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德化窑白瓷的鉴赏和收藏






[日期:2012-02-25]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作者:何小龙 [字体: ]

“象牙白”瓷的鉴赏应注意:

  1. 产品造型厚实丰满,装饰部分讲究自然大方,手拉坯或捏塑接口处过渡流畅。胎体细腻,胎质坚硬,德化窑独有的中低温材料配方,是闽南周边窑场乃至景德镇窑生产的白瓷所不能相比的。

  2. 釉层均匀莹润玻化好,釉色白中微闪黄色,似象牙色犹如凝脂。

  3. 叠烧器物内壁有支钉痕迹,其他器物足底有谷壳或匣钵砂的痕迹。

  4. 瓷雕品有个性风格,许多器物在不同的位置上压有作者的印章,以及年号款和地名款等,有些产品壁内可见印装合缝的痕迹。

  “猪油白”瓷的鉴赏与“象牙白”瓷的特点大同小异,主要是:手拉坯或捏塑接口处过渡流畅。胎体细腻,胎质坚硬,釉层均匀,釉面莹润玻化好,釉色透光折射犹如油脂,这种滋润油脂感是釉面所独有特征。其工艺与“象牙白”瓷一样,叠烧器物内壁有支钉痕迹,器物足底有谷壳或匣钵砂的痕迹。

  “葱根白”主要是民间日用瓷。传世较多都是一般的瓷器,如碗、盘、杯、碟、钵、盅、盒、壶、小罐、西洋工艺瓷雕、人物瓷雕等。特征是造型丰满结构严谨,细部装饰精巧。胎釉结合紧密,胎色白质地坚硬,釉色洁白如葱根。许多日用器留有明代窑工刀法痕迹,真正的雕刻痕迹最为明显和突出。

  清代的德化窑基本延续明代的器种,中晚期的瓷器较为普通,许多器型直接用青花瓷器型,雕塑风格与明代有了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头饰、胸饰、首饰等的变化,以及花纹线条讲究刀法锋利。老道光洁,大件器物以手拉坯为主,雕塑以模印后再细雕,胎体厚薄不均但时代的特征较强。胎釉结合紧密,有“糯米胎”现象,中晚期主要以质地坚硬的还原瓷胎质为主:釉色清白莹润度一般,釉中钾高易见,还原瓷釉色微泛青在积釉处较为明显。器底有清代装烧工艺的特点,釉和底有细砂痕。

  民国时期德化窑白瓷造型粗糙、笨重,器型搭配一般,艺术效果较差;但雕塑工艺仍有发展,雕塑作品不亚于明清时期;其次胎中杂质较多,质地较暗实,釉面呈灰青白色;制作方式由初期的陶模成型发展到晚期的石膏模注浆成型,成型方式的不同留有明显的时代制作特征。

  作者:贵州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贵州省鉴定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陶瓷鉴赏家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