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景德镇传统青白瓷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的整理与研究——从标准化保护等角度探讨其发展之路






[日期:2024-10-22] 来源:景德镇市东方古陶瓷研究会  作者:汤 辉 张俊娜 李 峰 [字体: ]

摘 要:青白瓷是景德镇最早的一类原创陶瓷品种,其成就了景德镇之名,承载并影响了元代以后景德镇诸多著名陶瓷品种的出现与繁荣,也是景德镇现存陶瓷品种中古窑址遗存最丰富的一类。但青白瓷这类含蓄内敛的陶瓷品种在明代以后逐渐被大众所忽视。本文通过对景德镇青白瓷非遗传承人王双彬、王水彬进行口述史采访,结合文献资料的考证分析,整理总结出景德镇传统青白瓷技艺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其不足,尝试从艺术品标准化的视角为其今后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路径。

关键词:非遗传承人 口述史 景德镇青白瓷 标准化 创新发展
2017年1月,景德镇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布第五批83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王双彬、王水彬兄弟分别代表《景德镇传统制瓷原料加工技艺——青白瓷釉料配制》及《景德镇传统青白瓷制作艺》两项技艺入围(图1)。“景德镇青白瓷”首次成为政府和社会认可的“陶瓷非遗项目”,并明确了这项技艺的传承人。然而,笔者认为目前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足,本文基于对两位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料的整理与分析,对景德镇青白瓷技艺留存、产业发展的现状等做了系统梳理与探讨。〔图1〕

景德镇是北宋著名市镇之一。其镇名确立于北宋景德元年(公元 1004 年),彼时景德镇因瓷业繁荣,一度位列全国市镇税收榜之首。南宋后期蒋祈的《陶记》深入地对青白瓷美学风格、时代背景、行政区域、销售市场、商税制度等情况进行了概括总结,充分反映了青白瓷这类瓷艺品种对于景德镇的历史贡献与价值。

青白瓷白胎透明、青白釉还原气氛烧成的特性,为元代以后景德镇釉下青花、釉里红,釉上红绿彩、五彩、粉彩等品种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是景德镇功不可没的始祖类品种,其技艺的恢复、保护和发展是陶瓷非遗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王双彬、王水彬两位非遗传承人的口述资料整理,笔者将其非遗技艺恢复和发展至今的历程分为三个时期进行表述。再根据现有发展状况阐述其发展瓶颈所在,并从标准化等角度给予发展建议,以期待景德镇传统青白瓷非遗技艺不断传承创新,拥有更好的未来。

一、契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文物局在扬州成立“华东文物培训中心”,彼时浮梁青年王双彬(又名王尚宾)对文物鉴赏充满兴趣,当即赶往扬州报名。但由于并非体制内文博人员而未能如愿,但他在扬州偶遇了著名文物鉴赏家龚明勋先生。

80年代中期,王双彬来苏州拜师并跟随龚先生系统地学习古陶瓷鉴赏,1989年他在上海古玩早市无意间购买了两件宋代青白瓷盏并受龚先生认可,激发了他对青白瓷的研究兴趣。至此,他便对各地馆藏青白瓷进行探访,对景德镇青白瓷古窑址开展深入考察,逐步完善认知。90年代初逐步开始进行工艺实践的尝试,组织家中子弟实践,其弟王水彬、王清彬等逐渐加入工艺试验中。

二、尝试(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00 年代末)

明代以后传统景德镇宋元青白瓷生产技艺逐渐被其他品种融合分化,王氏兄弟无法通过在景德镇直接寻找掌握全套青白瓷技艺的老艺人进行工艺恢复,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嫁接借鉴与长期实践尝试。

