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拍卖会走势显示,佛教题材的艺术品,特别是佛像的高端收藏表现出量价整体走高的趋势。广州是著名的千年商埠,礼佛盛行信众众多,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瓷杂、珠宝、玉石专业鉴定委员会副主任,资深的佛像经营、收藏行家老地说,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广州明清时期的鎏金、紫檀、象牙、瓷器等材质的观音像多在2000元至1万元左右,现在至少上涨了二三十倍,精品更高达100倍以上。但目前藏家以北方人和新广州人居多。
■收藏周刊记者 赵旭虹
老地的话
“与广州人务实谨慎相比,北方买家和新广州人出手阔绰,因此,北方人与新广州人渐成观音像收藏主流,收藏既有信仰需求,又有投资保值的目的,更有彰显身份的作用。”
“古佛像的工艺有一个精妙之处,就是你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看,都能感受到观音慈爱悲悯的眼光。”
“尽管收藏市场赝品猖獗,但艺术品的神韵是怎么样也无法复制的。”
古玩市场很少见到佛像身影
位于文昌路的岭南古玩市场是广州著名的古玩市场之一,这里聚集了上百家多年经营各式古董的商铺,收藏周刊记者是周三下午来访的,在市场上走了一圈后发现,偶有一两个买家在看货询问外,其他商铺显得较为清静。这里也没有经营佛像题材的专门店铺,只是间或有一两件古董佛像夹杂其中。
藏家老地的“玉液堂 ”就在二楼,是较多集中了古董佛像的店家。在约10平方米的空间里,除了众多的古玩外,就摆放了7尊观音像,老地介绍说,这些观音像包括宋代观音头像、宋三彩观音陶塑、元代准提菩萨、辽金磁州窑佛龛、陈伟款德化瓷观音、清三代观音牙雕等,当然,家里收藏了更多。
收藏主流从港台到北方藏家
老地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涉足古董市场,见证了广州文物市场30年的变迁。他说,1980年—1994年,是广州文物市场的鼎盛期,全国各地大量的精美文物涌进来,以佛教主题的观音系列为例,乾隆以前的精美观音塑像,包括鎏金、金、铜、铁、瓷器、象牙、木雕、竹雕等材质,都很容易在市场上找到。上世纪80年代,明清时期的鎏金、紫檀、象牙、瓷器等材质的观音像市场价格,在2000元到1万元之间,现在则上涨了二三十倍以上,精品则有100倍以上。但现在想请一件乾隆以前的观音像也不容易了。
1994年以前,当时观音的收藏主体是港澳台的藏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老地曾请回来一组明代贴金三世佛木雕,坐像有1.2米高,表面七成的金箔保留着,品相极其完美。当时的市场价才2万多元,被一个香港人请去,后又被一新加坡人收藏,现在的价格已过千万元,并受到了当地国宝般的礼遇。这组三世佛坐像慈威并重的宝相与精湛的工艺,至今让老地难忘。
随着经济的日益强大,国内的收藏规模和实力不断提高,加上拍卖市场的推波助澜,人们收藏佛像艺术品的热情不断提高。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0年期间,部分珠三角的藏家曾活跃于本地佛像收藏。但进入21世纪,北方人与新广州人渐成观音像收藏主流,与广州人务实谨慎相比,他们出手阔绰,舍得花大价钱来买。究其原因,老地认为,主要是广州人小富即安务实的作风及文化底蕴的局限所致。“北方人与新广州人收藏观音像的目的既有信仰需求,又有投资保值的目的,更有彰显身份的作用。”老地直言。
赵旭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