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图文]传奇沉船“泰兴”号出水文物中国首展






[日期:2021-11-05] 来源: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作者:佚名 [字体: ]

200年前,一艘满载香料、丝绸、茶叶、瓷器和2000余名乘客的中国巨型三栀帆船“泰兴”号从福建厦门港启航,驶往东南亚巴达维亚,不幸在印尼触礁沉没。

在那一刻,一艘搭载鸦片的英国乡村船“印第安纳”号正好从旁驶过,船长基于人道主义出手相救,最终仅救起190人。

这场大海难的伤亡人数超过了约百年后的“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因此“泰兴”号也被称作东方的“泰坦尼克”号。

1999年,“泰兴”号沉船被打捞出水,起获瓷器超过35万件,轰动世界。关于“泰兴”号,有着道不尽的话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潜入”深蓝,跟随一场展览来探索这艘神秘又凄美的沉船背后的故事。

8月24日,“远帆归航:‘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在上海的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幕。这是国内首次“泰兴”号沉船主题大型展览,集中展出400余件沉船出水器物,呈现“泰兴”号的传奇经历。

“泰兴”号沉没于1822年,之后不到2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古代的帆船就此永远从海上消失,因此“泰兴”号可视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后的“帆影”。

 
19世纪的中国远洋木帆船

“泰兴”号还是为数不多具有丰富文献记载的沉船,我们今天甚至可以了解到这艘船及船长的确切名字,她从哪里来、又开往哪里、何时失事等信息。

古书《通往东印度群岛的航海指南》中有关于“泰兴”号含糊不清的记载。该书作者詹姆斯·霍斯伯格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官方水道测量员。

1822年12月3日,《伦敦纪事晨报》对东南亚报纸《The Calculla Gazelle》的转载,上面有关于“泰兴”号失事的报道。

2000年,德国纳格尔拍卖行拍卖了大批“泰兴”号出水的瓷器,这些文物因此流散世界各地,国内罕有收藏。

2018年11月,泮庐集团从英国联邦贵金属公司购回12万件“泰兴”号沉船遗物。这批随着“泰兴”号沉寂海底的珍宝,得以回到祖国怀抱。2020年,泮庐集团向中国航海博物馆捐赠了100件“泰兴”号沉船出水瓷器。

“泰兴”号出水青花花卉纹盘

据中国航海博物馆陈列展示部主任毛敏博士介绍,“泰兴”号是目前海洋考古中发现的最大的中国木帆船,也是打捞完整文物数量最多的沉船。

“泰兴”号沉船出水瓷器中绝大部分为青花瓷,还有一部分白釉、五彩、青褐釉瓷器以及宜兴紫砂等。这些青花瓷器大都是18世纪和19世纪初由福建德化窑口生产,出口亚洲市场,以碗、盘、碟、杯、盒、勺等日用品为主,饰有花卉、人物、动物等图案,布局疏朗、器型规整。

“泰兴”号出水五彩盘

青花瓷的每款纹饰有不一样的寓意。灵芝纹是以“仙草”为主题,象征长寿;山石花卉纹代表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花篮纹则寓意吉祥、庆贺。

这件德化窑青花团菊折枝花卉纹盘,是本次展厅中唯一一件团菊纹饰的器物,代表着高洁的品格。

德化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自夏商至明清,传承数千年,目前已发现宋、元、明、清各代窑址180多处。

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繁荣,德化瓷器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输出商品。明代德化创烧的白瓷,质地温润细腻,釉面晶莹如玉,被西方视为中国瓷器之上品,有“中国白”之称。

2015年,德化被联合国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世界陶瓷之都”称号,是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一张张如海浪般翻涌的青花瓷盘,诉说着它们伴随“泰兴”号沉浮200年的故事,向国人揭开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并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及德化瓷外销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