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瓷都景德镇的世代传承






[日期:2014-09-03] 来源:第一收藏  作者:佚名 [字体: ]

    翠色和烟老 千山付流光

    一如这里的许多手艺人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景德镇是一座活着的千年窑口,但如何在传统的沃土上培育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奇葩,或许还要静待时间来润养。

    1004年,晨光熹微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江南离了秋月,渐生寒意。

    真宗皇帝赵恒承袭大统已是第八个年头,继位以来在吏治和经济上的锐意改革已经初现成效,社会政治清明,历年年景颇丰,赵宋王朝进入了后世所称的咸平之治时期。然而,自是年正月始,天象却频频有异,灾祸不断。年初京师连续三次地震,二月,冀、益、黎、雅诸州发生地震。四月,邢州、瀛州亦地震。天灾伴同人祸,北方边境的契丹人,在蛰伏多年后又有蠢蠢欲动之势。

    辽国大军挥兵南下的消息传至浮梁县时,战事已渐渐吃紧,辽军一路攻城掠地,直抵澶州,意欲饮马黄河,剑指中原帝都汴京。烽火与厮杀声隔了崇山峻岭,到昌江之南的景德镇时已稀释得所剩无几。入宋四十余年,北境一直战事不断,更遑论五代十国的混乱并未走远,对战争的恐慌情绪在经年累月中已渐至淡漠,此时人们更在意的,或许是已烧至高温的窑炉,里面烧制的是真宗御令进贡的青白瓷,不久前,正因为这些精美的瓷器,真宗将他的年号景德赐予这里,更替了旧名昌南。而此时的宋真宗,正在迁都和御驾亲征之间摇摆不定,已无暇他顾。

    地处黄山余脉下的景德镇,东北及西部群山林立,东南部为丘陵,发源于安徽省祁门县境内的昌江,穿过小城,注入鄱阳湖。此地瓷土及柴木资源丰富,水运便利,据史料记载,自汉代便开始制作陶器,唐代进贡。《邑志》有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然而,这些朝代并未有传世之作留存,瓷器精美程度已不得知。

    五代时,昌南制瓷以灰胎青瓷和白胎白瓷两类为主,青瓷的胎釉与同时期的越窑器极为相似,几可乱真。但直至宋初,昌南仍是以传统农耕为主的小镇,瓷窑多分布于农村,匠人农闲时烧窑制瓷,处于一种且耕且陶的状态,瓷业并不突出。瓷器形制延续了五代时期的风格特征,使用白胎,而釉色却有了新的发展,在五代配置青釉和白釉的基础上,独创了影青釉,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上好的青白瓷,瓷质细腻,呈色如天青稍淡,釉薄处泛白,积釉处则呈水绿色,有素肌玉骨之象,正是符合了中原瓷器素来追求的瓷器类玉的审美要求。青白瓷一经烧制后,颇得宋真宗之意,真宗命进御,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其器尤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

    窑里的火焰跳动着,映在工匠粗砺的脸上。千里之外,攻城的火光隔了黄河,烙在王朝的心口上。

    战火并未蔓延过来,这一年的年底,宋真宗在战争胜利在望的情况下,和辽国订立和约,向辽岁贡巨额白银绢布,史称澶渊之盟

    1369年,黄金时代

    今年入梅比往年迟,雨水似是多积了几日,一旦落下来便没个分寸,自清晨到入暮,雨水如注,碎在屋檐上,复又沿着沟瓦滚落进天井里,浇得这所五百多年的老宅子更是幽暗清冷。江建新翻动着地上等待复原的碎瓷片,蓦地想起了老所长刘新园先生,若是先生还在,他应该很是喜欢品陶斋里现在这样的气氛。

    他还记得,刘先生带着考古组成员搬进这栋明时宅院是1989年,那一年,因为之前对永乐、宣德、成化官窑瓷器的考古发掘卓有成效,江西省政府将他们这几个人组成的陶瓷考古小组从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里分立出来,成立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办公地点设在昌江边的明代民宅里,刘先生将它取名为品陶斋

