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恐怕就是这句俗语了。省油灯到底是个啥呢?除了经常听到的那句俗语,好像谁也没见过啊,没准跟那“宝莲灯”一样,神话里才有的吧。
直到有一天,在地下沉睡千年的珍贵瓷器——邛窑破土而出,才揭开了一道道神秘面纱。
省油瓷灯 唐代 成都指挥街遗址出土
邛崃,即古临邛,一座自古以来被称为“天府南来第一州”的千年古城,也是才女卓文君的故乡。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著名的天台山、平乐古镇等便是这里得天独厚的风景名胜,而后邛窑的发现,更是为这里添上了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邛窑酱釉癸酉绍兴廿三年(1154年)铭文灯盏 邛崃龙兴寺出土 邛崃市博物馆馆藏
邛窑是我国最古老的民窑之一,也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然而,这珍贵的瓷器却在古籍中不曾有过任何的记载,因此邛窑的发现也着实惊天动地了一把,然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中国的陶瓷史。
经考古发现,邛窑瓷器烧造时代始于南朝,盛于唐,衰于宋,断于元,前后延续了800多年。自元代断烧之后,邛窑的烧制技术便逐渐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后来有民间艺人开始逐步恢复古窑,重拾这门失传多年的手艺。曾经闻名中外的“省油灯”应算得上是邛窑历史上最为出色的一件作品了。
省油瓷灯 晚唐至五代 成都市区出土
油灯是起源较早、用途也非常广泛的一种日用品。据考古资料记载,早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北京猿人已经开始将火用于生活之中,灯作为照明的工具,实际上只要有盛燃料的盘形物,加上油和灯芯就能实现最原始的功用。
但随着铸造技术的不断提高,灯具亦在逐年发展和演变,同时也体现出了各个时期不同的审美特征及礼仪风貌。河北平山三汲出土的战国银首人形灯和十五枝灯,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西汉龙形灯,河北满城出土的西汉长信宫灯、羊形灯和当户灯,广西梧州大塘出土的西汉羽人灯,江苏邗江甘泉山出土的牛形灯,湖南长沙发现的东汉卧人形吊灯,山西襄汾县出土的东汉雁鱼灯等等,从历年出土的灯具便可看出一二。
邛窑绿釉瓷省油灯 宋代 成都人民公园西干道工地出土
后来随着青瓷技术的逐渐成熟,青瓷灯逐渐取代了青铜灯,在民间普及开来。
省油灯一词最早源自于陆游的《老学庵笔记》,陆游曾经如此赞赏过: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
由此看来,“省油灯”可不是无稽之词,而它省油的原理则在于此器为碗型夹层,中空,夹层内可注水降低油灯的热度,减少油的过热挥发,以达到省油的目的。据记载,邛窑生产的省油灯盏曾在唐宋风靡一时。当时的读书人贫寒清苦,常常挑灯夜读,而邛窑省油灯的创造为读书人提供了不少方便。
也多亏了陆游写得一手好文章,从此让“省油灯”红遍大江南北。可这“省油灯”到底省油还是不省油呢,相关专家也为此特意做过试验,结果确实是相当省油的,可见古人的思维也是十分超前。
邛窑青瓷省油灯 宋代 邛崃十方堂邛窑遗址出土 邛崃市博物馆馆藏
邛窑的省油灯这一创作,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身,享誉古今中外。这不仅是古代瓷器史的重大发展,也是古代科技与智慧的重要体现,无疑对陶瓷文化、民俗文化、科技文化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