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工艺美术大师熊国辉江河源作品欣赏— 闽江源






[日期:2016-08-07] 来源:花园报  作者:班钢 戴涛 [字体: ]

闽江,是中国福建省最大入海河流,是福建重要的母亲河。1991年和1992年,福建省闽江流域规划开发管理办公室组织闽江江源考察队,两次对闽江江源进行考察,确认建宁县均口镇台田溪为闽江正源,闽江源流为台田溪—水茜溪—九龙溪—沙溪—西溪—闽江。台田溪源头从严峰山西南坡岩下流出涓涓细流,并在峭壁下汇成一口约三四平方米的水潭。为此,“闽江办”在源头处的峭壁镌刻“闽江源”三字摩崖石刻。闽江的三大主要支流建溪、富屯溪、沙溪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穿过沿海山脉至福州市南台岛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出琅岐岛注入东海。

熊国辉青花作品《台田村风貌》

作品描绘的是闽江源第一村台田村的风土人情。走进台田,一眼望去,尽是原生态的山林景象,阔叶林、混交林、灌木丛,全村以山地为主,其中国家生态公益林面积2.1万亩,国家自然保护区面积1.2万亩,可以说台田村是个名副其实的自然公园村。作为江河源头村,生态是台田最大的财富,闽江源头是水土流失敏感地区,源头的居民很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台田所在的建宁县通过实施“造福工程”帮助闽江源核心区村民逐步迁出保护区。在台田村的一个自然村,原有20户村民,现在大多人去楼空,村民为了源头生态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熊国辉在创作时也把生态作为表现的重点,瓶身用实笔写意的技法寥寥数笔,浓墨重彩渲染出村庄周围植被的主体,村庄被包裹在层层的阔叶林中,台田村幽静、苍翠的自然神韵表现的淋漓尽致。台田村地处闽中,闽中是福建开发最晚的地区,闽中移民大部分是闽北移民的分支。这里青山长绿,植被多样,宜于农耕。但由于谷地狭窄,水陆交通不够畅通,与外地交往历来比较困难。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养成了闽中人知足长乐、眷念故土、安土重迁的思想,体现在建筑风格上,形成传统民居外观纯朴、不求奢华、讲求实用的山林文化气质。闽中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有“一明两暗”、“三合天井”和“连排屋”、“土堡围屋”等。由四周极其厚实的夯石生土的“城堡”环绕着中心合院式民居组合而成,是闽中民居的一种独特形式。

熊国辉釉上彩瓷版画《闽江之源》
 
作品即以粉彩山水作为表现形式。粉彩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在艺术上融入了传统山水国画和西方油画的创作方式,以“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画工细腻、风格迥异”的艺术特点而风靡古今中外。清末陈浏在《陶雅》中盛赞粉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版画画面笔触细腻,色调淡雅。从构图上看,画面分上下两个部分,呈张敛之势。上部山石云树、泉流路径向外伸开;下部崖石平正,将上部的外散之势向内收敛,这就使得整个画面聚散有度、气韵生动。从创作意境上看,熊国辉充分运用空间境象,创造出虚实结合的空间,以云雾烘托山石,闽江之水似从天上而来,引人无限遐想。熊国辉特在创作时注意细节的处理,作品线条生动、山石草木轮廓纤细,特别是画面下部看似漫不经心地放置两位游人,为观察上部的泉石提供了新的视角,也让其飞动之势有了观照。这样的处理方法毫无疑问来源于艺术家对自然和生活细腻、独特的感受,所以在进行创作时便可信手拈来,却有着画龙点睛的效果。

熊国辉,生于1957年,江西景德镇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首届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绿宝石玉瓷网签约的著名陶瓷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景德镇陶瓷名家协会会员,景德镇高岭陶艺协会会员,景德镇珠山画院陶艺中心副主任,
自1984年大学美术系毕业后,一直从事陶瓷艺术专业创作。作为当代陶瓷艺术“传统派”的代表之一,他对艺术潜心研究,勇于创新,把传统陶瓷技艺与现代审美观念相融汇,创作出了一批有强烈艺术个性的陶瓷艺术作品。其作品涉及青花,高温颜色釉、陶艺、珍珠釉墨画瓷等,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熊国辉对水墨画偏爱有加,在汲取中国水墨画的文化精髓上,不断在陶瓷上进行探索和尝试,终于在陶瓷领域创制出力作珍珠釉墨画瓷。其作品富有浓郁的中国水墨画色彩,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艺术享受。从艺30年来,熊国辉的作品深受国内外陶瓷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和好评。他创作的珍珠釉墨彩瓷盘“春风得意”、瓷瓶“山幽水静”、“山色朝晴”,瓷版“江南春晓”等作品,相继在第三届、第五届、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上荣获银奖。其作品珍珠釉墨画瓷板“江南情”获得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项——笫十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山花奖”,作品《江南秀色》被中国陶瓷馆永久收藏。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