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福建陶瓷的历史






[日期:2012-04-07] 来源:《中国陶瓷·福建陶瓷》   作者:曾凡 [字体: ]

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晚唐与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之后,山河重归统一,即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海外贸易事业,在这种形势下,福建的瓷业在已有的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窑场林立,可谓达到了鼎盛时期。推其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唐五代的饮茶风尚继续盛行,因此,在宋建国后,就很重视茶叶的生产,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而当时福建种茶的农民尤多,称为“园户”。其它“各路茶园,多是民营”,而福建除民营外,还有一些是“官”营的茶园,可见对茶叶生产的重视了。苏东坡曾有咏茶诗云:“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嘉,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在这种饮茶风行之际,茶具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而瓷器又是最适宜饮茶的工具,同时,宋徽宗赵佶本人就极爱好饮茶,尤爱用“建盏”和臣僚们“斗茶”。

    (二)宋朝很重视发展海外通商贸易事业,以增加国库的收入。“造船业的发展与航海技术的提高,为我国瓷器的大量输出创造了条件。沿海地区青瓷的新发展,主要就是为适应海外贸易用瓷的需要而形成的。”并先后在广州、杭州、明州和泉州等地设立了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事业,其中瓷器就是主要的输出商品之一。如《萍洲可谈》中记载:“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瓷,大小相套,无少隙地。”前几年,在泉州港发现的宋代海船,可以证实这个记载是确切的。大量的瓷器就从泉州港运往亚非各地,其中有不少是福建的产品,而今在南洋马来亚、印尼、新加坡、菲律宾和日本等国亦出土不少福建瓷器.就是有力的物证。

    (三)元朝基本上沿袭着宋代以来的对外通商度,而且有所发展,使中西往来,更为频繁,这对工商业来说,起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因而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瓷器仍是当时输出的大宗商品,元朝福建的瓷业生产情况,根据已发现的窑址亦不逊于宋朝,多数都是延续下来的。同时,又重用南宋时期管理市舶司的蒲寿庚,所以,对外贸易事业更为繁荣了。

    建国后,在全省二十五个县、市内都有古窑址的发现,据不完全统计约近二百余处,而且有的规模十分宏伟,窑场连绵十余里,可以想见当日窑业之盛况。这些窑场,主要分布在闽北的浦城、松溪、建阳,闽东的宁德、连江,闽南的福清,莆田、晋江、同安、而尤以靠近泉州港的安溪、南安、永春、德化最为密集。这些窑址,绝大部分都是宋元时期的。

    综观宋元窑址和墓葬出土的瓷器仍以青瓷为主,其次出现了黑釉、白釉和彩绘等,其中有些窑是兼而烧之,同烧几种釉色,也有些是单一的。从总的情况看,胎骨细致,火候高,胎釉结合好,浑为一体,滋润莹泽,透明度较强,而器形种类也多,说明当时的制瓷技术已更为发展了。

    首先是青瓷,这是继承南朝东瓯缥瓷,唐代千峰翠色和吴越秘色等优秀青瓷的传统发展而来的。它的分布比较广泛,因此,在福建陶瓷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出土瓷器釉色来看,其深浅色调很不一致,决非仅用几种颜色可以形容出来,而造型也很复杂,所以不能一一例举,只作择要介绍。

