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艺术瓷市场形成的三个基本原则:
(1)艺术必须是最好的;
(2)艺术的市场价格并不是艺术本身决定的,是市场因素综合决定的。这些因素的因果效应,最终决定着资金的流向和流量;
(3)强大资金的注入是价格骤升的关键因素,是市场兴旺的催生剂。
2.艺术瓷市场存在的三个问题:
(1)思想理念较落后;
(2)政府统筹能力较弱;
(3)产地及区位经济较落后。
3.艺术瓷市场蕴藏的三个有利条件:
(1)历史地位非常高;
(2)升值空间非常大;
(3)庞大资金至今没有光顾。
(三)庞大资金针对艺术瓷可能采取的策略
1.不同地区的财团,可能选择不同的1-2位国大师或教授。这种顶级的地位显然能促生顶级的价格;
2.包揽其近年精品,使其不进入或极少进入流通市场。目的是牢牢控制住其价格区间,保持市场运作上具有相应的灵活性。这个阶段的通常表现是:一部分国大师或教授只有不断上涨的价格,但很少有精品在市场流通。
3.先期在国内大大小小的拍卖行“小试锋芒”。其特征是:举办拍卖活动的频率很高;国大师、正副教授、省大师、著名老陶艺家、部分省高工,广收博种;价位可能在数万-200万以内。客观上起到“练兵”作用。
4.可以肯定的关键性流通渠道是:著名拍卖行。有两种可能:一是美国全资中国Sotheby's或Christie's拍卖行在北京或上海起拍(早在1994年底商务部即正式向外资开放国内拍卖市场);二是香港佳士得(Christie's)或苏富比香港拍卖行起拍。这些著名拍卖机构的权威性与可信度,能吸引具有实力的购藏者并有助于价格骤升。当然第一步是进入这些机构的拍卖目录,要求国大师和教授(也可能有个别省大师和著名老陶艺家)在此之前具有规范的市场行为,而作品应该是呕心沥血的“绝品”。成交价可能在数百万至千万。
四、对艺术瓷价格的分析与预测
(一)目前艺术瓷销售总额分析
据新浪网相关披露,景德镇目前艺术瓷年产值近20亿元,利税2000万。20亿这个数据,应该包括数量比例非常大的仿古瓷,一般认为,这个比例至少占到60%。那么,可以理解为艺术瓷年产值大约在8亿元以内。排除一部分未入流的和一部分库存,这个数字在6亿元左右。从产值转化为销售额,是一件难题。再从2000万利税角度反向思维。艺术瓷利税是800万。这就是说,5000家企业的平均税金为1600元。以地域和私营企业缴税情况估算,实际平均销售额应在16万。由此推算的艺术瓷年销售总额为8亿元。似乎是个很巧合的数字。当然,这个数字基本不包括无法衡量的居于顶端的陶艺家(甚至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的销售额增值部分。这部分所占常规销售额比例约10%,即8000万元。关于这部分销售额的增值部分,显然目前还没有最基本的统计。由于在销售总额的统计和推算中包括了这部分的成本及一定的增值额度,从直接的常规购买价格看,未计算的增值比例在3倍-100倍,通过对这部分初步加权统计与计算看,取15倍值,那么,增值为12亿元,也就是说,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销售额为12.8亿元。因此,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的销售额约12.8亿元,景德镇艺术瓷年销售总额约20.8亿元。这又是一个很巧合的数字。
以市场的角度看,这个12.8亿元的数字,一旦拥有数亿资金集中进入,现时的价格体系将会立刻崩溃,其攀升速度会以周计算。但是也应该看到,庞大的资金之所以迟迟未投向艺术瓷,是对于市场可操作性的担忧。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陶艺家自身对市场经济的理解、收藏群体的弱小与不稳定性以及艺术瓷体现的浮躁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使得市场可操作性出现了变数。
(二)市场购买力分析
1.类比的静态估算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立群研究员对买房需求的一种估算,由于购买力水平与艺术瓷接近,这里引述:按照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占城镇居民家庭的比重计算,2005年这三类家庭总数为6600万户。这些家庭均具备购买艺术瓷的能力。如果其中仅5%即330万户产生购买需求,按户均购买10万元计算,其购买力将达到3300亿元。显然,这是个静态数字,动态数字可能更庞大。即便如此,近21亿元销售额面对3300亿元购买力仍是杯水车薪。
2.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的购买力
这部分资金是最早进入艺术瓷领域的,实力很强,尤其是香港。香港目前已形成当代艺术瓷收藏群落,不盲从,既重传统又重创新,其体现的购买力,非常强大。香港的中介实力强劲,具有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并一直追随艺术瓷的发展脉搏。目前的香港艺术瓷市场,实际上已成为陶艺家提升价格的最大的平台。如果艺术瓷市场在可操作性因素方面有所改进,甚至出现某个市场契机,香港的资金将极可能成为先锋率先涌入,从而引领艺术瓷市场兴盛期的到来。台湾资金也是推波助澜的主力军。紫砂陶的经历,会令身处忧患中的台湾企业的大量资金觊觎景德镇,由于种种原因,其资金链上可能还少不了香港。
(三)近年价格走势分析