1、泥釉料方面

他们在研究青白瓷之初翻阅了不少有关景德镇陶瓷工艺,尤其是泥油料配制方面记载的资料。如南宋蒋祈的《陶记》、元代孔齐的《至正直记》、清代的《南窑笔记》、1982年中国硅酸盐协会编写的《中国陶瓷史》等,尤其是出自宋代本朝的《陶记》中对景德镇青白瓷的泥油料产地和配方均有详细阐述,如:“进坑石泥,制之精巧。湖坑、岭背、界田之所产已为次矣。”“攸山山槎灰之,制釉者取之,而制之之法,则古垩炼灰,杂以槎叶、木杮、火而毁之,必剂以岭背‘釉泥’而后可用”[1]。再结合文献对各古窑址、古矿坑的反复考察实践,采集古籍记载地产出的自然风化瓷石、黏土以及景德镇本地的槎柴灰、石灰石等原料进行尝试性加工试验。到21世纪初王氏兄弟已经能够较好地还原出宋代青白瓷泥油料配方。

2、窑炉烧造技术方面

千年来,景德镇的窑炉发生了巨大变革,从晚唐五代的洞穴窑和小型龙窑到宋代大型龙窑,元代马蹄窑,明代早期葫芦窑再到清代镇窑。但“20世纪60年代,随着柴窑被圆窑、隧道窑等取代,长期以来形成的窑业行帮呈土崩瓦解之势,都昌帮的柴窑业工匠纷纷转做他行,烧窑从一个过去十分高的地位变成了当时不受待见的工种。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传统柴窑都处于式微状态”[2]。在这种状况下,仅在窑炉恢复项目上就困难重重。从起初的气窑试烧,再到以小型倒焰柴窑试烧都很难达到传统青白瓷的烧造环境和非遗传承的要求,要真正还原宋代龙窑的烧造只能借助于外力。上世纪90年代末,王水彬通过在浮梁县本地学习烧制砖瓦的馒头窑,掌握了一定的窑炉挛造及烧制基础,又机缘巧合发现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瓷厂仍在以龙窑烧造日用瓷,于是专程前往顺昌县驻地学习。与景德镇宋代龙窑不同,虽然同属依山而建的龙窑,但顺昌龙窑却属于阶级龙窑,是半倒焰式的分段烧造龙窑。这种龙窑技术与同属福建的德化窑同出一系,其在烧造的环境和火候等方面十分接近宋代景德镇龙窑,而且在窑炉气氛控制及稳定性上优于后者。2001年,在福建顺昌掌握全套挛窑及烧造技术的王水彬回到浮梁储田祖庙村,经过尺寸的改造、反复的调试终于在自家山坡上独立挛建起一座阶级龙窑,用于还原传统青白瓷。利用松木与杂木作为燃料,所烧的窑炉温度经测算其最高可达1330℃,目前该窑及附属的传统作坊仍在持续生产,效果极佳。

阶级龙窑其实也是由宋元时期的龙窑发展而成,大致的营造是以砖等材料依倾斜的山坡建筑,倾斜度在21°左右。由窑门、火膛、若干个室和烟囱等部分组成。各室依次相连,从下至上,底部一室高于一室,形成层层阶级,故名“阶级窑”。每室券顶,室与室下部设烟火孔,以使其相通。各室前部均设火膛。烧窑时,先从最低处的第一室开始,这一室坯件烧成后,再烧第二室,依次相继烧造。从第二室起,燃料由设在各室前部顶端两侧的投柴孔投入火膛。各室烧造时,火焰由火膛斜直喷向室顶,由于隔墙下部烟火孔的吸引,又倒向室后部,从烟火孔进入下一室,并途经其后各室,最后烟通过烟囱排出窑外。阶级龙窑就整体而言,是一个有较大倾斜度的龙窑;就每个室而言,又是一个半倒焰式的馒头窑。既有龙窑装烧量大、产量高的长处,又有馒头窑容易控制升、降温速度等优点,并能充分利用前一室的余热,节省燃料。

