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清康熙斗彩张骞乘槎图碗赏析






[日期:2015-09-01] 来源:网络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清康熙斗彩张骞乘槎图对碗

      斗彩“张骞乘槎图”对碗是郎窑专为康熙六十大寿所烧制之贺礼。其造型轻盈优美,胎薄如纸,坚致白皙,釉质温润莹泽,至为可爱,青花幽靓而雅洁,彩料绚丽又清新,画笔生动,娇丽无匹。画中红日远升,仙鹤翱翔,寿山福海之中,张骞斜坐槎上,素冠云履,长须宽袍,双目凝视手中书卷,安详而自得。而槎下波涛翻滚,富具动感,一动一静之衬托令人渐入佳境。槎舟瘿节累累,屈曲之致。槎尾悬挂红彩葫芦,似随风摆动。两碗纹饰高度一致,惟以张骞所系之腰带色彩为别,一红一绿甚为巧妙。正合“贮玉液而自畅,泛银汉以凌虚”之佳境。

      此碗所引纹饰之典故为“张骞乘槎”。张骞是西汉的著名外交官,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和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奉汉武帝之命两次出使西域,前后长达十九年之久,行程数万里,历尽艰辛磨难,得使西域各国相继归汉,横贯东西方的丝绸之路由此开辟,促进了汉代经济的发展。“张骞乘槎”是千百年来一段雅俗共赏、耐人玩味的仙话,诸如唐宋诗词、敦煌梵文、元明清戏剧均见引用化裁。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中有“途中非阮籍,槎上似张骞。”之句

      自元以降,“张骞乘槎”被广泛使用在各种工艺品的装饰之上,目前所知最早以“张骞乘槎”为工艺品题材是元代著名的冶银工匠朱碧山所制的银槎。至明中后期,犀角雕刻艺术中亦屡屡出现。而其作为瓷器上的纹饰可以追溯到为元代磁州窑彩绘罐,官窑瓷器最早见于成化一朝,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珠山御器厂遗址成化地层曾出土青花婴戏图大碗,其内心图案为“乘槎图”,此例一开,后世官民窑瓷器中亦喜此纹饰,以崇祯时期描绘最精,入清以后,则所见甚少。

(编辑:木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