    在过去,陶瓷考古从未被纳入科学的考古体系之中,并不受重视。在刘新园到来之前,景德镇的陶瓷田野考古几乎还是一片空白,1980年代初,刘新园挑选了六七个人,成立了窑址考古小组,其中就包括刚从南昌大学毕业分配来景德镇的江建新。他们的第一次规模性的窑址考古发现是在1982年。临近除夕,景德镇市政部门在珠山铺设地下电缆线时,推土机挖出了许多古代瓷片,刘新园恰好路过,他发现这不是窑业垃圾,也不是景德镇随处可见的渣饼堆,便迅速地组织考古队夜以继日地发掘,后经仔细考证,证实这些瓷片分属于明代宣德官窑和叠压在下面的永乐官窑所产瓷器。在随后的几年里,又在珠山一带相继发现正统官窑瓷片、成化官窑瓷片。1988年,考古队在珠山东麓附近发掘出洪武官窑瓷片,更加证实了这里便是有明一代的官窑旧址。

   


近年从景德镇湖田窑、湘湖窑等古窑址挖掘出的各时代瓷器

   

    1369年,朱元璋开国后的第二年,着令在景德镇珠山设置专供烧造宫廷用瓷的陶厂,即后世所称洪武官窑。自北宋年间尚未从农业中分离的制瓷小镇,到明初主要的官家窑场,景德镇在三百年间完成了一场华丽的蜕变。北宋末年至元前期,因北方战乱频仍,北方各窑口工匠南迁带来成熟的制瓷技艺和窑炉技术,景德镇瓷业获得发展契机,开始从农村向镇市集中,出现了独立的家庭手工业作坊,瓷窑内部开始形成初步的技术分工,而一群离开土地进入城镇,将世代以制瓷技艺为生的职业匠人也随之开始出现。元代,政府在此建立浮梁瓷局,瓷石掺和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初次应用于制瓷工艺中,将烧制温度提高到1300摄氏度以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瓷胎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保证了大件器物的制造,这一时期烧制出的青花瓷,实现了中国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景德镇在全国各大窑口中的地位有了质的转变。

    洪武年间设立的从事生产的官窑,同后来宣德年间设立的御器厂是有一定分别的。这一时期景德镇生产的官窑瓷器主要供宫廷日常用瓷、礼祭器等。

    但为防止落选品流出,已开始如后世御窑厂一般集中打碎掩埋。宣德元年(1426年),宣宗朱瞻基继位之初,诏令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并派督陶官监察御用瓷的制造,御用瓷自此从官用瓷中分离出来,专门生产御用瓷的御器厂作为一种特殊的官窑而存在,并一直延续至清末。

    宣德十年间,盛世太平,是中国陶瓷史中的黄金十年,宣德官窑以其产品量多而质优,被称为历代官窑之冠。从1982年发掘出宣德官窑之后,考古所在1983年、1984年、1988年和1993年相继在明御窑厂故址一带发现数以万计的宣德官窑瓷片,落选品尚且如此庞大,可见当时生产之巨。

    明代官窑和御用瓷的出现,集中了最好的原料、高技艺工匠,并内官监出的样式、严格的生产制度,在各个时期皆生产出代表性的精美品种。如永宣时期的甜白瓷、薄胎瓷、青花;成化时期的脱胎瓷、斗彩、孔雀绿;正德时期的素三彩而时人认为,本朝以宣、成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宣窑五彩,堆填深厚,而成窑用色浅淡,颇成画意,故宣不及成。然二窑皆当时殿中画院人遣画也。

