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为什么高端艺术品拍卖的成交价与估价相差悬殊?






[日期:2010-04-02] 来源:浙江在线-世纪美术   作者:刘晓丹 [字体: ]

 
  在高端艺术品的拍卖中,有两个重要价格数据:成交价和估价。一般而言,“成交价”指拍卖师在拍场敲定的落槌价与买受人佣金之和。“估价”指在拍卖之前,拍卖行预估的价格区间,大多会在拍品图录上标注。旁观者通常比较关注成交价,对估价不大注意。但对于当事人,二者都很重要。尤其买家,会在竞买之前仔细研究估价,作为出价的参考。拍卖公司的“估价”,是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权威人士确定,所以按常理,成交价应该与估价相一致,至少不会相差甚远。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马健在其专著《收藏品拍卖学》中,曾对此做过专门论述。他选取“朵云轩1993-2002年书画拍卖成交价前100名目录”作样本,发现其中成交价位于估价区间的,仅有19件、不足总量的20%。笔者也统计发现,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在“吴冠中作品拍卖成交价前90名”中,成交价位于估价区间的,仅有14件、不足总量的17%。偏差为什么竟有如此巨大? 

  一方面原因,来自拍卖行。 

  有些是估价者的无奈之举。评估当前拍品价格的重要参照,是以往的成交记录,尤其是最近一次成交价。但是,高端艺术市场的拍品大多很珍稀,相似拍品出现的机会并不多,经常找不到相关的依据。这时,“权威人士”就只能在掌握有限信息的情况下,自由发挥。 

  也有些是拍卖公司的故意误导。因为拍卖前的估价可以对竞买者产生心理暗示,影响其竞买决策,而拍卖公司收取的佣金又直接跟成交价挂钩,他们自然希望成交价越高越好。为了切身利益,有时拍卖公司的估价就会偏高。另外的情形更为恶劣。夏叶子就曾指出,一些不规范的拍卖公司为达成交易,会迁就买卖双方暗箱操作。它与买卖双方事先约定真实的成交价和佣金,然后在拍场表演,虚拍到很高的价格给别人看。为了掩人耳目,有时也会尽量高估。 

  更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则来自“理性评估”和“冲动竞买”之间的巨大反差。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基本假定——“理性人”。假定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都充满智慧、精于判断和计算,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轻信盲从,他们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理性人”有两个重要特征:1、了解自己的偏好,对自己的目的认识明确,对经济生活中的任何变动,都能做出独立选择;2、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 

  “理性人”假定,是想从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众多复杂因素中,抽出基本因素,并据此预测人们的经济行为。其实,除了前述的“自由发挥式”和“弄虚作假式”估价,大多数评估还是力求客观准确的。估价者的依据,既包括作品本身的性状,也包括当前的市场行情等等,他们所做的,正是“理性人”式的独立理性选择。 

  但在拍场上,竞买者却很难做到完全的独立和理性。 

  马健举了一个生动的案例:某次拍卖会上,一件估价为3500-4000港元的汪精卫书法,举牌踊跃,价格飙升到4万元后,仍有两位竞价者互不相让,直到以22万落槌。有趣的是,成功的买受人在签署确认书时,一脸沮丧,因为价格大大超出了他的预计。该成交价高达估价的50余倍,并保持了10年纪录。我们看到,经常有惊心动魄的竞价场面,经常产生不可思议的天价,也经常有估价不高的精品悄然流拍,究其原因,许多与此同出一辙。难怪,不少专家都告诫竞买者:“进入拍场之前,先要给自己定一个价格上限。” 

  在进入拍场之前确定的价格上限,一定就理性吗? 

  也很难。比如近几年,当代艺术价格一路疯涨,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尽管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泡沫的存在,但在巨大涨幅的诱惑下,仍有人铤而走险。在集体的市场狂欢中,再保守的估价都可能轻易被突破,在“只要买就赚”的逻辑里,有多少人能够理性地控制自己呢?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拍场上都是“理性人”、全部失去冲动,那么拍卖也就没什么魅力了吧!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