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景德镇陶瓷商会主办,兆云陶瓷艺术中心、王锡良家族艺术馆承办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精品展——景德镇兆云陶瓷艺术中心暨王锡良家族艺术馆陶瓷精品展”在本市解放北路与津湾广场交口中国金融博物馆(原天津青年宫)开幕。著名陶瓷艺术大师、仿古瓷制作专家叶兆云与陶瓷泰斗王锡良的长子王阿青、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魏小毛、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叶才金等众多陶瓷界重量级人士亲临现场,与本市玩家面对面进行交流。
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名家名作共计500余件(套),包含了从景德镇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到大师的作品,如“珠山八友”的后代王怀俊、汪桂英、汪平孙的作品,国学大家王寿霖的作品,当代大师熊刚如、赖德全、刘远长、邱含、何叔水等人的作品,其中多件为全国获奖佳作,堪称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的津门盛会。据悉,展会将于11月20日结束。
没有“辨伪”困扰 收藏门槛不高
我国古陶瓷的制作技艺在世界上长期处于一流地位,众多流传下来的陶瓷精品为全世界的藏家们竞相争藏,价格屡创新高。去年的这个时候,全世界的媒体都报道了一件事,就是一只清代乾隆官窑花瓶在英国拍出了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再次刷新中国瓷器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但是在很多普通的收藏爱好者看来,购藏一件有投资价值的官窑名瓷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因为出现在拍卖市场的官窑精品,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身价,让很多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而流散在古玩市场中的瓷器,价格虽然具有诱惑力,但是不懂行的人又不敢轻易下手,因为“高仿”日益泛滥,有时让专家们也难分真假。在这种背景下,当代艺术瓷的收藏显示出了很大的吸引力,首先,现在这些大师的艺术水准与制作技艺并不比那些古代名家逊色,而且,他们的作品通常配备“身份证明”,在收藏过程中不会有真伪的困扰,最重要的是,这个板块的行情才刚刚启动,还没有经过爆炒,也就是说,现在入手,还会让玩家显得很从容。近年来在嘉德、保利的拍卖场中,当代陶瓷都开始成为重要的一部分,成交情况喜人。可以看出,当代陶瓷的收藏热潮已经来临。
从摹古到创新 大师作品受瞩目
此次展会中,最耀眼的当为叶兆云先生的作品,作为陶瓷界的艺术大师,叶兆云的仿古瓷技艺在业内很有影响力。据介绍,叶兆云12岁时即拜著名书画家王寿霖先生为师,潜心研习丹青,他刚出道的时候,正值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业界的仿古潮刚刚兴起,对叶兆云产生了极大影响。于是从仿清三代入手,叶兆云开始了仿古瓷的制作,从拉坯成型到彩绘烧炼,叶兆云都能独立完成。古瓷的釉与现代的釉有着很大的区别,叶兆云从釉上研究,运用新彩、粉彩、古彩、广彩结合,制作出橘皮釉,开始为业界瞩目。1992年,他开始仿晚清瓷,并在同治彩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方向,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做仿古瓷,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活儿,从初涉仿古瓷到成为仿古瓷名家,叶兆云经历了很多。由于在岁月传承中许多核心技术的流失,以至于每一个细节,他都要走访许多窑口的老师傅,并通过自己的琢磨,反复试验,包括瓷体的重量、器型的大小以及釉料、泥坯等,叶兆云一步一个脚印,在实践中攻破了一道道难题。被业界称为“仿古奇人”。为了研究元青花,他还远渡土耳其,与当地的学者一起对散落在土耳其的元青花珍瓷进行学术探讨。
作品能够做到“仿古神似”,已经很难得,更难得的是还能有所创造,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叶兆云的陶瓷作品整体画面以工为主,以写意点缀,既有传统风韵,又有现代感觉。作品不但在国内受到赞誉,还多次在国际举办展览,并被广泛收藏。长期以来,叶兆云在业界获得的奖项多得数不过来,但是他很看重去年在天津津洽会上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评选的金奖,因为这是“和天津的缘分”。
此次,景德镇的艺术家们还带来了红花炉、白瓷板和白盘,现场展示的复杂的陶瓷绘画与陶瓷烧制技术,也会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到艺术珍品的创作过程,领略到当代陶瓷艺术的真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