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对艺术品投资的关注持续升温,财富阶层的不断扩大使艺术品收藏市场快速成长起来。由于艺术品背后蕴涵的特殊的文化属性,加之高净值人群本身对于精神层次的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艺术品投资与私人银行的“联姻”显得顺理成章。
随着传统财富管理概念的普及,普通投资者都开始参与到投资理财中,而对于经济上先富裕起来的高净值客户,银行需要提供的是更加特色鲜明的服务。艺术品投资虽有异于传统意义上的理财产品资产种类,但具有与资本市场相关性较低的优势。同时,艺术品的价格变化往往比较遵循其内在价值,受资产价格波动影响较小。将艺术品投资纳入资产管理中,有利于完善资产配置结构,分散投资风险。对于私人银行来说,为私人银行高净值客户的资产配置和风险分散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也为银行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以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为标志,中国本土私人银行业务自2007年发端伊始,已经走过了4个年头。随着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其服务已经涵盖了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以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领域。作为舶来品的私人银行,在国内市场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私人银行发展至今,被世人所熟知的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如提供专属理财产品,为外汇、股票、大宗商品等投资品种提供操作建议等传统资产配置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因而私人银行已经开始涉猎更为广泛和细致的服务。同时,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传统的资产投资方式,如房产、名表、豪车、黄金等俨然已无新意,开拓新的资产投资渠道成为私人银行专为高净值客户服务的首要任务。而近年来火热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正好契合了私人银行开拓新市场的要求。艺术品投资业务成为私人银行新的财富保值、增值渠道,也成为银行间争夺高净值客户的法宝。
国内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业务还不完善
目前,私人银行参与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方式,银行直接购买具有投资潜力和增值空间的艺术品,作为收藏或投资,同时接受艺术品作为信贷融资抵押。这种方式存在于欧、美的一些私人银行间,如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二是间接方式,将艺术品的投资交易纳入理财产品中,私人银行作为第三方,不直接参与艺术品的交易买卖。由于直接方式要求私人银行具有较高的艺术品鉴赏能力,而国内私人银行在这方面存在欠缺,所以,间接方式是国内私人银行涉足艺术品领域采用的主要模式。
目前,国内仅仅发售了4款产品,分别是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的“非凡资产管理——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2号、建设银行的“国投信托·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的“私人银行艺术鉴赏计划”。
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是国内首只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产品,这款投资计划的存续期为两年,主旨是购藏中国近现代水墨画、油画作品。产品到期后,年化收益达到12.75%。2010年,民生又推出了“非凡资产管理——艺术品投资计划2号”,起点金额50万元,理财期限为3年。募集资金仍按照一定的比例投资于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艺术品和少量的古代书画作品。该类产品基本属于直接投资,产品的到期收益取决于所投资艺术品的价格变化。
相较之下,建设银行推出的“国投信托·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更像是打着艺术品投资的旗号进行信托融资。该计划由投资顾问保利文化选定一批藏家手中的当代著名画作作为投资标的,并进行价值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计划的募集资金规模,主要用于购买数名著名画家画作的收益权,投资者能享受到7%的预期年收益。藏家可以根据约定对这批艺术品进行回购,并向投资者支付相当于当初定价7%的费用。否则,将对作品进行拍卖以确定藏家和投资者的最终收益。此类产品更像是以艺术品作抵押向投资者进行融资。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推出的“艺术品赏鉴计划”则是类期权的艺术品投资产品。投资者从银行提供的艺术品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交付一定的保证金,即可拥有为期1年的独享鉴赏权益。1年内,若该艺术品升值,投资者可随时以原约定价格购入该艺术品。若要退还艺术品,则需支付2%的管理费方可拿回保证金。