3、成型及装饰方面

景德镇传统青白瓷的成型工艺及装饰工艺基本与明清时代趋同,均以快轮、模具、捏雕成型为主,再配合以半刀泥刻划花及捏贴塑装饰。但由于作坊遗存早已消失,明清数百年技艺更迭流失,因此在造型把握、模具制作、雕刻手法、泥塑手法等方面几乎无迹可寻。只能根据宋元器物实物特点及造型需要加以研究反复实践。王水彬生于浮梁乡间,从小与泥为伴,对泥塑颇感兴趣,并曾跟随乡土泥塑艺人学习过泥塑技艺,因此在造型装饰上极具个人天赋,且尤专青白瓷“捏塑”及“半刀泥”刻划花的工艺技法。

例如南宋的璎珞贴塑装饰,看似是将捏好的泥珠进行连串贴附,但烧成后却无法连贯。在反复的实验中,逐渐发现原来璎珞制作是整体成型的,即在模具上均匀刻出平行连贯的几十个一公分左右的凹槽,再将预先搓成条状的泥条整体在凹槽中进行辊压,既能很快地制作出连贯的璎珞泥条,又具备了烧成后宋元青白瓷璎珞的独特韵味。

王水彬经过20余年的反复摸索,终于在尝试中基本还原了数百种景德镇传统宋元青白瓷的成型装饰方法。

三、发展(21世纪00年代末——当前)

1、研究领域 这一阶段的发展可以简单概括为研、产、学、融合推进时期。2010年王双彬、王水彬在景德镇正式成立“景德镇宋元青白瓷研究所”,建成弘扬青白瓷文化、传播青白瓷知识为己任的市级独立应用型非盈利陶瓷科研单位。2011年10月又牵头成立了一个专门收藏研究青白瓷的学术研究团体——“宋元青白瓷研究理事会”[3],理事会邀请国内青白瓷专项收藏家、文博系统专项研究学者、院校专项研究学者共同参与。2019年在宋元青白瓷理事会基础上又成立了“景德镇市东方古陶瓷研究会青白瓷专委会”。2010年以来他们先后在景德镇陶瓷馆(老馆)、景德镇民窑博物馆等机构举办十余场宋元青白瓷专题展览,如宋元青白瓷精品展、宋元青白瓷香具展、宋代青白瓷制作工具利头展等,引起了政府和陶瓷行业的高度关注,吸引了大批青年人开始关注研究传统青白瓷。

2、产业领域 经过尝试期多年的工艺技术提升,王双彬、王水彬团队于2011年11月集合其家族成员所掌握的景德镇宋元青白瓷研究所、高岭特种陶瓷厂、浮梁县储田柴窑基地、昌江村手工制瓷作坊、新都仿古作坊、国贸青白瓷陶瓷店、尚玩居收藏室等共同合并组成了“景德镇饶玉陶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该企业于2015年首批入驻景德镇高端传统手工制瓷业聚集园区,景德镇昌南新区“名坊园”。开始以规模化企业的形式集中生产、展示、销售景德镇传统风格的青白瓷器物。积极尝试复原的宋宴及器物广受赞誉(图2),为宣传景德镇陶瓷传统文化另辟蹊径。〔图2〕 

3、教学领域 经过二十余年的默默耕耘,王水彬成为了景德镇陶瓷行业知名的掌握全套青白瓷制作技艺“第一人”。其作品《珍珠满地壶》获2014年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首届景德镇仿制历代名窑陶瓷精品大赛”金奖;《青白瓷斗器》获2015“景东杯首届景德镇陶瓷旅游商品创新大赛”三等奖。很多作品先后被吉安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等单位及国内外资深收藏家收藏(图3)。本人也受聘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院校,从传统作坊走入大学校园为科班学习的陶艺专业、陶设专业学子教授传统青白瓷技艺实践课程。〔图3〕

