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陶艺归真,返于环境——有感于陶艺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位置






[日期:2011-12-19] 来源:网络  作者:何征 [字体: ]

一、环境生存之境

  人类在经历了短暂的工业革命后的百年,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迅猛。人类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伫立窗前放眼室外,钢筋混凝土的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如雨后春笋。这是文明发展的需要,为了生活和享受诞生了各种家用电器,世界大抵如此而已。

  环视当今“环境+艺术”已成为人们热衷追逐谈论的话题,无论谁都向往能生活在一方充满人文与艺术的环境之中,也希望自己是一个略懂环境的“艺术”人,当现代化的楼群居住进入每个家庭生活的时候,这种愿望比任何时候都来得强烈。

   二、环境艺术之境

  有谓“环境艺术”是指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用于点缀建筑、广场、公共设置的一切艺术作品,然而当今更多的是泛指那些在公众空间环境中的“绘画与雕塑作品”。因为现阶段是它们构成了现代环境艺术的“核心”,这些所谓环艺雕塑,大多是些粗制滥造的球体、星星等金属“雕塑”。一律表现经济和科技的腾飞,这类流水线生产的“环境艺术”实在是不能恭维。虽不全面,但也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公共场所环境艺术的“材料”应用,该是百花齐放的时候了,这个问题毋庸讳言。

  在中国当代环境艺术中,现实的人们赋予了它太多的思想及要求,不停的争辩,无止的审批,任重而道远,非一朝一夕能了之事。但我以为无论如何,其中当急一任就是如何美化生活的空间,让技术加艺术的“作品”快快来缓解都市人紧张的情绪吧。这种情结可能更多的是去感受一种文化、体验一种生活方式之后的超然态度,而“陶瓷”这视觉造型与经典文化的要素,正是联接现代与过去的纽带载体,人们在与陶的亲密过程中,通过拍、揉、打、练、捏、塑感受艺术,释放情结,宣泄体能。

  我们常言陶瓷是“火”的艺术,“窑变”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物理过程,高温后的效果常常出人意料,或是想不到的惊喜,或是料不到的沮丧,因为“窑变”是所有艺术形式中独一无二的特色,是其它艺术品不可比拟的。它会让你只有七分的水平却做出十二分的作品来。难怪这又是现代“陶吧”的商业卖点,用自己创作出来的陶瓷来点缀装饰,那种感觉只有自己能够体验。急切等待梦幻的“窑变”,这正是陶瓷带来的第二流程美的魅力所在。

  目前所谓的公共艺术陶艺作品,多数处在学术研究、探索的阶段,还不为人认可,应用的地域范围也极其有限。这的确是陶瓷古国的“哀叹”加“无奈”,但相信现状不妨碍有志的陶艺家对环境陶艺的创新的新尝试,近年来我们极高兴地看到,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代表的一批陶瓷艺术家们,在那片得天、得地、得人的土地上,创造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眼球为之一亮的陶瓷公共艺术作品。它们点缀在景德镇的土地上,给陶瓷的故土赋以新陶瓷艺术的内涵。造型以壁饰“构成”的形式展开,点线面的符号,给人广泛的想象空间,跳出概念中的“具像”,重肌理,色单纯,讲气象,有着意象升华之感受。

  在此之前更有前辈袁运甫、祝大年、唐晓禾等先生,筚路蓝缕用陶瓷创作了北京地铁、首都国际机场、武汉国宾馆等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从艺术的角度,陶艺作品美化了公共环境,更重要的是,袁运甫诸先生利用自己的学术与社会影响,转变了某种观念,通过陶瓷这一载体向现代人讲述了一种文化、一种古老文化在现代化的生活中的位置,唤起人们对陶瓷的再认识,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陶瓷作为古老文化的一个“物种”,是不会因物质的现代化而消亡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