    江建新对比了考古所历年发掘的永乐、宣德、成化官窑青花瓷片复原后的瓷器,推测人们之所以尤为青睐宣德青花,或许是因为“宣德青花色泽既有永乐青花深厚浓丽,又有成化青花清新淡雅”,二者相映成趣,形成一种别有韵味的色调。除此之外,宣德官窑器纹饰丰富,出现永乐青花中少有的花果并存图、线描人物图,以及相同的纹饰采用不同的装饰等变化。而时人所谓成化五彩即现有所说的成化斗彩。在1987年至1988年间,考古所为配合基建,在御窑厂东北侧的成化官窑遗址作了非常精细的发掘,并复原出各时期的瓷器近千件,品陶斋成为世界范围内收藏成化官窑瓷器最多,器型种类最丰富的地方。成化斗彩与宣德时期相比,纹饰更为丰富,江建新略略统计过,约莫有30多种不同的画面。最为优胜处在于填色颜料的色阶变得丰富,宣德斗彩之釉上诸色堆填浓厚,绿色仅有大绿一种,紫色也只有丁香紫一色,而成化斗彩绿色有大绿、苦绿、水绿三种,紫有茄花紫和丁香紫二色,其色域比宣德宽广,因而显得灵巧雅致。刘新园先生后来曾著文说,成化斗彩在中国彩瓷中有如荷叶上滚动的露珠,具有一种极为特殊的轻盈、晶莹美,这也许是清代热闹的五彩和丰富的珐琅彩未能取代它的原因吧。

    刘先生最后一次回品陶斋是下世前的半个月,为景德镇湖田窑出书撰写序言而来,先生的学术生涯起步于湖田窑的研究,最后竟也终于湖田窑。江建新去病房探望时,老人已语不成句,却依旧记挂着品陶斋,这里安放了他人生中最好的二十多年,也盛放着自洪武二年至万历三十六年间大批珍贵的官窑遗物,景德镇最好的230余年。他将它们一并托付给了自己二十多年前选择的后生,嘱他将来也要交给可靠的人手里,千万莫要散失,那是最后一面。

    天光渐暗的时候,雨也下得轻巧了些,室内寂然,只听得碎瓷间的磕碰声,江建新在瓷片堆里扒拉了几下,终于找到那只宣德官窑的甜白釉罐散落的最后一块碎片。

    1949年,长亭暮

    1949年4月,景德镇解放。中共浮梁地委准备着手恢复和发展陶瓷生产,建立第一个国营性质的瓷厂时,才正视到从明洪武初年至清亡,在长达五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作为明清两代官窑而始终冠绝全国的景德镇窑场,已经在自清末至民国间的混乱局势中奄奄一息。曾经二十里长街半窑户的景德镇市区,到解放前夕,能正常开工生产的不到200户,不足总数的10%,其余都处于半停工和停工状态,失业近万人。写下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的明人王世懋应不会料到,三百多年后的景镇民窑竟会落至如此田地。

    景德镇的民营陶瓷手工作坊发迹于嘉靖时期,在此之前因官窑的限制,规模不大,嘉靖之后,由于宫廷瓷器需求量骤增,御器厂的生产仅能满足每年工部颁发的额定烧造量,对于宫廷临时加派的任务量无法完成,于是采用官搭民烧的方式,官窑器大多数在御厂内完成制坯成型的工序,然后在民窑中搭烧,形成了官窑、民窑竞争的局面。这一形式一直延续至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年)之后,官搭民烧形成一种固定的制度,御用器基本全搭入民窑,形成城区延袤十三里许,烟火逾十万家,陶户与市肆当十有七八的局面。

    明清时期,景德镇瓷业生产几乎都集中在市区,随着民营手工作坊的成熟,分工愈加细致,一器之成,过手七十二,对匠人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景镇周围乡村和县市人口迅速涌向镇市,成为雇工,其中以乐平和鄱阳籍居多。万历之后,都昌人势力逐渐扩大,都帮垄断了柴窑业和圆器业,都帮和徽帮之外的杂帮则主要从事琢器业、红店以及其他与瓷业相关的服务行业。两帮工人世代沿袭,不跨行生产,也不能隔行授艺。这种行帮制度直至1958年,南昌人胡家旺进建国瓷厂做学徒时,仍恪守森严。

    1949年8月,景德镇市政府将江西瓷业公司作为官僚资产予以没收,筹建建国瓷业公司,即建国瓷厂前身。江西瓷业公司成立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实业家张謇和袁秋舫、瑞征等人发起建立,厂址设在御窑厂内。清逊后,御窑厂解散,公司接收了工厂和一大批原御窑厂技艺高超的匠人,在风雨飘摇的民国年间创作了不少富有新意的精品瓷器。但终究没能抵过连绵的战火,在被建国瓷厂接收时已几近名存实亡,窑坯厂停业,工人流散。