从火暴荧屏的鉴宝收藏类节目,到拍卖市场上屡屡刷新历史纪录的成交价格,在艺术品大受追捧的背景下理应遍地开花的艺术品投资产品却只有寥寥数款。可见私人银行也意识到光靠推艺术品投资理财产品来参与艺术品市场,显然还值得商榷。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艺术品流通性方面,艺术品由于其特殊属性,流通变现难。艺术品流动性低,投资群体小,银行在艺术品投资产品的存续期限内获取高收益的难度大。
二是客户需求方面,客户需求量小。在日趋壮大的私人银行客户队伍中,实际真正有收藏爱好的客户比例非常小。真正有收藏爱好的私人银行客户,更想要完全拥有艺术品的物权,而并非买卖艺术品赚取差价暴利。
三是银行方面,对艺术品投资领域经验的欠缺也是制约私人银行进行艺术品投资的一大阻碍因素。银行拥有大把的金融投资和资本运作高手,而能将艺术品鉴赏与资本获利完美结合的却寥寥无几。
四是信用风险,艺术品的鉴赏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对于其价值的评估主观因素太明显,缺乏公平透明的机制。而银行在与专业的艺术品机构合作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信用风险,带给艺术品理财计划的风险也是难以估量的。
国内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业务应有本土特色
国外的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业务已经发展成为相当成熟与完善的艺术银行,这对于近几年才兴起的国内私人银行,只能是望其项背。诚然,国外成熟的艺术银行,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但是,国内的私人银行艺术品业务拓展一定要有本土化的特点,单凭概念的炒作只能是一时的噱头。如何完善实质性的内容,并长足发展,还是要有更符合自身特点的路径选择。
首先,客户的培育、定位与细分。国外原始资本积累所用的时间要几倍于国内,除了新富人群,国外资本财富的传承往往已经过了几代人。而国内的富裕阶层基本都是改革开放后通过自主创业才成长起来的,他们虽有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的需求,但大都缺乏对艺术品鉴赏的眼力和经验。这就需要私人银行充分整合资源,加强与艺术品专业经营机构的合作,通过艺术品鉴赏咨询服务,帮助客户提升对艺术品的品鉴水平和投资技巧。而客户的定位与细分则是要求私人银行充分研究客户对艺术品投资的兴趣点,分清楚客户是热爱艺术的收藏家,还是追求利润的投资者,然后再根据客户的兴趣点,有的放矢,提供专业精致的服务,设计不同的产品,包括为收藏家式的客户提供收藏品渠道资源,指导客户参与艺术品竞拍交易,代客户购买艺术品,为投资者型的客户遴选艺术品,提供艺术展览、艺术讲座等特色服务。
其次,艺术品投资是一种文化消费,在资产配置中属于高端附加服务,无论是消费初衷还是运作模式,都不同于纯粹的金融投资,而艺术品的价值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显现,所以从事艺术品投资需要耐得住寂寞,将投资重点放在艺术品的未来价值上。不是单纯追求相对量的增长,而是要求绝对量的增加。银行要做的是不断地明确和完善艺术品服务的方向和策略,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同时,提高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从业人员的能力,打造合格的复合型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专家,强化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水平,避免因为业务“外包”而产生的风险,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掌控力。
再次,制约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来源于艺术品市场的不确定性,艺术品的真伪鉴定以及价值评估上。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艺术品投资,都具有商品属性,最终还是要和货币画上等号。由于艺术品的估价缺乏客观的工具和参照,在进行艺术品投资产品设计时面临初始定价难题。这时构建艺术品量化估值定价体系和风险控制系统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构建艺术品量化估值定价体系,利用计量经济模型与现代统计方法对艺术品的价格、投资回报率等进行评估。如能将此体系构建成功并不断完善,私人银行和投资者对艺术品投资理财产品在投资的时机、价格选择上将会有更大的把握,这对于私人银行设计高质量的艺术品投资产品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在私人银行充分熟悉艺术品市场后,也可着眼于被低估的未来有价值增长空间的艺术作品,尝试以其自有资本购买和投资艺术品。大型金融机构和投资资本的介入,也可影响艺术品的价值和客户的买卖行为。尝试建立艺术家培育资助基金,也可对艺术品行业和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总而言之,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业务发展的道路还很长,如何在服务客户、创造利润、控制风险和推动艺术品投资发展之中找到平衡,是私人银行艺术品投资领域必须要攻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