四、当前传承发展中存在的瓶颈

经过近30多年的不懈努力,王氏兄弟已经还原了景德镇传统青白瓷的全套技艺,有着丰富的成果。然而景德镇传统青白瓷技艺非遗传承之路却还有着颇多坎坷和瓶颈。

1、目前公众对景德镇传统青白瓷认知程度仍然较低,而传统的精品无法批量化生产,单品的综合成本过高,导致一比一复原的精品器物市场定价较高,难以持续推广。

2、由于青白瓷综合技艺掌握难度大,学习过程长且枯燥乏味,与掌握青花粉彩等单项技艺相比短期内就业压力更大,对于年轻人来说相对缺乏吸引力。王水彬目前只有8名弟子,已经能够独立掌握全套技艺的徒弟也只有4名。而在高校的授课只是面对特点专业的单一专业科目教学,面对的学生数量较少,学分制课程也很难让学生深入性学习。

3、传统手工青白瓷对于器型的精准控制、雕刻的技法、施釉的厚薄、烧成的气氛火候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不同的艺人把握的分寸和手法不同会严重影 响其品质的稳定性,因此亟待出台相关的工艺标准。

五、解决瓶颈问题的思考

1、标准化引入的思考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认定、立档、保存、研究、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等八项措施,而认定、立档与保存最好的方法就是标准化的合理介入。2017年笔者参与宜春市质监局、江西省标准化院、靖安靖窑陶瓷坊等单位联合起草的《传统手工靖安无釉黑胎瓷制作技艺》江西省地方标准成功发布。2019年又参与了《传统黑陶制作技艺》等项目的评审。地方标准对于传统陶瓷制作技艺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制作工艺流程、挛窑与修窑、判断依据、检测数据、传承历史以及发展现状等部分进行了较为精准的标准化表述,是 “标准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验性成果,也是利用标准化手段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生产性和整体性保护已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渠道。王氏兄弟成功复原了断绝七百多年的传统青白瓷技艺。可以说是景德镇传统陶瓷非遗工作保护的一个奇迹。然而恢复时间短,还有很多特定技法有待恢复,且在技艺保存、以及推广方面十分薄弱,因此合理地引入标准化无疑是一种精准有效的推动方法。以标准化的形式加以认定存档和宣传教育,能够让更多有兴趣的青年人、陶瓷手工艺人学习参考,也将为传播与传承赣瓷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需求之间的创新嫁接 宋元景德镇传统青白瓷技艺非遗传承复原并非纯粹刻意仿古,并不是完全追求成品的绝对相似性,所以在理念上首先就要将非遗传承与仿古造假严格区分。非遗是在恢复传统工艺后进行的认定、存档,其意义在于今人对传统技艺的的研究、宣传与弘扬,那这种弘扬就应该适应时代审美与生活需要。比如宋代青白瓷可塑性好,烧成后通透莹润。但铝含量较低耐温度低,很容易在高温烧造中出现变形、粘匣等问题,从而使得宋代青白瓷的废品率极高。因此王双彬、王水彬在工艺上进行了优化和提升。又比如宋代点茶流行,大量的斗笠碗、水注等器型出现在宋元景德镇传统青白瓷中,而这些器物随着饮茶习惯的改变已经失去了主要的使用价值。那么放眼整个景德镇传统青白瓷非遗的发展,也可以在保持原有技艺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革新,比如优化瓷胎、瓷釉性能,尝试适应现代生活的器型进行生产创作。这些将极大地提升传统青白瓷器物的实用性和社会认知、认可度。

3、人才的联合培养机制 王水彬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合作参与学校部分专业的教学已有数年,但这种形式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笔者建议可以聘请资深非遗传承人担任硕士、博士研究生辅助导师或第二导师,参与陶瓷设计学、陶瓷科学技术史等专业高技术顶尖人才的培养或许能够迸发出更为强劲的合力。其次可以与高职院校合作,在学校专门开设专项陶瓷非遗班,系统地培养该项专技人才,毕业后可以直接对接青白瓷等相关企业,专项学习非遗技艺。青白瓷非遗之路任重道远,政府和各界人士也应该积极推动。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发展的有利时机下,积极引导并给予政策支持。将青白瓷非遗由市级推向省级、国家级。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