    为尽快恢复生产,在资金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浮梁政府拨给10万元和150石大米作为恢复生产的启动资金,并开展生产自救活动。最初聘用的180名工人没有固定工资,在集体食堂吃饭,工厂发一些大米拿回家养家糊口,景德镇瓷业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缓慢的复苏之路。

    1952年,建国瓷业公司更名为建国瓷厂。景德镇的陶瓷总产量从1949年的6350万件增长到9022万件,陶瓷生产开始走上正轨。在之后的十余年里,景德镇又相继成立了九个国营瓷厂,景德镇瓷业开始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十大国营瓷厂时代。每一家瓷厂都有其生产特色,艺术瓷厂集中了众多名家之后,如民国时期珠山八友的后裔等画工精湛的艺人,集中生产粉彩、仿古瓷和装饰性瓷器。曙光瓷厂生产大件陈设瓷和传统仿古瓷,雕塑瓷厂创建于1956年,由民间艺人和瓷雕作坊组成,生产传统雕塑,行销东南亚多个国家。红旗瓷厂重点研制和生产釉下彩,光明瓷厂生产青花玲珑为主建国瓷厂以颜色釉见长,建立之初,便延请了许多精于配置颜色釉、绘画青花、雕刻等技艺的民国老艺人归来参与生产,恢复了多年停止生产的均红、茶叶末、玫瑰紫、美人醉、釉里红等颜色釉瓷。是国家定点生产传统高温颜色釉瓷的唯一瓷厂,也因此在各大窑厂纷纷改用现代窑炉时,唯有这里直到1990年代改制时仍保留了柴窑,用以烧制高温颜色釉瓷。在建国瓷厂做了二十多年颜色釉瓷研究和制作的邓希平发现,因为釉色工艺的难把握、投入成本高,历代以来颜色釉瓷器只在官窑生产,这让建国瓷厂多少带有一丝现代官窑的意味。

    计划经济的前三十年里,景德镇瓷器仿佛重回昔日辉煌,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几万名工人日夜不息地在不同的工艺流程岗位上劳作,工厂效益在1980年代攀至巅峰,制瓷技艺和窑炉工艺皆有所发展。

    改制其实来得并不突然,只是方式比较绝烈,几乎是一夜之间,十大国营瓷厂全部改制,且只有关停,没有并转。国营瓷厂到1980年代末已经初现暮气,工人技艺下降,工厂生产风气流俗,久之影响产品质量。1990年代的市场开放,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995年,建国瓷厂改制,已经是把桩师傅的胡家旺和总工程师邓希平下岗,翌年,瓷厂最后一座大型柴窑停烧。

    2014年,业不与时偶

    樊家井在南市,一条两公里长的陋巷,挤满了500余家做中低档仿古瓷的手工作坊,从汉代到清朝,不同时期的不同器物,各有专攻。全国古玩市场大半的仿古瓷器都来自于这里。

    樊家井形成于1990年代初,巷子一头是火车站,另一头是做仿古瓷的国营东风瓷厂。彼时市场开放,国营瓷厂改制,工人自谋生路。技艺加上市场,便有了这条仿古街。但终究是换了时代,若依旧循着旧时样子将作,烧出的瓷器亦不过是与韶光共憔悴,那堪看。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改制过去了近二十年,在建国瓷厂杂芜混乱的厂房和家属楼间,一些人在怀念中蹒跚老去,而另一些人选择了在辟为私营作坊的车间里,继续与泥土为伴,技艺永远是独立于时代之外的。

    景德镇又恢复成民营手工作坊林立的样子,原料和制瓷工艺及围绕制瓷而生的技艺依旧都在,在三宝的乡野间的水碓旁,在马鞍山路上的毛笔店里,在雕塑瓷厂路线错综复杂的老厂房之间一如这里的许多手艺人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景德镇是一座活着的千年窑口,但如何在传统的沃土上培育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奇葩,或许还要静待时间来润养。

   



    水车制釉

   