这类青瓷窑址,从时代看,当以松溪窑为最早。松溪与浙江的温州相近,其产品与越窑、瓯窑有着渊源关系。窑场规模很大,分布达十一处,约六万多平方米,堆积厚约三米,形成一个大的窑群,1979年进行了部分发掘,出土大量的碗、盘、碟、豆、盅、高足杯、注子、瓶、罐、磨钵,炉、灯盏、器盖和窑具等,品种是很丰富的。其胎皆灰,釉分青绿、黄绿和酱褐三种,而以青绿为主。《青釉莲花五管灯》(图96),釉青绿透明而光泽,有冰裂纹。从外形看,近似深腹碗,座呈喇叭形圈足,器内竖立五支灯芯管,中心一管的顶端有六个三角形缺口。便于剔拨灯芯;每管近底处有一个吸油小孔,器外刻莲瓣纹;莲瓣显得较丰硕,与浙江上虞窑寺前窑址出土的“灯盏”相同。《青釉执壶》(图95),直口,圆唇,鼓腹,实足。其流较长,与流相对的一侧的鋬,由三股半圆泥条粘合而成,另两侧附加双耳。腹部划篦纹,比较草率,釉青绿而灰暗,不甚光泽。另一件无纹饰,而釉黄绿光亮润泽。这两件注子的造型,显得矮肥而稳重,具有五代瓷器的遗风,亦与窑寺前窑址出土的“壶”相近似,有其相同的风格。关于窑寺前窑址的年代问题,1975年以后,有人根据五代吴越王钱元璀等人墓中出土的瓷器来比较,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认为“那种具有复杂图案和繁缛花纹的青瓷,其制造年代很可能是北宋王朝建立以后的越窑产品”我认为这个看法,可能是正确的,再从南唐二陵,闽国王审知墓与刘华墓、江苏赵思度之妻王氏墓和苏州虎丘塔中。都无发现繁缛刻划花装饰的瓷器,这也是有力的旁证,如果这个时期盛行繁缛刻划花装饰的瓷器,定能在这些皇帝和官僚贵族墓中得到反映,可见这个时期对瓷器的装饰还不甚讲究,多注重其质量和造型的美,由此可证松溪窑的年代,大概也是“北宋王朝建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因此,综观其产品,有些保留着五代风格。



图96.
青釉莲花五管灯 北宋高12.0cm 口径17.5cm 松溪县窑 福建省博物馆



图95.
青釉执壶 北宋 高16.5cm 口径7.0cm 高14.2cm 口径6.5cm 松溪县窑 福建省博物馆

此外,在北宋墓中出土了许多青瓷器,有不少是很精美的,达到了十分高的水平。代表了福建历史上青釉制作的最新成就。《青釉楼阁式多嘴谷仓》(图61),釉青绿泛黄,盖作楼阁式,雕镂精细,腹上的流作乳突状,这是从唐代的“多级宝塔式”谷仓发展而来,它与江西永新北宋嘉祐刑部尚书刘沆墓中出土的《大型多角陶罐》基本相同,但要比《大型多角陶罐》精细美观。《青釉凤首注子》(图64)带盖,口下雕塑凤首,形象生动;细颈,鼓腹,平底;高鋬长流,显得挺拔秀美,是件精致的艺术品。《青釉莲花长明灯》,闽候南屿龙安寺和尚藏骨塔地宫出土,其器侈口,外刻莲花,喇叭式座,釉色莹润如玉,达到了瓷器的最好效果。《酱釉竹编纹水注》和《酱釉印花注子》,更是当时福建民间瓷器的主流,表现了民间生活的清新风格。还有《青釉双彩蟠龙壶》,其彩绘具有水墨花卉画的情趣,是我国传统画和制瓷工艺相结合的典型产品。



图61.
青釉楼阁式多嘴谷仓宋 通高65.0cm 口径5.0cm 顺昌县九龙山 福建省博物馆



图64.
青釉凤首注子 宋 高29.0cm 口径4.5cm 顺昌县 福建省博物馆

另一种青黄釉器,透明如玻璃状,多呈冰裂纹,《青釉划花壶》(图78),是其典型代表,日本称为“珠光青瓷”,这种青瓷产地,当以同安汀溪窑为其代表。这处窑址的规模也很大,产品也十分丰富,是1956年因兴建汀溪水库而发现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曾派人调查过,随后他们在日本看到镰仓时期(相当南宋)的许多遗址中有这类瓷器标本,与之雷同,但此窑发现之前,日本的陶瓷研究家都不知道它的产地,有的认为是浙江德清后窑所烧制;有的认为是汝窑工人随宋室南渡后的产品,而“同安窑遗址的发现与调查,给我们作了正确的回答”,解决了这个久悬未决的问题。继汀溪窑之后,又陆续在安溪、南安、厦门、漳浦和建阳麻沙等地发现了一些同类窑址,可知这个“同安窑系”的瓷器在当时是很风行的,第92图《青釉划花碗》,就是在顺昌一座北宋墓中发现的。另外,1979年在南平发现窖藏一座,有瓷器百余件,除影青瓷外,也有不少这类瓷器,而且花纹是很精美的。因此,也可证明这类瓷器的烧造年代,至少在北宋就开始了,而至南宋达到了全盛时期。