当代艺术瓷市场的分水岭,应该是2002年。此前,这个市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价格也远远背离艺术价值;2002年始,国内对艺术瓷的需求开始大幅增加,价格随即不断攀升。在2002年至2007年初的5年间,据对部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教授作品市场成交价格的加权统计(取较低数值),增幅达到320%,据此计算的年升值率近34%。这是一个相当高的增值速度,因而引起许多收藏家对未来升值空间的担忧。据对部分收藏家的抽样统计,认为“很高”的占60%,认为“较高”的占20%,认为“较低”的占20%。如何看待前几年的价格攀升?如何看待下一步的“升值问题”?是收藏家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目前艺术瓷销售总额分析
据新浪网相关披露,景德镇目前艺术瓷年产值近20亿元,利税2000万。20亿这个数据,应该包括数量比例非常大的仿古瓷,一般认为,这个比例至少占到60%。那么,可以理解为艺术瓷年产值大约在8亿元以内。排除一部分未入流的和一部分库存,这个数字在6亿元左右。从产值转化为销售额,是一件难题。再从2000万利税角度反向思维。艺术瓷利税是800万。这就是说,5000家企业的平均税金为1600元。以地域和私营企业缴税情况估算,实际平均销售额应在16万。由此推算的艺术瓷年销售总额为8亿元。似乎是个很巧合的数字。当然,这个数字基本不包括无法衡量的居于顶端的陶艺家(甚至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的销售额增值部分。这部分所占常规销售额比例约10%,即8000万元。关于这部分销售额的增值部分,显然目前还没有最基本的统计。由于在销售总额的统计和推算中包括了这部分的成本及一定的增值额度,从直接的常规购买价格看,未计算的增值比例在3倍-100倍,通过对这部分初步加权统计与计算看,取15倍值,那么,增值为12亿元,也就是说,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销售额为12.8亿元。因此,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的销售额约12.8亿元,景德镇艺术瓷年销售总额约20.8亿元。这又是一个很巧合的数字。
以市场的角度看,这个12.8亿元的数字,一旦拥有数亿资金集中进入,现时的价格体系将会立刻崩溃,其攀升速度会以周计算。但是也应该看到,庞大的资金之所以迟迟未投向艺术瓷,是对于市场可操作性的担忧。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陶艺家自身对市场经济的理解、收藏群体的弱小与不稳定性以及艺术瓷体现的浮躁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使得市场可操作性出现了变数。
(二)市场购买力分析
1.类比的静态估算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立群研究员对买房需求的一种估算,由于购买力水平与艺术瓷接近,这里引述:按照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占城镇居民家庭的比重计算,2005年这三类家庭总数为6600万户。这些家庭均具备购买艺术瓷的能力。如果其中仅5%即330万户产生购买需求,按户均购买10万元计算,其购买力将达到3300亿元。显然,这是个静态数字,动态数字可能更庞大。即便如此,近21亿元销售额面对3300亿元购买力仍是杯水车薪。
2.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的购买力
这部分资金是最早进入艺术瓷领域的,实力很强,尤其是香港。香港目前已形成当代艺术瓷收藏群落,不盲从,既重传统又重创新,其体现的购买力,非常强大。香港的中介实力强劲,具有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并一直追随艺术瓷的发展脉搏。目前的香港艺术瓷市场,实际上已成为陶艺家提升价格的最大的平台。如果艺术瓷市场在可操作性因素方面有所改进,甚至出现某个市场契机,香港的资金将极可能成为先锋率先涌入,从而引领艺术瓷市场兴盛期的到来。台湾资金也是推波助澜的主力军。紫砂陶的经历,会令身处忧患中的台湾企业的大量资金觊觎景德镇,由于种种原因,其资金链上可能还少不了香港。
(三)近年价格走势分析
当代艺术瓷市场的分水岭,应该是2002年。此前,这个市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价格也远远背离艺术价值;2002年始,国内对艺术瓷的需求开始大幅增加,价格随即不断攀升。在2002年至2007年初的5年间,据对部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教授作品市场成交价格的加权统计(取较低数值),增幅达到320%,据此计算的年升值率近34%。这是一个相当高的增值速度,因而引起许多收藏家对未来升值空间的担忧。据对部分收藏家的抽样统计,认为“很高”的占60%,认为“较高”的占20%,认为“较低”的占20%。如何看待前几年的价格攀升?如何看待下一步的“升值问题”?是收藏家面临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