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界首彩陶以其古朴、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和简洁生动的刻画纹饰近年来声名鹊起,频频在国际上展出,其发展也引起了当今国际文化艺术界的关注。
界首彩陶的诞生与当地千年之前的古窑有着内在的血脉关系,在界首田营镇的一些村落里,还依稀可见一些上千年的老窑口,记者在这里寻访到了这些传承千年的文化遗存。
计文岗老人是当地还在烧制陶器的仅有的几个人之一。他指着村里几口古窑告诉记者,这些古窑已经用了好多代了,传到他这一辈,已经不能再使用了。当地文化局介绍,计文岗所在的村落被称为计窑村,而计窑是界首田营十三窑之一。据历史资料中记载,界首田营一带曾集中有卢窑、魏窑、张窑等十三个窑口,主要生产三彩刻花陶、民风陶、建筑陶等,继承了传统三彩刻画陶瓷工艺,其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盛行于明清,流传至今。
如今,计文岗家的古窑已经长满了杂草,逐渐地退出了当地人的视线,而计文岗也另辟炉灶,用新建的小窑烧制一些农村常用的陶器,在兴致来的时候,他还对这些陶器上釉上色,做成彩色的陶器,也就是当今世界知名的界首彩陶。
据介绍,界首彩陶采用的陶土取自当地的黄胶泥,也称“黄河淤”,即黄河泛滥沉积下的黄色黏土。其制作可追溯于唐宋,元代以后,界首彩陶在装饰技法上吸收了当地木板年画、剪纸等艺术风格。晚清至民国时期,界首彩陶受到戏曲艺术的影响,出现了大量以传统剧目为体裁的人物场景画,并沿袭至今。
近年来,当地土陶艺人卢山义制作的三彩“刀马人”酒坛受到国际艺术界的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