    每天早上5点和傍晚5点,老胡都要骑着电动车穿越三宝村,到他的水车边工作。用水车敲碎釉石,制作釉果,是景德镇传承千年的传统工艺,老胡家几代人以此为生,老胡从18岁开始学,到今年已经30多年了。这工作得有体力,更得靠经验。从前,仅在三宝村就有十几架水车,如今已然寥寥无几,许多木匠甚至也不再会制作水车。

   



拉坯

   

    吴江钟的镇尚三宝陶瓷文化交流中心,一直以来以生产大件器皿为主,在历朝历代的传统器型中,大件器皿并不多见,因而他也只能在继承传统之外自己慢慢摸索去做创新。

    像这样一个一人多高的大瓶子要分成六节来拉坯,如果在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在晒干后修坯时就会拼不起来,因而和直观的小件器皿拉坯相比,大件难度比较大,成本也高很多。大件器皿的拉坯师傅一般年龄不能超过40岁,因为拉坯是体力活,而且在拉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呼吸的节奏,呼吸一乱整个器形就会有变化,所以在做了20多年后,吴江钟已经不再拉坯。现在拉坯的师傅都是年轻人,时间最长的已经做了十几年,短的三年,在拉坯的过程中三个人有固定的站位,需互相借力才能将泥拉起来并成形。

   



釉壶

   

    76岁的雷细善,13岁就开始做釉壶。他的父亲是锡匠,请另一位师傅教的他,觉得有一门手艺,可以生存。为了做好釉壶,雷细善学过吹釉,也会研究不同釉的特性,考察不同距离的颗粒度。现在眼睛不行了,儿子和儿媳继承了他的手艺。雷家的釉壶远近闻名,花费的精力很大,价格其实并不高。2两的釉壶,25块一个,一天最多做10个。

   



制笔

   

    盛松柏今年79岁,依旧每天早上7点开始坐在他惯用的桌子旁做瓷用毛笔。他14岁跟父亲学这门家传手艺,盛家三代做毛笔,如今在景德镇提到瓷用毛笔,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做得最好的仍是盛记笔店。毛笔的制作从挑选采购原料到用石灰水浸毛、去脂,从梳理用毛长短到匀毛、分毛,从毛的扎线、晾挂到装入笔杆,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纯熟的技艺。费时最长的工序是扎头。在毛一端扎上第一道线后一般需要悬挂放置一周,扎第二道线又需3-4天。青花料笔粉彩料笔与普通画笔相比更为复杂,只能选用无锡、南通等地的羊毛,经过分类挑选,用剁碎的毛竹作为燃料熏制半个月后羊毛变硬,弹性大,适合在坯体上画青花。由于手工制作瓷用毛笔耗时长,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愿意学的人越来越少,一般都是家族传承,现在盛松柏的小女儿在跟他学习这门手艺。

    青花

    景德镇在元代烧制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青花瓷,盛行至今。年过古稀的罗晓涛老师擅长画青花、青花斗彩、水晶刻花,兼长红绿彩、古彩瓷绘,曾被称为景德镇青花公主,她的青花作品笔力清晰、画面灵动,颇具新意。

   


题款

   

    46岁的刘骏鹏,是圈内有名的题款师傅,他对明清时代的主要题款了如指掌,尤其是大清乾隆年制,足以乱真。题款是一门家传手艺,从高祖开始代代相传。刘骏鹏从小写毛笔字,学欧体、颜体较多,从21岁正式学题款,也画画,因为书画同源。他曾在陶瓷职工大学学习,那里出了很多省级以上的大师。在纸上书写和在瓷上书写,区别很大,吸水性、大小比例都很难控制,不同时代的字体风格也不同。题款题了20多年,如今一身的毛病,腰酸背痛。

   



绘画

   

    孙茂盛创办的仿古工作坊,这些年他一直在研究清三代的陶瓷风格。招募的画工都是自己的同乡,他觉得他们能吃得了苦,做事扎实。描线、上色各司其职,大多数师傅都已经有十多年、二十多年的经验。上色的许师傅来自九江,十几年前来到景德镇,跟随一位老师傅学习这门技艺,三年后出师,来到这里工作。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