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在博客中认定“造型有本,设计有度,完全乾隆官窑盛世气象,只是卖家几十年来自认不够官窑,常年随意搁在明处陈设,偶尔插花,这多少应了古训:有心栽花花不放,无意插柳柳成荫。”借北京卫视“天下收藏”栏目走红的香港古玩商翟健民在微博(http://weibo.com)初指“真的是世纪大笑话”,旋又辩称:“描金印花粉彩壶,是乾隆的,而且是世纪精品!”。
北京鉴赏家王志军从图片分析,该瓶“器型俊美,应系在乾隆玉壶春瓶的基础上,颈部两侧加双兽衔环,瓶颈部加粗,瓶口外撇度变小发展而来。外壁剔刻仰蕉叶纹和倒蕉叶纹、连续回纹,分别施以松石绿釉、矾红描金、霁兰地描金、白地粉彩装饰。器型纹饰制作规整精细,所施彩色符合乾隆时期彩色特征。”特别是“霁蓝描金和白地粉彩花鸟纹饰与北京翰海2007年6月25日拍卖的乾隆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卉纹大瓶、北京故宫收藏的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诗句纹大瓶上的部分纹饰画工、彩釉呈色相似。底足外很细的一圈红釉描金连续回纹与香港佳士得2003年10月27日拍卖的清乾隆粉彩婴戏双龙耳瓶底足外纹饰相同。外壁的松石绿釉与北京故宫藏清乾隆‘瓷母’上的松石绿釉呈色相同。更为重要的是,开光内的花鸟纹饰与清初恽寿平及乾隆时期宫廷画家钱维城、邹一桂的画风、画法一脉相承。有心人可参看《文物天地》2011年第4期封底刊登的中国嘉德春拍上拍的恽寿平《菊石图》。只有乾隆官窑才有此赋彩水平。”
鉴赏过实物的北京正观堂主梁晓新说:“重新粘上的瓶底,的确是开门的乾隆官窑,但是,器身还真看不好。感觉最薄弱的地方是蓝地上的金彩缠枝花;开光里的花鸟图,牡丹花样式很生硬,鸟的比例不太对,鸟的羽毛和树干明显达不到乾隆官窑的水准。”香港苏富比4月8日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两件标注为“清乾隆”的拍品与纽约苏富比上拍的民国粉彩花卉山石纹瓶价位相近:第3062号估价30万至40万港币的粉彩“锦上添花”图橄榄瓶以782万港币(约合人民币658.4440万元)成交,第3063号估价120万至180万港币的粉彩“杞菊延年”图梅瓶以386万港币(约合人民币325.012万元)成交。两件拍品如出一辙,“‘锦上添花’图橄榄瓶的图案与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卉纹双耳瓶开光里的图案,乃至彩头彩质都非常相似。‘锦上添花’图橄榄瓶和清乾隆粉彩‘杞菊延年’图梅瓶若真是乾隆官窑,按目前行情,成交肯定在4000万元以上。所以,成交价说明了民国货的新标准。”未见实物的北京华夏物证陶瓷鉴定研究所所长毛晓沪倾向于苏富比的鉴定意见:“从色调搭配和开光看,与常见的乾隆官窑瓷器的构思、设计理念有一定差异。”这也是绝大部分洋经纪人的共识,Eskenazi、Marchant、RogerKevern、Littleton等在场的著名洋经纪人无一人竞投。
百年老店苏富比的专业团队、浸淫古陶瓷一辈子的戴福保和国际市场呼风唤雨的洋经纪们都“走眼”的概率多大?“不是不可能,只是可能性很小。”梁晓新说:“看看我们这一代玩瓷器的,玩了多长时间,看过和经手过多少件真正的乾隆洋彩?我们的眼力、知识、经验,难道比戴润斋还厉害?有些事情,如知识、经验、理智、逻辑,是需要岁月和天赋来累积得到的,与金钱的多少没有必然的正比例关系。”
梁晓新关注资本涌入的艺术品市场,“范曾比文征明贵、唐代铜镜比商代方彝贵、晚清大宅门口的石狮比北齐石像贵,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卉纹双耳瓶也仅仅是艺术品市场金钱‘海啸’中那朵最高的浪头而已。”问题是,“海啸”后,理性与价值能回归吗?“可以预见,中国高端古代艺术品起码5年内,仍将继续辉煌,并不断创造出新纪录,类似情况肯定也还会发生。而以艺术、美学为根本的艺术品,商品性的外衣仅仅是其一部分,核心是经过了百年以上人文与历史沉淀传承下来的丰富的内涵与价值,会不会被凶猛的现金所掩埋,甚至改写呢?”究及社会内因,“现在的社会心态,已将价格等同或大于价值了。”在这个意义上,真伪已不重要,“除了掏钱的人以外,任何围观者都没有资格评论掏钱的动作是否符合道德。价格也仅仅是一个地域性、暂时性的数字,代表了商品属性的一部分,而并非真实内涵的全部。这只双耳瓶真正的内涵价值,应该由历史来判断。”
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卉纹双耳瓶价格是否合理?王志军认为:“关健要看底足伤损程度。一只乾隆洋彩玲珑瓶的价格已达5.5亿元,那么,稍有伤残的类似瓷器的价格不应太低。这件花瓶的离奇经历,一点不好笑,也不八卦。因为,它无形中为稍后香港苏富比上拍的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定下成交价的心理预期底线。更可笑和八卦的是5.5亿元成交的玲珑瓶到今年2月9日还未付款。”
“类属民国”瓶拍出天价,苏富比因此失去专业性和权威性了吗?梁晓新并不认同:“正是因为苏富比标了‘类属民国’,才说明了他们的确是一家非常专业、负责任和谨慎的拍卖公司。”王志军认为,“无论是按乾隆本朝,还是民国仿,或是乾隆底足民国瓶身拍出,都凸显苏富比的诚信之心,使之成为最大赢家。”
四、民国瓷业:陶瓷史的高峰
“与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卉纹双耳瓶类似的器物,在两岸故宫收藏多只,以至于评定级时,往往是优中择优。”原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杨静荣先生说,“民国时期的仿制品也很到位。”这就提到了另一个问题,即民国瓷器。
兵燹连绵、社会动荡的民国时期,中国陶瓷业却仍达到了新高峰。天津博物馆研究馆员刘渤先生介绍,这一时期制瓷业是承继古代,开启未来的过渡阶段。因好古之风盛行,仿古瓷是瓷业生产的大宗产品,“仿古瓷种类繁多,精品几致乱真。”仿古瓷精品与政府礼品用瓷、名家艺术瓷代表了制瓷业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