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新安海底沉船中的元代外销瓷掠影(图)






[日期:2011-04-09] 来源:《收藏》杂志   作者: [字体: ]

 

清雍正青花矾红描金竹石牡丹纹盘 高4.1厘米 口径37.8厘米 足径21.8厘米 
清乾隆镂空青花吉庆如意纹盘 高2.7厘米 口径23.7厘米 足径4.2厘米
 清乾隆模印开光青花楼阁山水纹瓶 高28.8厘米 口径5.9厘米
 

  清康熙青花仕女春水照影图盘 高5.3厘米 口径33.7厘米 足径19.1厘米

  外销瓷回流进入收藏市场,已经成为近来颇受关注的一个现象。2010年2月4日至5月9日,首都博物馆与北京福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就曾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中国清代外销瓷展,共展出192件(套)精品,为观众提供了一次集中感悟清代外销瓷的难得机会。

  16世纪起,由于东方航线的开辟,中国外销瓷器大量输入欧洲,仅在18世纪的100年中,中国瓷器输入欧洲的数量据最保守的估计也在6000万件以上。从中国瓷器大规模远销欧洲开始,代表东方美学的中国瓷器艺术就以其特有的风格影响着这个时代的欧洲艺术。它在中国陶瓷彩绘艺术的基础上,融合欧洲的文化艺术,创造出那个时期独具特色的瓷器制品。

  欧洲人在很长时间内都以为,中国瓷器是一种含有贝壳原料的制品。它以其纤细淡雅的情调激发了欧洲人的想象力,甚至于催生了一个艺术时代。此外,瓷器上绘制的山川屋舍、人物服饰乃至于神话传说,都间接将中国文化向西方输出。正如《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陶瓷艺术》一书中所说:“瓷器作为一种文化,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在欧洲人最先倾倒于瓷器的物质因素后,也逐渐被它的精神内容所折服。瓷器的细腻、精巧、温润慢慢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同的美学风格,再加上其他因素的推波助澜,形成了欧洲盛极一时的洛可可艺术风格。”

  以追求柔媚细腻为情调的洛可可艺术,喜欢用贝壳、旋涡、山石、卷涡、水草及其他植物等花纹作为装饰题材,其追求视觉华丽和舒适实用的风格在中国瓷器艺术中得到印证——晶莹光润、精致秀美、接近大自然的色彩。

  本次展览再现了清代,尤其是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体现了中国瓷器艺术在18世纪中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上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反映了国内学者对清代外销瓷研究的现状。此展无论是对普通观众,还是对瓷器爱好者、瓷器收藏家以及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学者而言,都是很好的机会。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