽然景德镇的瓷业日见萧条,但在瓷坛上却仍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下面提到的,仅为他们中的几位代表。
朱琰 字桐川,别号签宁,海盐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中进士,先任直隶富平知县,后任江西巡抚幕僚。朱氏在江西任职时,对制瓷历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写出了我国的第一部陶瓷史一《陶说》。全书分说今、说古、说明、说器上、说器中、说器下六卷。该书对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朱琰除著有《陶说》外,还著有《金华诗录》、《明人诗钞》、《词林合壁》等等。
寂园,清代人。著有《陶雅》—书,该书对陶瓷的起源,古代瓷器的胎质、釉色、装饰以及陶瓷销售情况均作了记述,特别是对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所产器物的记述更为详细。这部书对研究中国制瓷历史,特别是研究清代制瓷状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陈国治 安微省祁门县人,清道光、咸丰问的雕瓷名匠。陈氏善在瓷板、文具等半成品上雕以龙、马,并在画面上施以各种色釉,烧成后极是好看。《说瓷》一书云,清道光至光绪期间,“雕瓷之巧者,有陈国治、王炳荣诸人,作品精细中饶有画意。”
王炳荣 清同治、光绪间的雕瓷名匠,尤善雕山水、人物之类。
王廷佑 字少维。安徽省泾县人,清同治、光绪间的绘瓷名家。王氏善浅纬彩给,作品多以人物、动物为题材。
金品卿 安微省黟县人,清光绪时的绘瓷名家,金氏善浅绛彩绘,作品多以人物为题材,其代表作有《渔樵闲话》等。
李裕元 清代末期的雕瓷名匠。李氏擅长雕反瓷。所谓反瓷,就是制好后不上釉便直接人窑焙烧的一种瓷器。李裕元所作的反瓷虽不上釉,但施以彩。古籍称:“若反瓷而姻脂水彩者,成为罕见之宝”。《说瓷》一书云,当年所产的这种反瓷“多属李裕元所作”。
李之衡 清东民初的诗人、饰瓷名家。李氏对陶瓷颜色釉装饰很有研究,当年他配制出的祭红釉为全镇祭红釉瓷器中的佼佼者。
鄢儒珍 清末民初的制瓷名匠,其制作的瓷器胎质纯白,纹饰精美。
民国时期,上层腐败、外敌侵略,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往这种情势下,景德镇的陶瓷生产继续下滑。
生产规模日渐萎缩。民国十七年(1928年)全镇制坯行业(包括圆器、琢器)开工的厂家共有145l户,到解放前夕已减至90余户。民国十七年全镇开烧的瓷窑(包括柴窑、槎窑)共有128座,到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减至90座,至建国前夕已减至8座。民国十七年全镇彩瓷行业开工的厂家(俗称“红店”)共有l 452户,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已减至367户。
陶瓷装饰不断退步。民国时期虽然创出了某些新的装饰及造型,但许多装饰却较前大为退步。青花装饰日渐繁琐;釉下五彩绘制粗劣,颜色也不多,常见的仅有大绿、浅绿、深碧、茶色等几种;青花玲 珑瓷器的产量大大减少;粉彩装饰虽被保留、继承下来,但一直没有显著的提高和发展;新彩装饰甚为粗糙;颜色釉装饰年不如年,至解放前夕,数十种名贵色釉已濒临失传;瓷雕大都“加彩繁琐,几乎饰满全身”,“缺乏富有内心活动的动势变化”。
厂房设备依然简陋。这—时期瓷业的生产条件几乎没有什么改善,厂房、设备均与清代大体相同,十分简陋。
制造陶瓷仍沿旧法。从原料开采、制匣、制坯、釉下装饰、烧瓷到彩瓷、烤花、包装均基本沿用清代之旧法,仅有极少一部分工艺在清代的基础上有所改进。
旧社会,瓷业工人的生活十分困苦。下面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昔日瓷业工人之生活状况。
解放前,瓷业工人穿的普遍是用家机白土布(农村自纺自织的—种粗劣棉布)缝制的衣服。春、秋两季,多数工人是两件单褂重起来穿,再冷点就另加穿一件土布背搭(棉背心)。冬季上身穿的是破棉袄,腰问缚上—条带子,下身穿两条单裤。过春节时才穿上一件长棉袄,多数老工人 穿的棉袄还是结婚时缝制的。青少年徒工穿的棉袄多是用父母的旧衣改制而成,有的甚至是祖父穿了父亲穿,父亲穿了儿子穿,哥哥穿了弟弟穿,棉袄上面补钉加补钉。过去,瓷业工人中流传着一首十二月歌,歌云:正月机房教子,二月张生起程,三月山伯访友,四月四九问路,五月群英集会,六月夜晃白袍,七月徐庶荐葛,八月画眉跳巢,九月夜打登洲,十月五瞎子算命,冬月魁星点斗,腊月海螺丝打瓜精。其中“六月夜晃白袍”一句,说的是每年六月,天气炎热,工人下班后才穿一件竹布褂子上街晃一晃。一般每个工人只有件把竹布褂子,头夜穿了次日洗,衣服干了夜晚再穿。那么白天呢?那时候天热工人一般是上身打赤膊,下身穿短裤。不是工人不愿穿着上衣 干活,而是所赚的工钱连老婆孩子都供不起,哪还有钱缝制那么多的衣服呢?雨天,多数工人没有胶鞋穿,天气暖和时一般是打赤脚行走,天气寒冷时便穿一双“干湿鞋”(一种用布做成的鞋,鞋底上钉了很多铁钉,鞋面上涂了很多层桐油)。
过去,瓷业工人吃的通常为“粳颈红”,那是一种很糙的米,不仅米糙,而且经常吃发霉变质的米。那年月,平日工人是没有—片肉见面的,每隔10天 才有一次肉吃,每次每人4两(16两制)。
解放前,瓷业工人的家属多数在农村,单身职工多住在作坊楼上,用两条木凳一搁,凳上摆放一些托坯料板,这便是床。多数工人没有垫被,夏、秋是—床棉被—边垫—边盖。到了隆冬,老板才赐—点稻草垫床。那时候, 坯厂环境卫生极差,蚊子、臭虫、跳蚤特多,多数工人又无蚊帐,工人发病的很多,每当传染病曼延时,有的工人便因得不到治疗而死去。
昔时,单身职工每年春节前后都要返乡一次:可那时路生很不安全,波阳地界的金盘岭碧山、梨树下、盐山等地均属强盗土匪出没之地,如若返乡时遇上土匪,不仅—年辛辛苦苦的积蓄要被抢劫一空,甚至有被打伤、打死的可能。
民国时,瓷业中的女工较少,只有针匙、灰可器、画瓷几个行业中有女工。那时女工生小孩,不但停发工资,而且连饭也不能多吃老板一天的。如若你想保住工作,须自己设法请教做(临时工)代班。女工们为了生活,一般产后仅休息十天半月就上位下活。
旧社会,瓷业工,人—日不工,—日 不食。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得常年上位干活。—些无儿无女的工人,年纪—老就只有沿街讨饭,甚至冻死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