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广东潮州工艺陶瓷的鉴藏






[日期:2012-07-0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广东潮州,地处我国南疆,位于粤东富饶的韩江三角洲,这里地理形势得天独厚,水陆交通畅利,手工业发达,是国家历史文化古城。在历史上,潮州行政区划多数时间属粤,而文化却与闽南一体,因此陶瓷工艺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

潮州陶瓷历史

潮州陶瓷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遗存在地下的已有不少器物,南澳象山出土的陶器,面绳纹而内壁有印压方格纹,与江西吴城仙人洞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相似;潮州陈桥、梅林湖新石器时代遗址,也出土了网纹陶罐、陶釜,可见距今6000年以前,潮州已普遍使用陶器。

北宋时期是广东历史上陶瓷飞跃发展的阶段。潮州是北宋的瓷都,潮州笔架山窑,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北宋窑址,其产品主要是以外销为主,有碗、盏、茶托、盆、钵、盘、碟、杯、灯、瓶、壶、罐、盂、粉盒、香炉、人物、佛像、玩具等。瓷胎细密纯净,釉色有白釉、青釉、黄釉和酱褐釉,青白釉数量最多。瓷器的纹饰以划花为主,其次是雕刻和镂孔,印花很少见。划花的划痕较浅,线条简朴流畅,内容以弦纹、卷草纹、花草纹、平行斜线纹为主,其次是篦纹、水波纹、云龙纹、莲花瓣纹等。雕刻主要是炉上的莲花瓣,刀法泼辣,刻出的棱角刚劲有力。镂孔仅见于一些炉的底座或器盖,有镂圆形孔或孤线三角形孔,印花很少见,只见到一种花瓣纹。总的来说,潮州窑烧制的瓷器种类繁多,较精致的喇叭口或直口瓜棱腹长流执壶、军执壶、凸雕莲瓣炉、刻花碗碟、瓜菱形粉盒、圆筒形刻花粉盒、莲花三联盒、玩具、人物和佛像等都是当年畅销海外的商品。其中有四尊完整的佛像是潮州窑的代表作,四座像分别刻有“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五月”、“熙宁元年六月”铭文,井刻有潮州地名、水东(即笔架山)窑名、供奉人和工匠姓名。五类铭文俱备的宋瓷佛像在国内仅见此四尊,其文物学术价值之高,可以想见。值得注意的是潮州窑出土的高鼻卷发瓷西洋人头像和一批瓷西洋狗。狗的脸部很短,耳圆而大,下垂身矮,姿态各异,有头作倾斜状的,有蹲坐有站立的,有停步而吠的。雕刻捏造技巧相当高明,造型生动逼真。当年潮州艺人用不同的手法,制作出不同姿态的瓷西洋狗和瓷西洋人头像,无疑是为了满足对外贸易的需要。同时,这也可视为现在潮州工艺瓷的肇始。

到清代,潮州瓷业中心移到近郊枫溪,并保持着一定的生产规模,继续生产出口瓷器。如清代文献《瀛环志略》婆罗洲条载有“每年广、潮二府有数船入港贸易,获利甚厚”。史料记载,称潮州“南洋交通畅达,日用粗瓷大旺”。此时,瓷器制品除普通日用食具外,还有美术玩具、观音佛像、挂壁花瓶、文房杂品等多种工艺美术瓷。


潮州工艺陶瓷特色

工艺陶瓷是潮州陶瓷中最早出现的一个门类,也是目前产业最大的一个门类,主要有通花、瓷花、瓷塑、仿古彩等品种。

通花瓷器是潮州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雕贴镂空、精巧玲珑的陶瓷艺术品类。早期通花手工拉坯成型,图案以梅、竹为主,贴于湿坯之上,再进行手工镂空雕刻,烧成后不加彩绘。后期通花改用注浆成型,使产品器形向多样、精细迈进,同时上釉装饰。改革开放后,随着陶瓷技术的发展和对外文化、贸易的拓展,通花瓷品种迅猛发展,突破小型器件和单层镂空的限制,生产出双层和多层可以转动的通花大型陶瓷器件,并出现了与实用结合的台灯、花瓶、笔筒等装饰品、日用品。

高级工艺师杨坚平先生认为:通花的造型设计,既要考虑镂空的艺术效果,又必须考虑到陶瓷成型和烧成工艺的制约。一般常见的通花瓷,除了底纹装饰之外,还有以下的装饰方法:

一是通花在雕镂烧成品之后,与釉上彩绘结合,一雕一彩,相得益彰。

二是通花与浮雕结合,一虚一实,主次分明。镂空底纹为虚,浮雕装饰为实,虚实适度,构成统一整体。

三是通花与瓷花结合,相托相映,互露其美,共表其精。瓷花或寄贴于通花之上,或丛生于通花之中。通花靠瓷花装饰,瓷花靠通花扶持。这一类装饰,人们称之为“寄花通花”,是所有通花瓷雕中,最为完美的装饰手段。在工艺制作上,瓷花是用手工将精细的瓷土捏制成各种瓷花,再把各式瓷花巧妙组合,制成花篮、盆景,或寄贴于挂盘、挂屏、通花瓶之上。捏制的瓷花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其中尤以菊花、梅花、水仙、玫瑰、牡丹等最为出色。  

1978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访华,邓小平将潮州枫溪自行研制的高达1.3米、内外三层的“友谊通花瓶”作为国礼送给金日成,其造型之精美、技艺之精湛,令人叫绝。一时之间,潮州工艺陶瓷在海内外名声大噪。另外,陈放于人民大会堂的“春色瓷花篮”、曾受周恩来总理称赞的“况钟访鼠”和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的“金陵十二钗”以及“中华一绝”特大挂盘、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巨型浮雕瓷壁画“清明上河图”,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潮州工艺瓷的最高水平。

潮州的工艺陶瓷,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汇集了潮州木雕、石雕、嵌瓷艺术的技法;另一方面取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的瓷塑的石湾陶塑之长,自成一格。现在,潮州工艺陶瓷以其“清新、素雅、细腻、玲珑”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其中素雅清新的仿古瓷,是近代潮州工艺瓷的另一成果。它运用传统彩瓷的技法,吸纳西洋画法的艺术特点,中西合璧,融合众家之长而为己用,形成独特的工艺形式。此外,潮州日用瓷更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以其瓷质细腻、晶莹剔透成为国内外高级酒店的首选餐具。正因此,潮州工艺陶瓷已渐渐成为收藏界的新崇而备受关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