图78.
青釉划花壶 宋 高25.0cm 口径8.0cm 同安县汀溪窑 福建省博物馆



图92.
青釉划花碗 北宋 高6.5cm 口径15.5cm 顺昌县 福建省博物馆

泉州东门窑,也是一处著名的窑址。它在泉州东门外约十里许的碗窑乡,分布在南北两座山坡上,规模也很可观,而以北坡的瓷片和窑具比较集中,有白釉和青釉,其中白釉又分为影青,而白釉中的大型碗盘等,与德化盖德窑(下层)所出完全相同,可知它们的时代也基本是同时的,而最精美的是影青瓷器,胎骨洁白而坚硬。釉色翠绿欲滴,有的釉层也很厚,给人以柔润如玉之感,这种瓷器,大概是受浙江龙泉窑或杭州乌龟山南宋官窑的影响而生产的。其瓷胎质洁白,因此,釉面显得光洁莹润,给人以明快的感觉。根据元代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中的“泉州之青瓷器”,可知当时曾销售到柬埔寨,而受到柬埔寨人民的欢迎。同时,也证明这处窑址,人约从北宋末期到元代初期还在继续烧造。

    黑瓷,近年在我国的发现以东汉浙江上虞窑为最早,这种釉,到了宋代有着飞跃的发展和辉煌的成就,在福建、浙江、江西、陕西、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均普遍而大量烧造,其釉各有特色,它是利用氧化铁的结晶而烧造出形形色色的花釉,是世界上最早的结晶釉制品,反映了宋代制瓷工艺的先进水平,这些窑,以福建“建窑”的兔毫盏最负盛名,为当时社会所崇尚,并得到宋室朝廷和文人学士们的赞颂,在它的影响下,这种瓷,在福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迄今为止,除建阳外,在崇安、光泽、闽候、宁德、福清、晋江、德化等地都发现有大规模的窑址,有的窑场规模连绵数里,堆积很厚,可知当时社会风行这类瓷器的盛况,它不仅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而且,还影响到日本,深受日本人民的欢迎。日本的加藤四郎左卫门景正还随同道元禅师于南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来中国,特来福建学习制作黑瓷,学成后回国,在日本尾张濑户开始设窑烧造。

    “建窑”,在今闽北建阳县的水吉公社池中大队,但在解放以前,有些瓷书说:“建窑在福建,初设在建安,后迁建阳”;也有的把它与德化窑混为一谈,有的说在江西,也有说“黑瓷的发展,大抵在迁移建阳以后”等等。这些说法,与实际情况足不符的。解放后,文物考古工作者对此窑重新作了调查,宋伯胤在《“建窑”调查记》中就指出这种说法的错误,他说:“原因是在历代地理沿革的变迁,窑址是没有移动的”,这个地方,在福建未设行省和县之前,三国时,为建安郡所辖,原来的郡治在闽县(今福州),到了唐代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迁至建安(今建瓯);宋代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又析建安而置瓯宁县;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又将两县合并而置建瓯县。水吉原来是建瓯县的一个集镇,1940年改为县,1956年撤销,划归建阳管辖,这就是窑址所在地“历代地理沿革的变迁”大略情况,知道了这些,就不至于被一些著述所迷惑了。

    这处窑址的规模很大,分布在牛皮仑,后井和芦花坪;而以芦花坪的品种最为丰富。六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对这处古窑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都选择在芦花坪,获得了大量新的实物资料。这种美丽的结晶花纹,闪烁着奇异的光辉,日本的陶瓷家给它起了种种的名称,实际是釉在高温中由于铁的熔融和冷却速度情况不同而出现的结晶;这种结晶又与釉中的各种元素通过“火的艺术”而呈现出来,给人以美妙无比的感觉,以往国内外学者都认为是在“阶级窑”中烧成的,其中七十年代的一次发掘,发现一座保存基本完整,长达56.1米,宽1.82.08米的龙窑遗址;窑内有些匣钵还整齐的排列着,其他如窑墙、窑床、窑门等结构也都保存着,同时出土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碗盏、垫饼、匣钵等,这对了解当时的生产情况,起了很大的作用,遂纠正了上述的错误看法。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